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眼睛干涩?小心【干眼症】毁掉视力!中医教你三招对症缓解有妙法~

 大可不必好了 2019-09-17

北京中医医院副院长 王国玮:

今天和大家从中医的角度说一说“干眼症”

一位湖北武汉的女士,患干眼症一年了,最严重的是一看手机、电脑双眼就干涩疼痛。她可是从事财务工作呀,离开眼睛怎么行?而且才38岁。来到诊室,落坐之后开始了就医之路。

望诊:面色暗黄,眼睛布满血丝,有疲惫之感。

闻诊:语音正常但有忧愁之音。

问诊:述说一年前的一天,同事说有一个电视剧特别好看,于是她就从网上下载了,等到晚上十一点夜深人静之时就看了起来,一集不够看两集,到零晨三点多才收手,现在的电视剧要多长有多长,100集的电视剧不算罕见,每天看4–5集。不到一个月,人瘦了,面部憔悴了,关键是眼睛越来越不舒服了。本来眼睛就近视加散光,结果连看电脑都干涩难忍。到医院一看诊断为“干眼症”,用眼药水开始还好,一个月后就不见效了。

切脉:沉细无力。

同时,她还伴有乏力腰疼,食欲不振,大便稀薄,虽然不看电视剧了,但失眠了。

中医辨证:肝肾阴虚,气血不足。

什么是干眼症?

干眼症是指任何原因造成的泪液质或量异常或动力学异常,导致泪膜稳定性下降,并伴有眼部不适和(或)眼表组织病变特征的多种疾病的总称。又称角结膜干燥症

北京中医医院副院长 王国玮:

常见之症状包括眼睛干涩、容易疲倦、眼痒、有异物感、痛灼热感、分泌物黏稠、怕风、畏光、对外界刺激很敏感等。

目前,全球的干眼发病率为5.5%~33.7%,我国干眼症发病率为21%~30%。随着环境污染的加重、电子设备的过度使用及生活节奏的加快,干眼患者数量不断增加,且呈低龄化趋势,目前干眼症已经成为一个眼科常见病

干眼症的常见病因

北京中医医院副院长 王国玮:

干眼症属中医学“白涩症”、“干涩昏花症”、“燥证”范畴,其病因为津液亏损、泪液不足。

《诸病源候论·目涩候》中所云:“其液竭者,则目涩。”眼睛之所以能够明察秋毫,乃由五脏六腑精气濡养所致。

《灵枢·大惑论》曰:“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五脏六腑精气充足,精能生血,肝血足,眼则能视万物,察秋毫,辨形状,别颜色。若脏腑功能失调,则不能化生精血,肝血亏虚,致使目失精气的充养而影响视物功能。

因此,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肝主藏血,也就是说肝血不足,不能养目可以出现眼睛的问题,肝血为什么不足呢?熬夜。当人躺下睡觉时,血液回流肝来养肝,黄帝内经:“人卧血归于肝”。

北京中医医院副院长 王国玮:

再有,中医说“久视伤血”,因此,这位女士犯了两个错误,熬夜、久视。所以才有了就诊时的结果。

干眼症的治疗

针对文章开头这位患者开出的方药:柴胡、川芎、菊花、枸杞子、木贼草、蜜蒙花、石斛、远志、菖蒲、炒枣仁、白芍、生黄芪、桑葚、知母,十四剂。

【注意】此方剂不可自行使用,须在医生根据个人情况辩症后施用合适的剂量才可服用。

北京中医医院副院长 王国玮:

从第一次就诊后,这位女士每月来京复诊一次,经过一年的坚持治疗,基本痊愈了,恢复了正常的生活。

除此之外,中医讲久视伤血,血不荣目则生干涩,血虚生风可生目痒。五脏中肝开窍于目且肝藏血,故此,再给大家介绍三个赶走干眼症的小妙招~

 1

睡好觉

用眼过度之人应注意养肝血,睡好觉尤为重要,良好的睡眠有助于养肝藏血,因此,第一个妙招就是睡觉,睡好子午觉,晚上要在23点之前睡觉,午睡可以在12点左右。

 2

眼保健操

眼保健操,其原理都是基于中医经络理论的,所选用穴位均在眼周和头部,经常按摩可以疏通经络、通行气血、放松眼肌,可以改善眼周的供血、缓解眼睛的疲劳。作完操后远眺几分钟,效果更好。

 3

护眼石斛菊杞茶

【用料】

石斛6-12克、菊花10克,枸杞子30克

【制法】

因石斛中的有效成分只有久煎才能发挥作用,因此应将石斛先煎30分钟,再放入枸杞子加3~5杯水煮沸5-10分钟,然后放入菊花再煮2~3分钟,过滤取汁,每天饮茶两次。

【功效】

清肝明目、清热祛火、降脂降压、润肠排毒、缓解眼睛干涩以及视疲劳。适用于肝火旺盛引起的易怒、焦躁等症,对电脑辐射有缓解的功效,是上班族、电脑族、手机族必备的茶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