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人活得是否委屈,看他的冰箱就知道

 天涯帅牛 2019-09-18



生活里你有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情形:

工作了一天回家,发现家里乱七八糟的:衣服没洗,锅碗还在水池里泡着,想马上休息,却因为这些琐碎的家务活没干完而心烦?

前一段时间,有一个非明星八卦非国家大事的话题上了热搜,叫做:奶奶教我的生活经验。

一位网友奶奶的分享引发了过万的点赞和转发。奶奶是这么说的:

“做人要勤快,冰箱里想吃的东西没有了要记住买,衣服换下来不穿了要马上洗掉,这样外面累了,会想到回家吃点喜欢吃的东西,而不是想着好累啊,回家还有一大堆衣服要洗,这样的习惯,生活就不那么委屈了。”

作为一个已经30+的成年人,一看到生活就不那么委屈,眼泪轰然滑落。

成年人的生活太多大大小小的委屈,这些委屈往往不分昼夜,不分来历,分分钟让你觉得生活无望,想起看《海边的曼彻斯特》里面有这样一句台词:

“有时关不上冰箱门,脚趾撞到了桌腿,临时出门找不到想要的东西,突然忍不住掉眼泪,你觉得小题大做,只有我自己知道为什么。”

成年人背负了太多东西,工作和生活焦虑、挫败,有时候轮番上演,如果自己都不能懂得善待自己,时间久了,只剩下行尸走肉和心如死灰了,然后你觉得自己过的越来越委屈,成为奶奶口中说的,‘在外面累了,还有一堆脏衣服’的人。

有时候,我们觉得生活的委屈,那是因为我们敷衍了生活。

想过的不委屈,要学会如何爱自己,用心照顾自己,不敷衍,才能有品质。

01

不敷衍的生活态度:

别小瞧了那些“微习惯”

端午节后第二天,我去一位久不见面的朋友家做客,全程下来我不仅被她的厨艺折服,还惊叹她一尘不染的家。

 

我说:如果你家请阿姨打扫,估计阿姨会觉得自己要失业了吧。

后来聊起来,我才知道她家里如此干净的秘密:她多年一直保持一个1分钟家务的习惯比如洗完碗之后立马擦灶台,绝不等待;用完洗手盆,立马清洁水渍,绝不等待,刷牙空隙要检查一下墙上的镜子是否干净;洗完澡即刻清理卫生间,绝不等待。

因为保持这个1分钟家务的习惯,所以她家里每天都是干净舒适的环境,回到家也无须有繁重的家务压力,可以立刻放松自己,陷入温柔乡。

这样的小习惯,真让生活变的越来越从容不迫,也自然没有了委屈感。

有一部日剧《我的家里空无一物》被很多人追捧,豆瓣评分极高。里面讲了一个叫做麻衣的日本姑娘喜欢空空荡荡的房子,所以日常总会抓紧一切机会收拾与整理。对她来说,不需要的东西就要果断扔掉。所以她经常能够躺在整洁的地板上,享受片刻轻松时光,相比其他房间的拥挤不堪,麻衣的生活过的十分舒适。

有一段时间先生出差,我独居了很久,但生活过的并没有感觉多么自在:衣服堆了很久才洗,有时候下班累了就叫外卖,吃完躺在沙发上不愿意动,某天心血来潮做一顿饭,吃完把锅碗堆在水池里,第二天煮饭才去清洗,那段时间工作忙,回来却因为还有家务要做,感到委屈和绝望,甚至还和先生发脾气,埋怨他出差时间太久不顾家,简直荒唐到了极致。

后来我总结了一下,就是因为自己的敷衍,才导致生活过的很委屈:明明可以随手做的事情却不做,恶性循环,时间久了自然觉得很绝望。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我很快改变了生活方式,不再敷衍着生活,自然心情愉悦了很多。

美国一位研究习惯养成策略的专家斯蒂芬·盖斯写过一本书:《微习惯:简单到不可能失败的自我管理法则》,书里面提到:当你试着开始用微习惯的步骤和方法按照大脑的规律做事情时,持久改变其实是很容易的。

作者在书中给出的微习惯定义是:

微习惯是一种非常微小的积极行为,你需要每天强迫自己完成它。认识微习惯时,提醒我们需要理解以下几点: 

01.如果没有产出什么结果,再大的决心也毫无价值。脱离行动的决心反而会有损自信。

02.人们总会习惯性地高估自己的自控力。

03.哪怕是一点点行动,也比毫不作为强无数倍。

04.相比某一天做很多事,每天做一点事的影响力会更大。

提倡从培养微习惯开始,通过不断完成微小步骤来获取正向反馈,因为超额完成任务的内心体验是非常棒的,可以给自己更多行动的动力。

认识了很久的一个朋友盒子,是一个过的让人羡慕的姑娘。她的微博都是记录自己的日常,前几天看到一条是这样写的:

工作日是十几个小时的调研、ppt和会议纪要,跑来跑去搬新屋,置办日常用品,觉得自己像是被拧上了发条的人偶,带着一板一眼的节奏做着这些事情。等周末晚上把软绵绵的被套从烘干机里搬出来,整理好床铺一下子扑倒上去,闻到熟悉的味道,也算是有个安定的小窝了。

是啊,就算在外面受了再大的委屈,只要回到自己干净舒适的家,感觉世间的一切都能被原谅。

培养一些微习惯,是不敷衍生活的基础。

02

不敷衍的生活态度:

从未雨绸缪开始吧

改变了生活习惯后,我发现虽然还是很忙,但却自在了很多。比如想工作日早上喝自己磨的豆浆,提前一天泡好豆子,准备好豆浆机在灶台上,起来刷牙的时候按下启动键;想喝养身粥,就提前把食材丢进炖锅里,调好时间,第二天就有现成的粥喝。

未雨绸缪,提前准备的小习惯,简直让生活质量提升一大截。

试着想一下,好不容易请一天假出门办事,到了却发现忘记带证件,回来拿后发现办事员下班了,又自责又委屈。

朋友也经常跟我提起她一换包就出现丢三落四的情况,都是因为没有提前做好准备,《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作者近藤麻理惠说,自己每天回家都会把手提包的东西掏出来,固定放在门口的玄关台面上,这样做有两个好处:1,及时清理包里没用的东西;2,如果第二天换包的时候不会遗漏东西。

佩服那些经常未雨绸缪的人,就算再忙也很从容,每天花一点点的时间准备接下来的事情,既不浪费精力,又让自己时刻做到心中有数。

生活中我们已经有太多不能确定的因素了,至少未雨绸缪这件事能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03

不敷衍的生活态度:

一定要热爱人间烟火

湖南卫视有一档综艺很火爆,叫《拜托了冰箱》,每期会请一个主要嘉宾,通过观察和展示她的冰箱,了解嘉宾的日常生活起居。几年播出下来,发现每一季总有一些嘉宾的冰箱几乎是空的,连最新一期请到的嘉宾papi酱的冰箱都“见光死”:她冰箱里好多食材都是过期的,甚至是已经坏了都没有扔,唯一仅存的是一盒洗好的草莓。

观众可想而知,papi酱家里很少有烟火味。以前看过一个娱乐八卦新闻,说叶倩文到林青霞家里做客,发现她的家里橱柜和冰箱都是空的,连一瓶水和一包泡面都没有,豪华的公寓,却感觉冷冰冰的。

都说,一个人会不会生活,从他的厨房就能看的出来。叶倩文不由得感慨,林青霞演了那么多经典角色,却无法照顾好自己的生活。

不敷衍的生活态度,一定包括热爱人间烟火。我喜欢那些有烟火气息的家庭氛围,著名作词人姚谦至今未婚,一直独居在一所大房子里,但他一直用心经营自己的生活,他的家很舒服,有好音乐,有好吃的,朋友来了也称呼他家是天堂。

姚谦能写出那些有血有肉的歌词,离不开他不敷衍的生活态度

试问这样的生活,怎么会感到委屈和绝望呢?

亦舒写过一本书叫《生活志》,写尽了人生百态,她说,一个人借故堕落是不值得原谅的。

一个人是不是热爱生活,从她的态度里就能看的出来:宁愿躺在沙发上叫外卖也不愿意动手做一餐简单的饭;宁愿发胖,也不愿意起身锻炼;宁愿卧室乱七八糟,也不愿意早起5分钟铺床叠被。

如果我们敷衍生活,生活也不会原谅我们,只会带来无尽的苦恼和烦闷。不敷衍生活,生活才不会给我们委屈,心情明媚,世界发亮。

记住奶奶说的吧,“做人要勤快,冰箱里想吃的东西没有了要记住买,衣服换下来不穿了要马上洗掉,这样外面累了,会想到回家吃点喜欢吃的东西,而不是想着好累啊,回家还有一大堆衣服要洗,这样的习惯,生活就不那么委屈了。”

愿好习惯带给你美好生活,愿美好生活治愈你。

*作者:十三郎,慢时光签约作者,俯仰自得间游走于文字的一枚摩羯,信奉阅读与书写都是光明与黑暗、轻与重、庸俗与平静的斗争,故得以与生活和解。平生梦想:春听鸟鸣,冬听雪落,月下听松,白昼听棋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