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庭坚草书《洛阳雨霁诗》,值得欣赏,感谢分享转发

 老刘tdrhg 2019-09-18

黄庭坚草书《洛阳雨霁诗》

黄庭坚草书《洛阳雨霁诗》,值得欣赏,感谢分享转发

黄庭坚草书《洛阳雨霁诗》,值得欣赏,感谢分享转发

黄庭坚草书《洛阳雨霁诗》,值得欣赏,感谢分享转发

黄庭坚草书《洛阳雨霁诗》,值得欣赏,感谢分享转发

黄庭坚草书《洛阳雨霁诗》,值得欣赏,感谢分享转发

黄庭坚草书《洛阳雨霁诗》,值得欣赏,感谢分享转发

黄庭坚草书《洛阳雨霁诗》,值得欣赏,感谢分享转发

黄庭坚草书《洛阳雨霁诗》,值得欣赏,感谢分享转发

黄庭坚《洛阳雨霁诗》注解

洛陌雨霁风落息,残星散落天一碧。

红轮忽上海东头,仰天笑堕驴肌脊。

飘然拂袖入深山,云霞满座青螺鬟。

下垂铁锁几千尺,昂首震掉愁跻攀。

世人但见先生睡,那识睡中有真味。

飞升黄白岂足污,太极先天乃其至。

呜呼!先生似隐非隐,似仙非仙,胸蟠造化,

学究渊源。先生去此五百年,型凛凛青山巅。

大观丁亥春正月,灯节后三日为云蓭道人题。

诗注:庭坚公(1045~1121年),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隐居又号白祖六郎,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宋治平进士,授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元丰中知吉州太和县,移监德州德平镇。元祐初召校书郎、《神宗实录》检讨官。绍圣初,奸臣当道,以《神宗实录》多诬,谪贬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移戌州。徽宗即位,放还,不久又被诬“幸灾谤国”罪,除名编管宜州。

庭坚公《洛阳雨霁诗》手迹作于大观丁亥年(1107年)正月。史载庭坚公崇宁四年(1105年)已卒于宜州,也就是说《洛阳雨霁诗》手迹,是黄庭坚“死”于宜州两年后所作。然而,这是世人并不知道黄庭坚不是崇宁四年(1105年)死于宜州贬所,而是诈死宜州后,隐居夏湟,至宣和三年(1121年)才卒于夏湟,葬湟水之源。如不知道或不承认庭坚公这一秘史,就无法相信《洛阳雨霁诗》的真实性,更无法解读诗篇中的深刻内涵。肯定会指责《洛阳雨霁诗》是伪作。可是,有收藏家把黄庭坚《松风阁》、《苦芛赋》、《洛阳雨霁》三帖一卷,收藏传承印章45枚。又于清乾隆十二年(1749年)编刻于《三希堂法帖》之中。

让我们再细读庭坚公晚年隐居广东省连州夏湟村的传记后,再来品味这幅字画,真是韵味无穷,此画未失山谷体刀笔之功力,只有呈现于晚年而失阳刚之笔劲,却仍然表现出他强烈的个性特点。其笔力峭劲,字体修长,起笔多用于侧锋,行笔中锋。在结体上,中宫紧结而四面开张,以纵代剑,以散寓整,欹斜而不失平衡,顿挫分明,节凑感特强,颇具一生所追求的惊世骇俗之笔意。

云蓭道人:师讳克文(1025~1102年),俗姓郑。号云蓭,北宋禅僧。陕府阌乡(河南陕县)人。初投复州(湖北省)北塔广公出家,后参积翠黄龙慧 南嗣其法。因机锋锐利,人称文关西。尝居高安洞山寺、圣寿寺、金陵报宁寺、庐山归宗寺、泐潭(江西省宜丰县)宝峰禅院等刹,颇得宰相王安石、张商英之推崇。崇宁元年十月十六日为众遗诫宗门大略而示寂。年七十八,法腊五十二。赐号‘真净禅师’。塔于泐潭新丰。后人习称之为‘真净克文’。

《云庵真净和尚行状 门人高安释德洪撰》跋山谷云庵赞:

云蓭住庐山时。山谷过焉。相与游鸾溪。坐大石上。擘窠留题。其法喜之游。如黄檗裴公。乃作此赞。后二十余年。得于衡阳毛氏之家。持以还长沙开法。长老觉慈。寔其的孙。时年二十三岁。即以付之临济正脉。使流通不断。乃无所愧。此赞其敬之哉。宣和五年(公元1124年)中秋前一日。题。

台湾《佛光大辞典》《禅林僧宝传》卷二十三 载: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十月初一,克文患疾,十五日疾愈,将自己所藏法物,分散给弟子,十六日午夜,沐浴更衣,静心趺座。圆寂偈语说:“今年七十八。四大相离别。火风既分散。临行休更说。”克文遗戒弟子说人体所存,只不过地、火、水、风所聚集,我身己聚集了七十八年,现在要分散流离而去,我无话可说了,还是让我回归本原吧。说罢圆寂。享年七十八岁。

上文载云庵道人克文在宋徽宗崇宁元年十月初一生病半个月病好了,至十六日晚上,洗澡换衣后静坐说:“今年七十八,四大相离别,火风既分散,临行休更说。”说完就死了,奇不奇?分析云庵道人所说“火风既分散,临行休更说”并不像遗嘱或遗言,云庵道人是否也隐居岭南?

云庵道人的“死”与庭坚“卒”于宜州死因很相似:《豫章传》载:“崇宁四年九月三十日,卒于宜州寓居,年六十有一。”《别传》载:“崇宁四年九月三十日,忽以疾不起,弟子无一人在侧。”《老学庵笔记》卷三载:“范寥言:鲁直在宜州,州无亭驿,又无民居可僦。止一僧舍可寓,而适为崇宁万寿,法所不许。乃居城楼上,亦极湫隘,秋暑方炽,几不可逭。一日忽小雨,鲁直饮薄醉,坐胡床,自栏楯间伸足出外以受雨,顾谓廖曰:‘信中,吾生平无此快也!’未几而卒。”庭坚的宜州之死,多方记载都很简单、草率,存在许多疑点。

诗中借用了一个关于五代时陈抟的故事,陈抟(872年—989年),字图南,号扶摇子、宋太祖赵匡胤赐号 “希夷先生”(希,指视而不见,夷,指听而不闻),常被视为神仙,尊称为陈抟老祖、希夷祖师等。主张以睡眠,休养生息,时常一眠数日,能一睡百日,人称睡仙。相传紫微斗数及无极图说皆为陈抟之创作。五代末,宋朝初期亳州真源(今河南鹿邑)人,一说普州崇龛人(四川资阳市安岳、乐至一带,一说重庆市潼南县),著名华山派道士。生平事迹和出生时地众说纷纭,难辨真伪。魏泰谓其“或一睡三年”。陈抟本有大志,然“数举不第”,且厌五代之乱,又所交往者多,高道隐士,因此逐渐形成“出世”思想。后周显德三年(956年)十一月,世宗“以四方未服,思欲牢笼英杰,且以抟曾践场屋,不得志而隐,必有奇才远略,于是召到阙下”,问以飞升黄白之术。抟答曰:“陛下为天子,当以治天下为务,安用此为?”命为谏议大夫(一说“拜左拾遗”),固辞不受。赐号“白云先生”(此据王辟之《渑水燕谈录》。一说学者又称白云先生),放归山;又命陶谷草诏,令华州刺史每事须供,岁时存问。陈抟墓位于安岳县城南郊云居山圆觉洞保护区内。墓为石土垒成,长16米,宽12米,高4米。墓前嵌立陈抟自赞碑,碑额横刻“华岳归来”,正中阴刻陈抟像,像右上方有“洪武甲戌秋九月重阳日县丞陈观重建”刻记,左上方有陈抟自赞词。两边石坊刻对联:“先生不必仍长睡;天下于今永太平”。陈抟创绘“太极图”、“先天方圆图”等一系列《易》图,成为中国太极文化的创始人。

《落阳雨霁诗》为云蓭道人题,此云蓭道人并不在河南洛阳,而在江西黄龙洞。北宋定都开封,诗人写《洛阳雨霁诗》与云蓭道人又能扯上什么关系呢?此洛阳非河南之洛阳,是庭坚隐居广东省连州夏湟一山之隔的洛阳圩(原为洛阳乡,今改为瑶安乡),洛阳圩位于连州瑶安瑶族乡的洛阳河畔。是在一千多年前由河南洛阳迁徙出来的一支河南洛阳人,因此把村名、水名都沿用了祖居地河南洛阳之名。连州洛阳属瑶族,正月有灯节,三月有歌节。这里旧时寺庙恢宏,浮屠耸立,今已毁之无存。

宋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正月,皇帝大赦天下,皇帝下诏除元祐党籍碑,除党人一切之禁,叙复庭坚为奉议郎。此对庭坚公来说,如同云开雾散,雨后天晴。党禁已解,庭坚公已敢于出游,大观丁亥春正月(1107年),赴一山之隔的洛阳圩观灯节(此时庭坚公不可能去河南洛阳观灯节),回想起自己名义已经是死了的人了,而且死的方法多么象故居时的好友云蓭道人五年前的圆寂之情景,更象一百多年前的睡仙陈抟那种“似隐非隐,似睡非睡”状态。于是借题发挥,奋笔疾书,故有《落阳雨霁诗》题云蓭道人之作。

洛陌雨霁风落息,残星散落天一碧。洛陌:瑶安洛阳与夏湟处东西方向,一山之隔,旧时一条小路相连通。陌:田间东西方向的小路,泛指道路。此时的河南洛阳早已是京府大都市了,用不上阡陌之词。雨霁、风落息:风雨停后,天气转晴,这里喻意:宋徽宗崇宁五年,大赦天下,党禁已解,如同风雨已过的晴天。残星:诗人比喻自己是老弱病残的一颗星。这两句的诗意是:走在瑶安洛阳通往夏湟的荒野湾曲小路上,云消雾散了,风也停了,雨后天晴了,可惜,一个老弱病残的人却被遗落在遥远的南天一角。

红轮忽上海东头,仰天笑堕驴肌脊。红轮:太阳,这里意指解除了党禁,如同雨过天晴,忽然出了太阳。“海东头”:出自苏东坡《送孙巨源》 的诗句。海东头:大海的最东边,大山的尽头,自古就有人乘槎到天河。但是自古以来,客槎有来有往,你却未有归期。仰天笑堕驴肌脊:此句引用陈抟典故,在陈桥兵变时,赵太祖披上黄袍,登上了帝位,陈抟希夷先生正好乘驴到华阴县,听说了这件事,在驴背上拍掌大笑。有人问到“先生笑个什么?”先生道:“你们这些百姓的福运来了!天下终于太平了。” 此两句诗意是:自己诈死宜州,已是欺君之罪,此行已走到尽头,也永远回不了头。今日只见党禁已解,如同红日高照,回想自己死里逃生,而也象陈抟一样,豪放地躺在驴脊背上仰天大笑。

飘然拂袖入深山,云霞满座青螺鬟。 拂袖:甩袖子,表示生气。形容生了气,一甩袖子就走了。云霞:比喻远离尘世的地方。苏轼《送乔仝寄贺君》诗之三:“行宫夜奏空名姓,悵望云霞縹眇人。”青螺鬟:是宋朝男汉子的发式。是指没有戴官帽,头发盘结象田螺一样的青一色平民。此两句诗意是:不管世间事,进入这崇山峻岭中隐居起来。而象我一样脱去官帽、削官为民、远离尘世、隐居深山的人很多。

下垂铁锁几千尺,昂首震掉愁跻攀。下垂铁锁:意指戴着铁锁、锁链的犯人。跻攀:往上攀之意。引宋徽宗宣和年间,道士徐知常游华山,见峡上有铁索垂下,便攀缘而上,来到石室。见匣盖砌侧,打开一看,惟有陈抟仙骨一具,香气逼人。 此两句诗意是:这些枷锁缠身的朝廷犯人,犹如一落千丈,一旦时世有转,有人发现,还想出头,发扬光大,震掉枷锁往上攀又淡何容易。

世人但见先生睡,那识睡中有真味。睡:在这里是死的意思,永远睡着了。引用陈抟先生故事:一次,有个樵夫在山下割草,见山凹里有一具尸骸,尘埃有一寸高。樵夫心中怜悯,准备挖个坑埋起来。拖起来时,却认得陈抟先生,樵夫说:“好个陈传先生,不知为什么死在这里?”只见陈抟把腰一伸,睁开双眼,说:“正睡的快活,为什么把我搅醒了?”樵夫大笑不已。 此两句诗意是:世上的人以为我己经死了,谁知道我还好好地活着,谁知我这样的“死”,死得有滋有味。

飞升黄白岂足污,太极先天乃其至。飞升黄白:黄庭坚本来自己是黄姓,现改为姓白,隐居名为:“白祖六郎”,有污自己的本性之嫌,本来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太极:指事物的原本。太极先生:指陈抟,太极文化的创始人,故称太极先生。乃其至:亦是这样。此两句诗意是:由姓黄改为姓白已经很沾污自己的本性了,可是事情的本原先天已经定位了,更何况陈抟希夷先生以前也是这样。这里说的白姓,“白祖六郎”之名,其意是:黄庭坚六世之祖黄赡葬于白地,故称白祖地,自己是六世之孙,而谓“六郎”。还有苏轼赞庭坚“凛凛白下宰”之意亦在其内,时人赞“白下宰”乃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也,故隐为“白祖”。这就是当今世人不解的“白祖六郎”之秘。

呜呼!先生似隐非隐,似仙非仙,胸蟠造化,学究渊源。陈抟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太极文化的创始人;宋代理学的奠基人;中国“龙图”的第一人;他的先天易学,是宋代新“易”学始祖; 修身养性,成为天下第一睡仙。这几句意思是:象陈抟先生那样学识渊博的人,数举不第,不入豪门。过着似隐非隐,似仙非仙的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生活。这里多么象诗人自己隐居又不是隐居,神仙又不是神仙的生活,完全是自己一意追求学识、追求功名利禄所造成的一生坎坷。这并不是说云蓭道人,因他五年前已死了,诗人是借希夷先生的人生坦露自己的悲惨遭遇。

先生去此五百年,典型凛凛青山巅。五百年:这里形容很久的意思。陈抟希夷先生死于宋太宗端拱二年(公元989年),距大观丁亥年(1107年)仅仅是一百一十八年。而云蓭道人至此也才去逝五年。凛凛:苏东坡赞自己是“凛凛白下宰”。青山巅:青山巅峰,这里指远离喧嚣尘世的深山老林之中。 此语出自唐·孟郊 《赠文应上人》诗:“栖迟青山巅,高静身所便。”此两句诗意是:昔日典型有名的“凛凛白下宰”,如今只有永远隐没在这茫茫的岭海之中。

大观丁亥春正月,灯节后三日为云蓭道人题。大观丁亥春正月,即公元1107年正月,也就是黄庭坚在夏湟隐居的第二年,正月灯节后的三日为云蓭道人所题。

《落阳雨霁诗》中重点好象写的是一百多年前睡仙陈抟的故事,其名又是为云蓭道人题,而诗名又是《落阳雨霁诗》,这让读者费尽心思去解读。难怪一些评论者往往误解黄庭坚,甚至批评说其脱离现实。黄庭坚诗词字字千钧,主张无一字无来处,故有“夺胎换骨,点铁成金”,“一扫古今,直出胸意”的独到之处。这就是诗人从心灵深处掘发出独特的体验,并以独特的手法加以表现,刻抉入里,使新的题材写出深度,旧的题材翻出新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