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因德为贵

 恰恰365 2019-09-18

从古至今,国人对于文化人的尊崇,历来都是独一份的。无论是乡村老妪,还是田间耕夫,上至皇族贵胄,三公九卿,下到贩夫走卒,引车卖浆者,无不对于文化人,保持一份应有的礼遇与厚待,说的夸张点,纵使是杀人越货、鸡鸣狗盗之徒,在内心,对于文化人也保持了一份本能的恭敬。

一句: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道不尽三百六十行对于文化人的重视。尽管,那些朝代中,数理化还未纳入科举的范畴。尽管那样的年代,文化人统称为读书人,但,读书人的身份,足以行走世间,成为一道耀眼的光环。

年少时,曾靠着墙根,跨于青石之上,无意间聆听过乡间老学究讲的一则关于书生的典故:某家有子,自幼聪慧过人,读书过目不忘,且神奇之处在于,江南多雨,然,每每冒雨返家,此子置备的雨具却从不曾撑起,纵使瓢泼大雨,亦衣衫之上,滴雨不沾。众人皆奇,后经高人指点,方知书生是文曲星下凡,生来头顶便有祥云相随,可保风来雨去,风雨无阻。后因进京赶考,昧了人家几文钱,便名落孙山,归途时,恰逢大雨如注,浑身洇湿如落汤鸡。故事说到这里,老学究面对一众听得入迷者,捻须昂首笑到:举头三尺有神明,天道好轮回,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人无信不立,文因德为贵。

一晃快四十年了,我忘记了很多的人和事情,却唯独对于这位老学究的音容笑貌和那天午后的这则带于神话传奇色彩的典故,未敢忘记。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对于这则故事有了不同的认知和解读。

人到中年,免不了会有这样那样的应酬,和交心的人,无需多言,一人一碗面,足以吃的大快朵颐,碰到正规的场合,推杯换盏之间,彼此免不了恭维几句,客套几句,每每于此,总会被冠以文化人的称谓,我却如坐针毡,极力解释:半个,半个,充其量算半个文化人。有好事者会神补刀般的来一句:半个文人属谦虚,不过却是不折不扣的一个文痞。满堂哄笑,倒也图一乐呵。

人嘛,真的别太拿自己当回事,更别活在自我的虚名中,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能自嘲,才是健康的。您瞧,那些著作等身的大家,哪一个不是踏踏实实的写作,板凳不怕十年冷,都能像陈忠实老先生那样著一部“可垫棺材板子”的不朽著作,应该是写作之人,毕生的追求吧。

毕竟,文化掮客之是一时的欺世盗名,做不得数的。

古人常用“学而优则仕”来当成求学的动力和奋斗的目标,这样的思维,难免对文化是一种轻薄。文化是什么,这么多年来,多多少少也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不敢私藏,拿出来与诸位良师益友共享。

当代人,一说到文化,都会脱口而出梁晓声老师那句脍炙人口的金句: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须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诚然,这样精炼的句子,对于文化的诠释,可谓是一针见血,画龙点睛。而我想说的是,泛文化时代,文化人如过河之鲫,比比皆是。但如何区分良与焉,不仅是文笔华丽,能够吸睛那么简单,更多的是文化背后的德行和节操。

这,是个值得用心思考的话题。通过社交交流,我发现:有的人,读了很多书,也不见得有什么文化,时不时就会在大众面前,赤裸裸暴露出那种皮袍之下精神之上的小;有的人,尽管读书很少,但举止言谈极具格局和深度,为人处世更是温良谦恭,温文尔雅。因此,我理解的有文化,并不是单纯读了多少书,去过多少地方,经历过多少故事,也不是有多高的学历。学历这东西,听上去比较高大上,很多高学历的人,连最起码的人格都不健全,又哪里谈得上有文化呢。非得硬扯上文化这两个字,不过如古文中所言:增人笑耳,贻笑大方。

文化,到底是什么呢?如果说文化是一个人的话,那么教养,便是这个人的气度。古人对于基础教育,极其重视。四书五经那些经典,对于完整人格的塑造,和现在教育里面重功用而不重修身的纯粹知识性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完全不一样。现代教育,重实效和功用方面的培养。而在德上的弱化,却成为了软肋。现代的人,忽略了内心世界的构建。多在外部世界做文章,华而不实,太在意急功近利的生存技能,而遗忘了精神层面的浸润。而古人所具备的那些古道热肠,急公好义,扶危济困的传统道义,正被功利文化碾压的声声而鸣。

庄子说过,其奢欲深者,其天机浅。

多一份德行,就多一份三观正确,有了三观正确做方向,还怕文章不得人心?

你且安心写作,剩下的,交给读者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