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诗文名句典故详解: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转载

 悠悠清莲 2019-09-18

古诗文名句典故详解: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转 载




名句的诞生

夫夷1以近,则游者众;险2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完全读懂名句

1.夷:平坦。2.险:危险。

平坦而近的地方,游客就多;危险而远的地方,到的人便少了。但世间奇特瑰怪、不寻常的景致,常在危险和遥远而人们很少会到的地方,所以除了有志气的人以外都不能到达。

文章背景小常识

褒禅山位于安徽省舍山县北十五里,原名北山,又名华山,以风景清幽,地势险远著称。因为唐朝高僧慧褒曾住在此山,因此又被后人称为褒禅山。

《游褒禅山记》这篇文章写的是一次未能尽兴的游览,作者深感后悔和遗憾,照理说,这样的游览没有多少值得写的东西,可是作者却据此得出深刻的启示:世上神奇雄伟、美丽壮观的景色,常常在艰险、遥远的地方,必须不避困顿,“尽吾志”以赴之,才能于己无悔,不为人讥。这里虽然是说游山,实际上是以游山作比喻,说明不论研求高深的学问,还是创建宏伟的事业,都必须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去完成自己的意愿。

王安石在一生从政、治学的道路上就是这样坚韧不拔地前进的。他在宋神宗时作宰相,认准了“变法”于国有利,决心推行新法,尽管守旧派强烈反对,他却毫不动摇,被列宁誉为“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在文学上也是个革新派。他反对北宋初年淫靡的文风,主张文章应“有补于世”。

名句的故事

世上奇特、难得的景致多半都是在偏远而难以到达的地方,只有有志的人才能到达,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有志者事竟成”这句谚语。《后汉书·耿弇列传》说到:“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汉朝建威将军耿弇(掩),曾立下多次辉煌的战功,光武帝刘秀对他十分信任。因为据守琅邪郡的张步不接受招降,于是他奉命领兵攻打,最后在临淄大败张步。几天后,皇上来到临淄劳军,并且对他说:“以前在南阳时,你提出取得天下的计策,我以为不可能成功;现在天下大势已定,可见只要立下志向努力去做,事情终必会成功。”后来“有志竟成”这个成语就从这里的“有志者事竟成也”演变而出,用于表示立定志向去做,终必成功。

另外由这句名句我们也可以联想到李白的《蜀道难》,其中有一句:“噫吁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句话是形容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景色。李白在这首诗中既写了蜀道的艰难,又写了人生旅程的艰难,并寄予了对国事的忧虑和担心。

历久弥新说名句

除了“有志者事竟成”之外,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常常使用“皇天不负苦心人”这句话,他的意思是与“有志者事竟成”相近的,也时常连用。在我们一般的印象中,客家人总是勤俭,而且富有刻苦耐劳的精神,而这也反映在客家歌曲中,有一首歌就命名为《皇天不负苦心人》(林子渊撰词谱曲),其中一句歌词说道:“千辛万苦也爱抬,啊!一分努力一分收成,皇天不负苦心人。”是不是很有趣呢?

在古代的文章中,我们常可以发现,优美特殊的景色,时常都被描述为处于僻静遥远的地方,那么近代人的著作是否也是如此?在倪匡《少年卫斯理·三姓桃源》这篇小说中,有一段这样的描述:“若是不明就里,根本无法到达。三人在略作安排之后,便把全家老小,都迁入了那所在,并且命名为'三姓桃源’,立下家规,世世代代,在三姓桃源隐居,再也不出尘俗世间,也就无疑人间天上了!'三姓桃源’所在之处,四面全是重重叠叠的山峦……飞鸟难渡。那山谷被群山包围,所以气候适宜,物产极丰,土地肥沃,又有水潭、溪流、瀑布,水产也丰美之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