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而今何处话桑麻(下)

 城北十五里666 2019-09-18
上篇说了麻,这篇专门谈谈桑。
根据习惯,我们还是要从文字溯源开始,看看“桑”这个字是怎么造出来的。

图1  桑字的甲骨文

由于汉代许慎没见过甲骨文和金文,推演字义时的根据基本上都是小篆,且误以为汉字的起源亦与阴阳五行和神话传说有关,所以其《说文解字》里对“桑”字的解释是不尽合理的。
有了甲骨文之后我们都认可“桑”是个象形字,字的本体是个“木”,但木上那三个会意的符号是什么,却有不同的见解。主流观点认为是“树叶”,个别人认为是“三只手”。我反复掂量后,认为是“手”的象形兼会意。
为什么呢?因为所有的树都有树叶,为什么在木上加三片树叶就专指桑了呢?另外桑树的叶子也不是那个样子啊(见图2),如果桑叶有明显的叶缺(如枫叶、构树叶),那还可以勉强去附会,但是桑叶没有叶缺。而“手”的造字法就是用三根手指来会意的,桑树的主要用途又是采桑叶养蚕,这样理解成摘桑叶的手不就合理得多了吗?

图2  桑叶和桑葚

从图2中可以看出,人们除了要在桑树上采摘桑叶之外,还要采桑葚。桑葚味道甜美,且现代营养学家研究发现,桑葚也是含抗氧化物质花色苷(花青素)和白藜芦醇最高的食物,所以大家一定要经常吃点。
可能是楚国人认为中原人造的这个“桑”字不伦不类、容易引起歧义,于是他们就给改造了一下:桑叶就是桑叶,手就是手,直接描绘“伸长手臂采桑叶”不就完了吗?见图3,其中“九”在象形文字里的意思是“伸长手臂”。

图3  楚系简帛里的桑字

以“木”为基础造的字特别多,比如本、末、果、未。
我们都知道本、末是指事字,在木的下面点一点告诉你这里是本,在木的上面点一点告诉你这里是末,也都知道果是会意字,就是在木上画三个“果子”,如图4。

图4  果字的甲骨文

那么“未”字是怎么造出来的呢?
以木为基础造的类似字还有个“枼”,这个咱今天先不讲,以后可能会单独说它。我们只看这个“未”字,见图5。

图5  未字的甲骨文

古人在造“未”字时,已经无法再在“木”上想办法了,于是灵机一动,从“果”字入手:果是木上有三个果子,如果树上还“未”结果子呢?把“果”字上的那三个果子拿掉不就是了吗?
你看造字的古人有多聪明!
唐宋以后开发出的桑树的用途非常多,包括造纸、入药、做弓箭等等,但在在广大农村,还依然只是养蚕和做杈子。
由于新中国搞计划经济的公有制,我老家就不许养蚕了,但留下了许多老桑树,我小时候就常常跟着小朋友们去树上摘桑葚,所以至今对各种深浅颜色的桑葚的成熟度和味道都还非常熟悉。当时桑葚只是个副产品,所以尽管偷也没人管。

图6  蚕吃桑叶

大概是我小学五年级时,国家改革开放了,突然就有了蚕。我也向同学要还是买了几个小蚕宝宝,放在鞋盒子里,每天都去摘桑叶喂它们。蚕吃桑叶是没完没了,上课时就听得教室里沙沙作响——因为很多同学都养了。蚕渐渐长大,直到不再吃食。这时你就看到蚕肚子里的桑叶残渣一节一节地排出来,排完之后,它会找个角落开始吐丝结茧,那是最令人兴奋的时刻。蚕在茧里一直摇头吐丝,直到茧厚得不再透明,而结出来的茧有好几种颜色,除了常见的白色外,还有淡黄、杏黄、粉红等。
最后,要等蚕咬破茧拱出来,然后化蛹为蝶,这时我再给它们找一张纸,让它们交配后在纸上产卵。产出来的卵来年初春又可孵化出小蚕宝宝。

图7  蚕茧

我小时候只在很短的时间里做过这些。听大人们说,解放前家家养蚕,且让蚕在房箔子上结茧。
过去的房子内是没有隔墙的,比如正房三间,中间朝向门外的一间是客厅,两边的两间住人。有钱的大户人家会用隔扇来区隔,而贫下中农们只能用箔来顺着横梁分隔。所谓“箔”是用秫秸编的,只能阻挡视线,一点都不隔音这个房箔子,也用来供蚕结茧。
于是农村就有了一个歇后语:屎壳郎爬到个扫帚上——结不了好茧,用来批评那些不好好干活的孩子们。
蚕茧之后的事情我就不懂了,只知道要抽成丝,织就绫罗绸缎。
由于我国养蚕的历史非常久远,所以汉字里有大量因之造的字。这里先看个显眼的显字。

图8  显字的金文

图8这个显字的金文,构型是左上一个“日”,左下两股丝线,右边是一个瞪大了眼睛的人。这是什么意思?蚕丝特别细,肉眼不容易看清楚,于是就拿到太阳底下来看。所以显的造字义就是“瞪大眼睛在太阳下看丝线”,明不明显?显不显眼?
如果不明显、不显眼,用个什么字来会意呢?在农耕时代,经常见不到大太阳的地方恐怕就是深山老林了,于是不明显、不显眼的造字义就是“在深山里看丝线——幽”,如图9。

图9  幽字的甲骨文

桑树除了提供桑叶桑葚外,其树干还用来做杈子。对于这个用途,我已在《十天干通解(中):戊己庚》里作了比较详细的描述,不了解的读者可以点击标题去看,这里只再补张照片,以便于理解其重要性。

图10  制作农具杈子

桑既然如此重要,那就要大面积种植了,不但每家都要栽桑树,“公家”也要搞“桑林”,且许多重要活动都是在桑林里举行的。这方面的典故太多,以至于我都不知道怎么举例了。成语“沧海桑田”是说沧海变成了桑田,可见桑田是地面上最常见的农业景观。
诸葛亮临终前上表刘禅,说到家产,仅是“臣家有桑八百株,四十五顷,子孙衣食,自有余饶”。

图11  桑林

说到“桑”字,就不能不提“扶桑”。古代中国对扶桑有诸多神话,且由于都是散见于各种典籍,后人就缝缝补补,精骛八极,胡乱发挥。我向来认为,中国的大部分神话传说都是战国时期的人根据外来文化加上自己的想象胡编乱造的,两汉魏晋南北朝时又新编了不少,所以基本上都是无稽之谈。但是对于“扶桑”及与之有关的榑木、蟠木、若木、榑桑、扶木等名词,我却总觉得应该由来有自。
经过长期的阅读和思考,我现在认可何新先生的说法。他在《扶桑神话与日本民族起源》一文中,根据其对《山海经》的考证认为,“扶桑”就是火山爆发时的日本富士山。他说:
富士山是日本第一高山,是一座著名的火山,自公元781年有文献记录以来已喷发18次之多,最近一次喷发在公元1707年。
由于中国与日本在很久以前就有人员往来,且日本人本身就是从中国东北、朝鲜半岛渡过鞑靼海峡、朝鲜海峡过去的,所以对于基本上没见过活火山的夏商周中原人来说,向东追逐“日出之地”时,见到远在东海之外的正在喷发的日本富士山,一定会非常震惊,并回来添油加醋地进行描述。
我确实相信这就是中国扶桑神树的滥觞。

富士山喷发我们没见过,但现在世界上还有许多喷发着的火山,找几张照片一看,就能符合到南北朝之前的中国典籍记载上去。

因为富士山在东海“极东”的海岛上,正是中国人追寻的“日出之地”,所以古人编造出“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山海经·海外东经》)和“东方之极,自碣石山过朝鲜,贯大人之国,东至日出之次,榑木之地,青土树木之野——太昊句芒之所司者,万二千里”(《淮南子·时则训》)也就不足为奇了,其中的“汤谷”,当是充溢着火山岩浆的火山口。

(正文完)
特别荐读:
十天干通解(上):甲乙丙丁
十天干通解(中):戊己庚
十天干通解(下):辛壬癸
若读完本文觉得有收获,请在右下角点个“在看”再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