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七种常见疾病的组穴点穴疗法

 余醉009 2019-09-17


一、风湿,骨病
        一种常见的急性或者慢性结缔组织炎症。可反复发作并累及心脏。临床以关节和肌肉游走性酸楚、重著、疼痛为特征。属变态反应性疾病。

穴位疗法:“骨三穴

        中医病症中属于肢节痛、痹症、痛风等范畴,受累关节多为膝、踝、肩、肘、腕等大关节。“中医治骨,生龙活虎”。
        养生专家提醒您:可按揉肾俞穴、足三里穴、商丘穴各3分钟,每天3次。
        肾俞穴: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足三里穴:外膝眼下三寸,胫骨边缘。
        商丘穴:内踝前下方凹陷中,舟骨结节与内踝尖连线的中点处。
        适应病症:关节肿胀、疼痛、腰膝酸软、骨质疏松等。


二、糖尿病
        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糖尿病是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脑血管、神经等器官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等。

穴位疗法:“糖三穴”

病友们的忌口忌食其实从根本上并不能解决糖尿病的问题,糖尿病其实与五脏中的肺、脾、肾三脏密切关联,所以应该从内调与外治结合入手。
        养生专家提醒您:可按揉肾俞穴、气海穴、关元穴各3分钟,每天3次。
        肾俞穴: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气海穴: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
        关元穴:腹部正中线上,脐下3寸,约四指宽的距离。
        适应病症:糖尿病引起的血糖升高、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等。

三、脑中风

        是指在脑血管疾病的病人,因各种诱发因素引起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而造成的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主要表现在头晕,伴随轻度头痛。
        头痛产生的原因十分复杂,有颅内的、颅外的;有头颅局部的,也有全身性的;也有许多至今仍找不到病因的头痛。

穴位疗法:“头三穴”

        人的大脑中连接着成千上万条的血管,人的思维活动、精神意识都由大脑发出指令。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头晕头疼,甚至脑梗,脑出血,脑中风等。
        养生专家提醒您:可按揉四神聪穴,风池穴,天柱穴各3分钟,每天3次。
        四神聪穴:百会穴四周,前后左右各一寸,共4穴。
        风池穴:位于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穴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天柱穴:位于后头骨正下方凹处,也就是颈脖子处有一块突起的肌肉(斜方肌),此肌肉外侧凹处,后发际正中旁开约2厘米。
        适应症状:头痛、头晕迷糊、视觉发黑、脑中风、舌麻唇麻、吐字不清或讲话不灵、恶心呕吐或血压波动等。

四、高血压

        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是其主要并发症。

穴位疗法“压三穴”

         实践证明,高血压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疾病,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可明显减少脑卒中及心脏病,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效降低疾病负担。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尤以更年期后迅速升高,女性甚至高于男性。
        养生专家提醒你:可按揉百会穴、曲池穴、涌泉穴各3分钟、每大3次。
        白会穴:头部,前发髻正中直上5寸,两耳尖直上连接中点。
        曲池穴:屈肘,在肘横纹外侧端凹陷中。
        涌泉穴:在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足底2-3趾趾缝纹头端至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适应病症:心力衰竭、夜起多尿、过度疲劳、血压急骤升高、呕吐、剧烈头痛、一过性偏瘫、失语等。

五、心脏病

        心脏病是心脏疾病的总称,包括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炎等各种心脏病。

穴位疗法:“心三穴”

        中医认为:“心主血,肺主力”,是心与肺是胸腔中相邻的两个器官,心脏负责推进血液的运动,肺主呼吸。心脏之病,在调不在治,而调理方式必须是五脏同调,调动体内五脏的相互关系来帮助心脏功能的恢复。
        养生专家提醒您:可按揉内关穴、中冲穴、神门穴各3分钟,每天3次。
        内关穴: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
        中冲穴:手中指末节尖端中央。
        神门穴:腕横纹内侧凹陷处。
        适应症状:各种心脏病如冠心病、风心病、高心病及其引起的胸痛、心慌、心悸、胸闷、气短、骤停、早搏、心率失常心力衰竭等。


六、失眠
        失眠是指无法入睡或无法保持睡眠状态,导致睡眠不足,是一种常见病。失眠往往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心理负担,又会因为滥用失眠药物而损伤身体的其他方面。

     穴位疗法:“睡三穴”

        中医认为失眠的原因主要为脏腑机能絮乱,尤其是心的温阳功能与肾的滋阴功能不能协调、气血亏虚、阴阳失调等。所以,点穴治疗上应该按照经络归属,重交通心肾、调节气血。
        养生专家提醒您:可按揉劳宫穴、神门穴、三阴交穴各3分钟,每天3次,可以起到安神定志的作用。
        神门穴:腕横纹内侧凹陷处。
        劳宫穴:双手自然握拳,中指指尖所对处。
        三阴交穴: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适应症状:入睡困难、睡后易醒、睡不踏实、失眠、抑郁、神经衰弱等。

七、眼疾

        眼疾就是眼部发生的疾病,常见的眼疾有白内障、青光眼结膜炎、角膜炎等症,严重影响行为活动。

穴位疗法:“眼三疗”

        毋庸讳言,眼睛是五官中最娇嫩、最重要的器官,而偏偏人到老年,眼睛又非常容易出问题。各种眼疾都会像暗箭一样向老年人袭来,给老年人造成痛苦。得了眼疾不仅还要精心调养护理,更要及早预防。
        养生专家提醒您:可按揉睛明穴、承泣穴和攒竹穴各3分钟,每天3次,可以起到明目、缓解疲劳的作用。
        睛明穴:内眼角稍上方凹陷处。
        承泣穴:瞳孔直下方也就是眼球与眼眶下缘之间。
        赞竹穴:眉毛内侧边缘凹陷处。
适应病症:老花眼、白内障、青光眼、视物不清、目赤肿痛、迎风流泪、眼痒、眼干、近视、夜盲、色盲、飞蚊症、视神经萎缩,视网膜色素变性等。

八、鼻炎

        鼻炎即鼻腔炎性疾病,是病毒、细菌、变应原、各种理化因子以及某些全身性疾病引起的鼻腔黏膜的炎症。鼻炎的主要病理改变是鼻腔黏膜充血、肿胀、渗出、增生、萎缩或坏死等。

穴位疗法:“鼻三穴”

        季节变化是老年朋友们鼻炎高发原因,患者常有头痛、鼻塞、鼻痒、打喷嚏、流清鼻涕、打鼾等。中医认为人睡觉时呼吸微弱,徐缓而有力,则为肺气强盛,反之则表现为肺气弱,严重时可导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
        养生专家提醒您:鼻炎的穴位治疗可按揉上星穴、迎香穴、印堂穴各3分钟,每天3次。
        上星穴:面部正中线前发际上1寸。
        迎香穴: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开0.5寸鼻唇沟中。
        印堂穴:两眉头连线的中点。
        适应症状:鼻息肉、鼻炎、鼻塞、鼻窦炎、流鼻水、感冒、打鼾等。

九、耳聋、耳鸣

        耳鸣是指病人自觉耳内鸣响,如闻蝉声,或如潮声。耳聋是指不同程度的听觉减退,甚至消失。耳鸣可伴有耳聋,耳聋亦可由耳鸣发展而来。

穴位疗法:“耳三穴

        耳为肾之窍,为肾所主,又与其他脏胞经络有着广泛的关联。
        养生专家提醒您:耳聋、耳鸣的患者,可按揉完骨穴、听会穴、听宫穴各3分钟,每天3次。
        完骨穴:耳后乳突下。
        听会穴:在面部,当屏间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突的后缘,张口有凹陷处。
        听宫穴:在面部,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时呈凹陷处。
        适应症状:听力下降、耳鸣、耳聋、神经性耳聋、牙痛、口眼歪斜、以及中耳炎、外耳道炎、腮腺炎、下颌关节炎等。

十.颈椎病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症,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症、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

穴位疗法:“颈三穴”

        颈椎病是随着年纪的增长而高发的疾病,疼痛、僵硬、行动受限等困扰着中老年朋友。
        养生专家提醒您:可按揉悬钟穴、大椎穴、夹脊穴各3分钟,每天3次。
        悬钟穴:在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
        大椎穴:在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颈夹脊穴:在颈椎各脊骨棘突下旁开半寸,左右各7个。
        适应病症:颈椎病、颈间综合症、落枕等。

十一、咳喘

        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是北方季节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常表现为咳嗽、咳痰,或伴有气短、喘息等,严重者可并发肺气肿、肺心病等。

穴位疗法:“喘三穴”

        古人说,“外不治癣,内不治喘”。呼吸系统的难治病之一就是哮喘,此病西医急性期治疗较快,平喘解痉加激素,但仅治标不治本。
        养生专家提醒您:可按揉肺俞穴、天突穴、定喘穴各3分钟,每天3次。
        肺俞穴:在第三胸椎棘突旁开1.5寸。
        天突穴:胸骨上窝中央。
        定喘穴:俯卧位或正坐低头,穴位于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定大椎穴,旁开0.5寸处。
        适应病症:胸闷气短、支气管炎、哮喘、支气管哮喘、百日咳等。
121

十二、便秘、腹泻

         便秘是临床常见的复杂病症,而不是一种疾病,主要是指排便次数减少、粪便量减少、粪便干结、排便费力等;腹泻是一种常见症状,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

穴位疗法:“便三穴

        中医认为,便秘与脾主运化及肺降浊的功能下降有关,应以提高牌肺功能为主。
        养生专家提醒您:可按揉天枢穴、上巨虚穴、大肠俞穴各3分钟,每天3次。
        天枢穴:平脐,肚脐旁开2寸,约三指距离。
        上巨虚穴:足三里穴下3寸。
        大肠俞穴: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适应病症:便秘、排便困难、肠鸣、腹痛、肠痛、腹泻,五更泻等。

十三、胃病

        胃病一般是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精神紧张而造成肠胃的消化吸收功能降低,产生嗝气、泛酸、胃痛、灼热感等症状。

穴位疗法:“胃三穴”

        一般情况下,功能性疾病导致的胃痛,西医仪器很难发现,医生不知道从何处用药,而耽误了病情,导致久治不愈,从而累及其他脏器,造成一体多病。
        养生专家提醒您:可按揉中脘穴、内关穴、足三里穴各3分钟,每天3次。
        中脘穴:在前正中线上,肚脐上4寸,约一横掌的距离。
        内关穴: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
        足三里穴:外膝眼下3寸,胫骨边缘。
        适应症状:呕吐、胃痛、胃酸、胃胀、急性胃炎、慢性胃炎、消化不良、脾胃不和等。

十四、肝病

        《黄帝内经》中提到“肝主疏泄,在志为怒”,意思说个人如果脾气暴躁,多半是肝主疏泄功能下降的表现。

穴位疗法:“肝三穴”

        正常的生理情况下,如果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既不亢奋也不抑郁,那么人体就能很好地协调自身的精神情志,表现为精神愉快,心情舒畅。“月肝失疏泄”的患者。
        养生专家提醒您:可按揉太冲穴、行间穴、期门穴各3分钟,每天3次。
        太冲穴:足背侧,第一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
        行间穴:足背侧,第一、二脚趾之间。
        期门穴:乳头直下约一横掌位置。
        适应病症:脾气暴躁、忧郁、乳腺增生、甲状腺结节、卵巢囊肿、头痛、目眩、胁痛、月经不调及各种肝炎、肝硬化、脂肪肝、胆囊炎等。
27

十五、泌尿系统疾病

        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病原因较多,包括神经精神因素,病后体虚,寄生虫病等。尿急是指患者一有尿意即迫不及待地需要排尿,难以控制。《黄帝内经》记载“肾主水液代谢,与膀胱相表里”尿频尿急的根源在肾脏功能下降。

穴位疗法:“尿三穴”

        尿频是肾虚的表现,中医已将尿频列为肾虚的症状之一。当人的体质下降时是容易出现尿频现象,也容易伴随出现性功能下降。
        养生专家提醒您:可按揉中极穴、关元穴、阴陵泉穴各3分钟,每天3次。
        中极穴:腹部正中线上,脐下4寸。
        关元穴:腹部正中线上,脐下3寸,约4指宽的距离。
        阴陵泉穴:小腿内侧,胫骨内侧踝后下方凹陷处。
        适应病症:尿频、尿急、尿痛、尿等待、前列腺炎、增生、肥大等。

十六、腰脱

        腰脱的医学学名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国内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亦有称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腰椎间盘脱出症、腰椎间软骨盘突出症、腰椎软骨板破裂症等称谓。

穴位疗法:“腰三穴”

        中医认为,腰为肾之府,腰脱主要原因是肾精亏虚。步入老年后由于肾功能下降,腰椎间盘突出等问题接连出现。
        养生专家提醒您:可按揉腰眼穴、肾俞穴、委中穴各3分钟,每天3次。
        腰眼穴:在腰部,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约3.5寸凹陷中。
        肾俞穴: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委中穴:在胭横纹中点,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中间。
        适应病症:腰酸、腰痛、腰脱、腰椎间盘突出等。

十七、内脏下垂

        正常情况下,胃、肝、肾和子宫等器官是通过一定的纽带和筋膜固定在腹壁上的,这些纽带和筋膜都有一定的伸缩性。当腹腔内的压力和腹壁的紧张度减低时,上述脏器就可能脱离固定的位置而发生下垂。

穴位疗法:“升三穴”

        中医认为,正气有固摄的作用,可以固摄腹腔脏器的位置能让五脏六腑长升不降。所以,内脏下垂调理的重点,要放在补气上,尤其是补“脾气”上,使脾主动恢复升清的功能。
        养生专家提醒您:可按揉,关元穴、气海穴、膻中穴,每穴各按3分钟,每天3次以上,能收到明显的调理效果。
        关元穴:腹部正中线上,脐下3寸,约4指宽的距离。
        气海穴: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
        膻中穴:在胸部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适应病症:胃下垂、子宫下垂、脱肛等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