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会照顾自己的孩子,不用担心他的将来

 吕静贤 2019-09-18

文|吕静贤

前言:一个人(孩子),能敏锐地感知自己的身体的各种反应与要求,也就能更好地与外界相联系、相沟通,更好地适应外界。

同理,一个人能把自己的情绪、感受、需求等,合适地传达给外界,并与外界建立起有效、良性的互动,也是这个人在这世上能否更好地生存和生活的关键。

会照顾自己的孩子,不用担心他的将来。

一、我发现,孩子越来越会照顾自己了

前几天,本来是孩子爸带孩子出去玩,在外面吃饭。但没想到,后来因孩子爸临时有事,把小孩送回来。

而我本想中午这一餐随便吃的,就什么菜都没买,更不要说买肉了。于是在楼下等孩子的时候,又在旁边的小超市买了点菜。肉是买不到的了,毕竟这里到市场还有一段蛮长的距离,而现在已经是中午了。于是中午就只能将就下了。

我看着儿子,这几天生病,身体刚刚有点恢复,正是需要吃好、补好的时候。这时无意中看到刚刚买的两个西红柿:有了,这么热的天,给孩子做点凉拌西红柿,既开胃,又好吃,而且还有营养。孩子一定会喜欢的。

我对儿子说:“等下妈妈给你搞凉拌西红柿,好吗?放点白糖下去,酸酸甜甜,很好吃的。”我以为儿子一定会说好,但没想到刚满四岁的儿子来了一句:“妈妈,我现在打针,医生说不能吃甜的。”哦,对了,我拍拍自己的脑袋:怎么这么糊涂呢?

上一次,也是因我一时的疏忽,上午带孩子去打针,下午就在孩子的要求下给孩子买了雪糕吃。结果第二天,本来好的差不多的孩子又来第二次发烧,搞得我和老公团团转。

这段时间,发现孩子越来越会照顾自己了,也越来越有照顾自己的意识了。

比方说,有好几次晚上,半夜自己给自己盖上空调被。有一次,先是盖上全身,不一会儿,太热了,又马上把脚伸出来,只盖自己的肚子。

再比方说,前几天晚上,吃完饭,开始讲得好好的,说等下带他下去玩。不料,临走的时候,却突然来一句:“等下带什么下去玩呢?”我说带枪、带车、带球,都不合他意,最后来一句:“不下了!都不知带什么下去。”我和他爸都知道,这是孩子的借口,实际上是他自己不想下。因为前段时间孩子在生病,这几天也在恢复阶段。果然,孩子不一会儿,就闹着要洗澡了,洗完澡就上床睡觉,并很快就睡着了。

而儿子,有自己保护自己、照顾自己的意识,从两岁多点就已经开始了。记得有一次早上,我对孩子说:“妈妈带你下去吃早餐。”那时,孩子特别喜欢我带他下去吃早餐,并到小区去玩。常常是每天一起床,就闹着要大人带他下去玩。没想到那天,儿子却突然来一句:“妈妈,我今天不想下。”开始我不解,后来才发现他身上有发热的迹象,看来真的是身体不舒服,而他自己先感觉到了。

二、在这方面,我与儿子形成鲜明的对比

说起来,也真的不好意思,与儿子能敏感地感受到自己的身体反应,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在这方面的能力却恰恰相反。

也一直以来,用老公的话来说,就是:“几十岁的人了,连个三、四岁小孩都不如,一点都不懂得照顾自己。”

确实如此。原来没小孩时,我常常穿错衣服。该添衣时,我往往穿件薄的;该减衣时,我又突然穿件厚的。有时自己也忍不住感叹:怎么自己那么另类的?看来我不是常人啊!

直到做了母亲。我才发现,自己跟平常人一个样,热的时候感觉到热,怕热,于是马上脱衣,换上薄的衣服;凉的时候感觉到凉,怕凉,于是马上加衣。

那么,是什么让我曾经那么长时间,失去了,这个可以说每个人都有,也应该有的,身体对外界变化的最基本感知和反应的能力呢?而且又是什么,让我在短短的几年做母亲时间里,一下恢复得与常人无异?

我想,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因为我有了一个孩子,我是妈妈了。我要为我的孩子负责,我要尽到一个做母亲的责任和义务。

而过去我的许多方面,包括我的身体,我的工作,在我身边人的关心,甚至干预下,可以说都不需要我去想太多。

而且,在成长过程中,我也很少有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即使表达,也很少被身边人所接受。

于是自然而然地,我就很少出声,更很少(也没多少权利)去思考自己到底要的是什么。于是,在这些方面,也就变得越来越迟钝了。

还有一点,与孩子的主动选择拒绝相反,我常常是不懂拒绝。因为从小到大,我都被要求,做一个听话的孩子。

所以对于孩子这点,我很欣慰,因为他懂得拒绝。

三、许多父母,都扼杀了孩子的主动成长

什么是成长?

我想,我也相信,大部分人,尤其是父母,都会有这样的观点:成长,就是一个不断适应外界的过程。

从我们刚刚来到这个世上,就本能地去用哭来表达自己的各方面诉求。那时的我们,对自己的各方面感受,特别的敏感。只要一有什么感觉,就马上通过我们的表情、动作表达出来。

而慢慢长大,我却发现,我们对外界的感觉,呈现了两极化。

要不,就是一个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适应外界。对外界的反应越来越游刃自如,能够针对外界敏锐并适当地做出相应的反应;

另一个极端就是,对外界、周围一切,越来越没有应有的判断和反应。越来越迟钝,也越来越依赖身边人帮他去做决定,提醒他应做什么样的反应。

按道理,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是前者,因为这也是教育的最根本目标。但现实中,却刚刚相反,大多数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听话,甚至一辈子听自己的话,而不要有自己的任何想法与主意。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在我们的身边,大多数父母,要么特别推崇强势教育。他们认为孩子什么也不懂,也没有能力去做任何选择。灌输式教育,就是这方面的典型。

要么,就是最典型的老母鸡教育。在孩子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中,总是一味地把孩子庇护在自己的羽冀之下,不给孩子任何尝试和自主选择的机会。

比方说,我的父母的教育方式,就是这两者的结合。从小到大,我都被父母要求做个听话的好孩子。他们总是以家长的权威,以“一切都是为你好”,来要求我。不论做任何事情、任何选择,都应该听他们的。而我,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你知道个啥?我吃过的盐都比你走过的路多”。

唯一的反叛,就是20岁时私自从单位辞职,最后还是因内心的无力与软弱,而最后不得不归顺父母。从那以后,我就成了“为父母而活”。

而对外界的感应能力,从小时的一味被父母呵护、照顾,到长大后短暂的叛逆,然后一味地活在父母保护的羽冀之下,变得越来得薄弱:不会照顾自己,也不懂得选择;不清楚甚至自己主动去放弃思考: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

直到我的孩子出生,我做了母亲。我的感受能力才被唤醒和唤起。尤其在作为母亲的责任心的驱使下,我才开始正视而不去盲目,和被动。主动地去投入、去成长。

四、让孩子学会思考和选择,有多重要

其实在我的身边,我常常看到,很多跟我这样,不懂照顾自己身体,忽略自己感受,一味地听父母话、为父母而活的人。

这样的人,各种各样的年龄都有:

有十多岁,每天在父母焦虑地催促下,捧着书本,却又不知到底有没看进书去的,不是做试卷就是看手机的孩子;

有与我年龄相近,一直以来生活在父母的羽冀之下,不懂照顾自己身体的成年人;

......

这些人,和我一样,在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中,被父母剥夺了去感受外界,并主动做出选择的机会。

于是,除了父母所认可的好好读书和听话,剩下的都可以说,被父母有意、无意地剥夺了一切思考、选择、分析和学习的机会。

也于是,在这些方面,我们的感受和反应能力,变得越来越的迟钝。最后,成了一个至多只会学习,而不会思考和生活的,巨婴。

对外界不能做出相应反应的人,不但止日常生活里不擅照顾自己,而且还有一个软肋:就是不能及时与外界建立起有效的沟通、互动和交流。

因为他已经习惯了从小到大,身边人对他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关怀,也习惯了轮不到自己发声、没有自己发声的环境,一切都被动地等待身边人的安排。

就如我亲戚家的孩子,暑假补习来我家住。每天回不回来吃饭也不说,有时煮好饭菜了,还不见回来,打电话过去,却说今晚不回来吃。有时没见他打电话回来,以为他不回来吃了,却没想到回来就说:“怎么没煮我饭呢?”弄得彼此互生芥蒂。

我这个亲戚的教育方式,平时大家也看在眼里,就是那种为孩子大包大揽一切,只要求孩子读好书的典型代表。

所以孩子有这种“不主动告知和沟通,只被动地等待对方为其安排”的表现,也就不出奇了。

如果一个人,总是被动地等待身边人的安排,而不去思考,更不会主动行动,这样的人,又能指望他做出什么呢?能不一辈子啃父母就算不错了。

而且,人活在世上,需要也不可避免的是,人与人之间彼此的交流和沟通。如果一个人总是被动地等着别人与自己交流和沟通,期望别人主动了解自己、关心自己,这也一点不现实,也注定人际关系、职场等各方面会遭遇不少挫折。

因此,给孩子思考和选择的权利,从小就培养他们了解、知道自己的感受,并根据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与外界主动沟通和表达,是非常重要的。

五、家长只有尊重和放手,才能让孩子去主动成长

如何让孩子能敏锐地感受到自己的心理、身体的需求,对外界做出合适而及时的反应,从而在成长过程中,自觉照顾和经营好自己的各个方面?

我想,我们做家长的,最主要的要做到这几方面:

一是尊重孩子。尊重他的感受和选择,给他自由选择和表达的权利。

就像我的孩子,很多时,在不触及底线的基础上,我都给他自己去选择。因此,久而久之,他也在选择中,变得会思考,擅长思考,而且也越来越了解自己的感受,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也越来越会选择。

二是多放手。不要把过多的关注放在孩子身上,从而越俎代庖,让本应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应有的自我觉知、自我管理,在家长过多的越位下,反而被压制,甚至最终丧失。

再拿我孩子做例子,在这方面,我和老公形成鲜明的对比。

拿孩子吃饭这件事来说,孩子跟他,总要喂。跟我,一般是自己吃。

而且我从不怕他吃不饱,毕竟饱不饱只有自己知道。

而老公,就是拼命地喂,害怕孩子吃不饱——其实,这也间接剥夺了孩子自我管理、自我负责的权利。造成了孩子,越来越没有自知力,只知一味接受外界对他的给与和付出,而缺少了对自己感受的感知力、判断力,以及相应的行动力。

不同的教育方式,造成不同的结果,甚至培养出天壤之别的孩子。

所以,那些每天,甚至时时刻刻都把关注的目光,盯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的家长们,真的很有必要自问一句:每个人,生存在这个世上,必备的自知力、判断力和反应力,我的孩子还有吗?不要扼杀了,因为孩子不可能,永远生活在你的羽冀之下,你也不可能永远庇护他。

更不要剥夺了这原本就属于每一个人最基本的权利。

做父母的,应该保护,这个每个人与生俱来的适应外界的能力。并且有心地,让孩子的这个能力,不断地得到发展和增强。这样,孩子才能在未来的生活,和自己的人生中,有能力去独立、自由地翱翔。

我不希望我的孩子,做一个一辈子都生活在父母保护的羽冀之下,不会思考,不懂选择,没有属于自己的生活和人生的人。

你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