分享

汉史拾遗(三)奴隶出身的外戚战神——走进真实的霍去病

 金色年华554 2019-09-17

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谈到霍去病,我们首先就能想到那位年仅十七岁就击溃匈奴,封狼居胥的少年大将;想到那位言明“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盖世英豪:想到那位官至大司马,爵封冠军侯却骤然逝世的政坛新星。没错,霍去病无疑是汉武帝时期最优秀的代表,奏出了大汉民族公元前的军事最强音。但是,揭开历史尘封的面纱,还原一个真实的时代,褪下英雄的光环,霍去病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今天让我们追寻历史的脚步,去认识一个活在汉武帝时期的真实霍去病。

汉史拾遗(三)奴隶出身的外戚战神——走进真实的霍去病

奴隶出身的外戚新贵

提到霍去病,就不得不提及两个人,一位是汉武帝的皇后卫子夫,一位是卫子夫的弟弟大将军卫青。卫子夫原本为平阳公主府的歌姬,武帝建元二年入宫,建元三年被封为夫人。汉代的后宫制度相沿自秦代,原配称皇后,妾皆称夫人。又有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等名号。到了武帝时期设置婕妤、傛娥、傛华、充依,都享有爵位,到了元帝时期增加昭仪之号,一共十四等。昭仪地位相当于丞相,爵位比照诸侯王。婕妤相当于上卿,比照列侯。傛娥相当于中二千石,比照关内侯(汉代爵位,下同)。傛华相当于真二千石,比照大上造。美人相当于二千石,比照少上造。八子相当于千石,比照中更。充依相当于千石,比照左更。七子相当于八百石,比照右庶长。良人相当于八百石,比照左庶长。长使相当于六百石,比照五大夫。少使相当于四百石,比照公乘。五官相当于三百石。顺常相当于二百石。无涓、共和、娱灵、保林、良使、夜者皆相当于百石。上家人子、中家人子相当于有秩斗食云。

虽然不知道卫子夫被封为哪一级,但是在宫中已经有一定地位了。按照汉朝的固有礼制,后妃得到皇帝宠爱,其家人便可以直接进入统治阶级上层,摆脱过去的一切属性。卫青也就是在卫子夫得宠后担任建章监,侍中,开始平步青云。而反观之前卫氏一族,可以说是不折不扣的贱民阶级,属于奴隶。卫青、卫子夫的母亲卫媪是平阳侯的家僮(一说是妾,但西汉时期地位也很低下)。卫子夫还有一个姐妹—卫少儿,卫少儿原在平阳侯府做侍者。当时平阳人霍仲孺以县吏的身份在平阳侯家供事,同卫少儿私通而生下霍去病。卫少儿作为一名奴隶,而根据西汉当时的法律——《二年律令》当中记载 “奴与庶人奸,有子,子为庶人。”结合学界前辈学者的注解可以得知私通所产子的身份认定应与其母亲身份保持一致。分析这一法律条文的设立依据,笔者认为这一法律条文的设定是根据私通所产子,其父亲为谁并不确定,从而根据母亲的身份来判定身份阶级。霍去病的生母卫少儿与霍去病之父霍仲孺私通生下霍去病,因而霍去病的身份也应当根据其母亲当时的身份来判定。因此可证为霍去病出生时的身份应当也是奴隶。但是由于霍去病生于公元前140年,公元前139年卫子夫进入宫廷,次年被封为夫人,卫氏一门开始平步青云,霍去病本人的奴隶身份也被自动删除。可以说,相对于为奴多年的舅舅卫青,霍去病是幸运的,这不仅为他的赫赫战功打下了基础,也为后来近一个世纪的政治舞台拉开了大幕。

汉史拾遗(三)奴隶出身的外戚战神——走进真实的霍去病

霍去病封狼居胥

火箭式崛起的军界战神

汉武帝时期讨伐匈奴的战争中,霍去病无疑是最闪耀的一颗明星,关于他的有关战绩,相信大家都已经耳熟能详。而霍去病年少成名的关键便在于他从小所生活的环境与际遇。他的舅舅卫青虽然出身卑微,但是自卫子夫得宠以来,近十年时间一直跟随在汉武帝身边参与朝政与军事,先后担任建章监、侍中、太中大夫等职,都是负责顾问应对的皇帝皇帝近臣。后来担任车骑将军等军职,多次出击匈奴,战功赫赫。而这期间也恰恰是霍去病成长的过程,元朔六年霍去病直接获职骠姚校尉。这一军职的级别虽然没有明确记载,但是应该属于部队中的中级军官,当属无误。这说明霍去病在卫青入朝的这十七年间也在不断的学习积累,以至于刚入仕途就可以担任中级军官。可以说,霍去病没有经历过从基层向高层一步一个脚印的前进,而是如同彗星一般照亮了整个西汉朝廷,建立丰功伟绩。

汉史拾遗(三)奴隶出身的外戚战神——走进真实的霍去病

封狼居胥

从霍去病以后的战绩看来,他并不是一位普通的贵族纨绔子弟,而是具有独到的军事眼光与卓越的军事才能的。这得益于他的出身,在汉代,知识完全垄断在贵族阶层手中。普通平民士大夫家中都难以阅读或保有书籍,普通百姓更是连识字都很困难。所以,国家法律规定能够识读五千字以上就可以担任基层政府的书记官,从民间选拔官员的标准是“孝“”与“廉”。这种现象一直存在,直到儒学开始大量普及的东汉时期,才变成了“儒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的选拔方式。

所以,霍去病的年少成名应该主要归功于他能够在幼年时期接触到权贵阶层垄断的各项知识,并且能够得到久经战阵的舅舅口传心授,所以进步神速。以至于天子曾经想教授他孙吴兵法,他却说:“只需要随机应变,看方针策略如何就够了,不至于学习古代兵法。”这一句话看似狂妄,但却蕴含兵家精髓,恐怕孙吴兵法对于霍去病而言已经烂熟于胸,只是借故搪塞汉武帝罢了,少年心性可见一斑。但是,年少成名,必受其累,这种性格也为霍去病的溘然长逝埋下了祸根。

溘然长逝,千古之谜

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冠军侯霍去病英年早逝,年仅二十四岁。按时间推算,霍去病与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当属同时期的人物,两者也很有可能是相识。但是,史记当中仅仅用“骠骑将军自四年军後三年,元狩六年而卒”记录了这位传奇将军的去世。成帝时期的经学家褚少孙曾经在补记中记录了霍光的一份奏折“ 臣兄骠骑将军去病从军有功,病死,赐谥 景桓侯 ,绝无后,臣光愿以所封东武阳邑三千五百户分与山。”当中记录是病亡,不过毕竟是二手史料,也留给了后人以遐想的空间。

然而,司马迁对于霍去病最后的评价与记载是:“骠骑将军为人少言不泄,有气敢任。天子尝欲教之孙吴兵法,对曰:“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天子为治第,令骠骑视之,对曰:“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由此上益重爱之。然少而侍中,贵,不省士。其从军,天子为遣太官赍数十乘,既还,重车馀弃粱肉,而士有饥者。其在塞外,卒乏粮,或不能自振,而骠骑尚穿域蹋鞠。事多此类。大将军为人仁善退让,以和柔自媚於上,然天下未有称也。”这是一个明褒实贬的评价,讲的是霍去病为人少言寡语却任气直率而且不体恤士卒。这一点相较于大将军卫青,便相去甚远了。但不可否认的是,霍去病代表了一个时代,他的胞弟霍光辅佐昭宣两朝,是除萧何以外唯一可以在死后享受皇室祭祀的一代明臣。霍氏家族见证了西汉王朝的强大,也伴随着西汉王朝从鼎盛走向衰竭。

汉史拾遗(三)奴隶出身的外戚战神——走进真实的霍去病

戈壁瀚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