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祸起萧墙?起的不是墙,而是屏风

 绍宜 2019-09-17

“祸起萧墙”这个成语,大家应该都不陌生。

它源自《论语·季氏》: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祸起萧墙?起的不是墙,而是屏风

季孙氏是当时鲁国最有权势的贵族,把持国政,更想通过攻打小国颛臾,来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势力。

孔子却认为,他们的祸乱并不会发生在外面,反而是内部要出大乱子。这里暗示的就是,鲁哀公不会坐视季孙氏的专横跋扈,会寻机惩治季孙氏,从内部消耗掉。

祸起萧墙?起的不是墙,而是屏风

△战国时期 彩漆木雕小座屏

后世,用祸起萧墙来比喻祸患起于内部。如《秦并六国平话》卷下用的就是这个意思:

“祖舜宗尧致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

不过解释到这儿,很多人就有疑问了:这不就是墙吗?为啥还要说到“屏风”?


“萧墙”非墙

其实,这里的萧墙就是古代家具中的屏风,《荀子大略》提及:“天子外屏,诸侯内屏。”这个“屏”指的就是萧墙。

但早期时候的屏风与后来的屏风有一点不同,有人认为它是砖垒的,也有人认为它是木制的,类似你一进大门看到的影壁。

祸起萧墙?起的不是墙,而是屏风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彩漆画屏风

在《论语集解》转引郑玄的解释中:“萧之言肃也;墙犹屏也。君臣相见之礼,至屏而加肃敬焉,是以谓之萧墙。”

臣子进入内部宫室晋见君王的时候,也不能大喇喇的就从门口迈进去直面“圣颜”吧。

至少到了“萧墙”这个地儿,你得先整理下仪容,做点心理准备,调整一下面部表情,换一个更为严肃尊敬的态度才能去见顶头上司。

这时候,萧墙或者说屏风,起到的就是一个觐见缓冲器的效果。

祸起萧墙?起的不是墙,而是屏风

△《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如果说“祸起屏风”,那听着就别扭了,但确实是这个意思。当时它的作用,就是为了遮挡视线,防止外人向大门内窥视。

在我国古代建筑中,无论是宫殿、寺庙、园林,均忌讳一通到底,一定要在中间遮挡一下,让人不能一下窥透。

祸起萧墙?起的不是墙,而是屏风

明文震亭《长物志》中称:

凡入门处,必小委曲,忌太直。

因此,进去厅堂的门口末尾处或厅堂的中间位置,往往会陈设屏风,在保护隐私的同时,也增加了空间的层次感,还起到了一个划分起居空间功能的作用。

所用的屏风有的直接与墙顶连接,有的仍留有一定缝隙。人进门后可从屏风两边走,而不是直入厅堂。

祸起萧墙?起的不是墙,而是屏风


屏风知多少

屏风,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祸起萧墙?起的不是墙,而是屏风

座屏风

座屏风,含义通俗易懂,也就是屏风下面带有底座的意思。按照结构,可分为连坐式和插屏式:

祸起萧墙?起的不是墙,而是屏风

△《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祸起萧墙?起的不是墙,而是屏风

△清 紫檀牙雕广州“十三行”图插屏式座屏风

按照造型可分为独扇和多扇:

祸起萧墙?起的不是墙,而是屏风

祸起萧墙?起的不是墙,而是屏风

△清 紫檀边座嵌玉石花卉屏风

按形式大小还能分成枕屏、砚屏和桌屏 :

祸起萧墙?起的不是墙,而是屏风

△枕屏

其中,砚屏是专为文人墨客准备的,一尺见方,工艺精良考究,常用 红木镶嵌浅色大理石,是用来放在砚台边挡风,从而延缓墨水过快挥发之用,非常雅致有趣。

祸起萧墙?起的不是墙,而是屏风

砚屏

祸起萧墙?起的不是墙,而是屏风

桌屏

围屏

围屏是一种无底座可折叠的屏风, 也叫【软屏风】,由偶数组成,或四、或六、或八,乃多至十二;常折曲成锯齿状用来分隔空间,并可经常变化。

祸起萧墙?起的不是墙,而是屏风

△明 黄花梨福禄寿十二扇五抹大屏风

从围屏的发展来看,它的装饰功能要大于实用功能,其做工、手法也多种多样。

挂屏

到了演化的最后阶段,屏风彻底放弃了原有的实用性质,成为纯粹的装饰品和陈设品,直接上墙变成了【挂屏】。

祸起萧墙?起的不是墙,而是屏风

△ 清 紫檀木边镀金竹林鹤兔图挂屏

挂屏是明代晚期出现的,一般成组成双,或二挂屏,或四挂屏,或六挂屏 。

制作屏风的材质主要有以下几种:漆艺材质、实木雕刻、绢素、玻璃、石材、竹藤还有镶嵌珐琅等等。

祸起萧墙?起的不是墙,而是屏风

由于制作工艺和使用材质的不同,各式各样的屏风也有其各自不用的个性,由玉石镶嵌的屏风层次清晰,玲琅满目;由彩漆绘制的屏风色彩艳丽,璀璨夺目;由实木雕刻的屏风线条流畅,富丽堂皇。

祸起萧墙?起的不是墙,而是屏风

当然,也有喜欢不饰一物素屏风的,比如白居易就曾作《素屏谣》曰:“吾不令加一点一画于其上,欲尔保真而全白。”

祸起萧墙?起的不是墙,而是屏风

▲《临宋人画册》局部 上海博物馆

屏风,上得了厅堂,上得了桌与墙,更上得了诗人的笔与绘者的画。

从“银烛秋光冷画屏”、“云母屏风烛影深”、到“屏风有意障明月”“画屏金鹧鸪”等等,屏风的使用频率之高,意象之美也都让人叹为观止。

祸起萧墙?起的不是墙,而是屏风

△《弘历鉴古图》| 清 丁观鹏

但在此之外,皇帝显贵们把屏风作为权力与尊严的象征,大臣们把屏风作为警示自己的工具,文人雅士则把屏风作为赏玩的雅物,摆放在案头欣赏。不同的人,都在屏风上注入了属于自己的精神寄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