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居都市的人谈论起田园生活,那些青山绿水中的半亩花田总使人心生向往。 其实早在东晋,陶渊明做为田园派创始人,已经给世人描画了蓝图: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元代文学家张养浩的一首散曲,也谱就了田园牧歌生活的惬意。 一个犁牛半块田,收也凭天,荒也凭天。粗茶淡饭饱三餐,早也香甜,晚也香甜。 布衣得暖胜丝棉,长也可穿,短也可穿。草舍茅屋有几间,行也安然,待也安然。
雨过天青驾小船,鱼在一边,酒在一边。夜归儿女话灯前,今也可言,古也可言。日上三竿我独眠,不是神仙,似是神仙。 田园空气清新,生活节奏悠闲,人与物的生存空间,人与人的生活空间,人与自然的和谐空间,古往今来令人艳羡。
《鱼🐟乐图》 人在山水间如鱼得水。五代时期的荆浩,他博通经史,善于丹青,写得一手好文,得趣与山水间。 荆浩隐退在清幽环境中,隐居与太行山水间,躬耕自给,其乐无穷。 《雪景寒林图》(宋 范宽)人在自然中入鸟归林。寂静无垠的雪夜,幽静无声的院落,是怎一个自在洒脱的处所。 范宽与清幽山水间,广阔大自然,伴童骑馿巡游访友,其乐悠悠。 北宋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描绘了山川之美,把人理想的居住环境一一展现在面前。 相对与北宋山川自然的野韵。南宋更实现了人工修饰的优裕,人依然闲适但居住的是别墅级别,这是南宋刘松年的《四景山水图》,小院更严谨,自然也舒适。 这🏠房子,简单随意,《天光元景图》真的是太清高,优源了 它置身于山水间,是脱俗遁世的高人对世外桃源的最佳诠释。 花开花谢,做做手工画画小图。任时光匆匆,安闲自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