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喀什噶尔印象(上)

 老王abcd 2019-09-18
            2019年9月

喀什噶尔印象(上)

  都说“没到过喀什,等于没到过新疆。”要说民族风情,没有比喀什更浓郁更正宗的。
  喀什距乌鲁木齐1500公里,老夫年轻时在南疆工作十五年,比喀什更远,1800公里。出差、探家经常路过喀什,有一点浮光掠影的印象。
  那时从乌鲁木齐到喀什,班车要走七天——托克逊、乌什塔拉、库尔勒、新和、阿克苏、三岔口、喀什。
  我和夫人于2019年9月9日坐飞机去喀什玩,行程两个小时还不到,不过沿途风光什么都没看到。
  九月秋高气爽,风和日丽,正是旅游的好时光。
   
  一、大略
  喀什市内值得看的只有两处——老城和香妃墓。
  喀什这城市还算规整,核心区等于一张圆饼,横竖两条大街划了个十字,把喀什切成四半。东西向的人民路以北是老城,全是极具特色的维吾尔民居,南北向的解放路又把老城分为东区和西区,艾提尕尔大寺就位于中线的解放路西。

喀什噶尔印象(上)

  人民路以南算新城,主要是机关单位,什么地委、军分区全在这边,我们就下榻在南区的解放路上。
  这个十字的中心则是人民广场,当年我路过喀什,留下的最深印象就是广场对面巨大的毛老人家雕塑。通高24米,人物高度12.26米,象征生日。当年矗立在一片低矮的喀什城中心,显得格外宏伟。

喀什噶尔印象(上)

喀什噶尔印象(上)

  雕塑的原创是西安美院,领袖雕塑最红火的年月西安南门火车站外立着一座,坐火车来回都能看到。后来西安美院帮喀什复制,把一截一截的横切模具运到喀什,用钢筋混凝土浇铸而成,据说连白水泥都得从内陆运来。
  人民广场背后是位于东南城区的人民公园,面积不小,巨树参天,可惜少一片湖水。那天早晨走了一遭,处处都是广场舞、羽毛球、太极拳,居然有老乡模样的中年家庭妇女也在打羽毛球,技术还挺熟。

喀什噶尔印象(上)

喀什噶尔印象(上)

  而香妃墓则在老城东门一直往东几公里处的浩罕乡,不知这个浩罕跟古代的浩罕国(大致相当今天的乌兹别克)有无关系。
   

  二、老城改造
  喀什老城名气很大,主要在于文化和建筑,最浓郁的维吾尔风情全集中在这里。而从我们画家角度,曲里拐弯,四通八达的小巷最有画头,许多油画都喜欢表现这种艺术。
  高低错落的土屋七长八短,两三层不等,随心所欲地点缀着几扇或大或小或圆或方的窗户,全无现代建筑的整齐划一。骑楼跨在曲径通幽的小巷上方,下面似天然山洞,黑幽幽的一圈,透出别有洞天的另一方小景。
  民居的色彩也很美,主调暖色。喀什绿洲的泥土呈铁锈红,附近流淌着“克孜勒苏”(红河)。居民就用这红泥抹墙,年月稍久会发灰变色。有些墙又刷成黄色、白色,地砖多半发青灰。再加上阳光透过街巷,或明或暗,或暖或冷,既有统一调子,又交汇出无数种色彩变化。极适合油画。


喀什噶尔印象(上)

喀什噶尔印象(上)

喀什噶尔印象(上)

喀什噶尔印象(上)

喀什噶尔印象(上)

喀什噶尔印象(上)

喀什噶尔印象(上)

喀什噶尔印象(上)

喀什噶尔印象(上)



喀什噶尔印象(上)

喀什噶尔印象(上)

喀什噶尔印象(上)

喀什噶尔印象(上)

喀什噶尔印象(上)

喀什噶尔印象(上)

喀什噶尔印象(上)


  无数小巷织成密密麻麻的迷宫,毫无规律,没有东西南北,七斜八拐,全凭自然拼接延伸。有时拐得没完没了,似乎永无尽头,有时又忽然卡在死胡同里,不得不退回来。拐不到几个弯肯定迷路,正所谓“山无数。乱红如雨。不记来时路。”
  有一年路过喀什,在街上闲逛,不知不觉进了古城小巷。几个弯儿拐下来就迷了,再也找不出回头路。看着每条都好像走过,又好像是新的,一下就害怕了。语言又不通,问都没法问。
  好在戴着手表,能算出当前太阳应该在哪个角度。天虽阴,但太阳大致方向还是能看出来。按照方向走,没几步就回到了大街上。从此再也不敢进古城。
  这次好了,一到宾馆,就找了一张喀什地图。古城的主要街道都画在上面,而且每逢叉路口,总有一幅地图,标明“你现在的位置”,老城全局了然于胸。

喀什噶尔印象(上)

喀什噶尔印象(上)

喀什噶尔印象(上)

喀什噶尔印象(上)

  大约十年前,喀什经过了激烈的老城改造。现在一进入那些主要街道,比如什么“吾斯塘博依路”“阿热亚路”“库木代尔瓦扎路”等等,全然没了当年的印象。那时好像街巷都很窄,也就两三米宽,没什么商业买卖,全是静静的小院人家。而现在明显有点像我在内陆游过多次的古镇街道,当然,又带着迥然不同的“西域味”。
  街道宽多了,不再是土墙,而是格式极复杂的瓷砖墙,廊柱栏杆,雕梁画栋,漂亮极了。买卖一家挨一家,红火得不得了。满街挤着好奇的内陆游客,操着南腔北调,给喀什人民送来数不清的旅游消费。

喀什噶尔印象(上)

喀什噶尔印象(上)

喀什噶尔印象(上)

喀什噶尔印象(上)

喀什噶尔印象(上)

喀什噶尔印象(上)

喀什噶尔印象(上)
漂亮的剧院

喀什噶尔印象(上)
漂亮的剧院

喀什噶尔印象(上)

喀什噶尔印象(上)

喀什噶尔印象(上)

喀什噶尔印象(上)

喀什噶尔印象(上)

  而折进旁边的小巷,稍拐几步,当年的印象又复现了,还是那样的迷宫,还是那样的幽静。喀什居民出则作买卖赚钱,入则回到原来静谧的小天地,享受天伦。不管怎么说,老城改造是成功的。
  当记者的女儿电话中告诉我们,老城街巷的地砖是有讲究的,如果是斜交叉,则是通路,如果横平竖直,则是死胡同。我们注意了一下果然如此。

喀什噶尔印象(上)

  不由想起《水浒》上的祝家庄,说祝家庄的街道,“不问路道阔狭,但有白杨树的转弯便是活路,没那树时都是死路。”
  没想到喀什老城有这么多的神奇和学问。

  二、老城作画
  当年我虽然干着画家,但都是画革命主题,尚无画老城街巷的意识。这次带了最轻便的水彩去画一画。当然,还是油画更具表现力,只是画具太重。
  因怕重连画凳也没带,好在夫人维语极熟。每看好一处可画,如没有合适坐处,便劳动夫人去左邻右舍借小凳。大家都客客气气,没一家不借的。一边画着,周围的居民便跟夫人用维语聊着天,气氛极融洽。红领巾小学生照例围成一圈。来往行人,见到我们,都以微笑打招呼。这是个极有礼貌的民族。

喀什噶尔印象(上)

喀什噶尔印象(上)

喀什噶尔印象(上)

喀什噶尔印象(上)

喀什噶尔印象(上)
趁我画画夫人眯一会儿

喀什噶尔印象(上)

喀什噶尔印象(上)
凳子用完夫人再去还给人家

  有一女孩甚至跟夫人讲,要请我们去她家吃“纳仁”(羊肉汤煮面片,哈萨克美食),说她从小就热爱烹调,全凭自己钻研,会做各种美食,好吃极了。
  又有一家男主人,见我在他家门口作画,从家里拿出一幅水彩人物,说这是当年一位北京画家为他女儿画的。说到北京画家时,语带敬意与炫耀。
  无论哪条小巷,都打扫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门前花盆,墙上吊架,处处花草,勃发的绿意点缀着红墙。夫人进他们院中家里瞄一眼,也漂亮极了。地毯、炕桌、茶炊、摇床,家家都那么富足安逸。


喀什噶尔印象(上)

喀什噶尔印象(上)

喀什噶尔印象(上)

喀什噶尔印象(上)


喀什噶尔印象(上)


喀什噶尔印象(上)


喀什噶尔印象(上)

喀什噶尔印象(上)

喀什噶尔印象(上)

喀什噶尔印象(上)

喀什噶尔印象(上)

喀什噶尔印象(上)

喀什噶尔印象(上)

喀什噶尔印象(上)

喀什噶尔印象(上)


  我按地图几乎走遍了所有商业街。当然,小巷是永远也转不完的。有一次忽然发现在众多西域民居中,突兀地冒出一座古代中原式塔楼,飞檐斗拱,红窗青瓦。转了一圈,不得其门而入。楼上有一汉族民工,说现在正在施工,进不去。问他是什么建筑,他说是为了纪念某位驻守此地将军的。我以为是新建,问附近居民,说几十年前就有。查资料也查不出来。想来大概除了东汉曾驻守过喀什的班超,其它再没谁有这么牛。

喀什噶尔印象(上)


喀什噶尔印象(上)

  喀什最有特色的是所谓“高台民居”。高台民居是老城东北端一处建于高40多米、长800多米黄土高崖上的聚居区,距今已有600年历史。因高台使土屋的高低错落更突出,画起来更有趣。
  城内还保留着一些修缮加固过的高台民居,东门外另有一处因成危房,已废弃,不能进去参观,只好在外面画一张。

喀什噶尔印象(上)


喀什噶尔印象(上)

喀什噶尔印象(上)

喀什噶尔印象(上)

喀什噶尔印象(上)


喀什噶尔印象(上)


喀什噶尔印象(上)


喀什噶尔印象(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