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加坡圣乔治大厦

 云蒙书堂 2019-09-18
  • 文件格式:jpg
  • 文件大小:12.11MB
项目名称:新加坡圣乔治大厦
位置:新加坡
设计公司:锐科设计
摄影师:Joseph Goh of Infinitude
00
城市肌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加坡公共住房(亦称“组屋”)时常从它周围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提取并进一步扩大场地优势,形式自身独有的特点。作为设计出发点,并与城市肌理关系进行一定的扩展和互动,建筑师在社区内规划了丰富多样的共享空间,让居民感受到这个区域中心特有的公共空间多样性。设计的挑战在于如何无缝地整合这些公共空间,并消除当前社会普遍存在的缺乏邻里互动交流的社区氛围。为了强化小区毗邻新加坡国家公园连道便利性的优势,建筑师将行人通道进行适当的延伸和拓宽,为沿途的自行车骑行者提供了具有遮盖功能的临时休息站。休息站旁还设有一系列介绍当地“加冷-黄埔”地区的历史文化遗产故事板,让人们能更好地感受和了解到该地区的人文魅力。自行车骑行者还可以在小区内的“雨水花园”休憩,欣赏和聆听微型景观所带来的惬意。

小区的居民也可以享受到毗邻国家公园连道的便利性。通过该连道,可以很方便地直接通往附近享负盛名的璧山公园,大巴窑公园和加冷河畔公园。每幢住宅的底层,都设有综合自行车停车空间,间接地鼓励更多的居民把骑单车当作一项爱好,进一步响应新加坡所一直倡导和鼓励的绿色无碳的环保出行方式。建筑师也是巧妙地将“未来公共设施空间”与“多层停车场”这俩个组团相结合起来,形成沿街一座特色鲜明的多功能建筑,为整个街区注入活力的同时,也是尝试恢复当时设计介入前,往日场地骑楼建筑群所呈现的生机勃勃景象。社区的养老托幼和补习中心等便民基本配套设施,也是为今后社区居民多代同堂的生活美好生活提供了设施上的支持。每幢住宅楼都在特定的楼层设有公共观景连廊,为居民提供一个远眺城市的最佳观景点。同时,在国庆和新年庆典期间,居民们还可以和邻居们一起聚集在观景连廊,欣赏璀璨绚丽的烟花表演,享受到高层建筑所带来的独特观景优势。

设计所激活的社区活力,也是对整个城市肌理的一种积极反馈,强化对现有公共基础设施的正面影响。例如,双溪黄埔区近些年一直在贯彻实施的国家公园连道和海绵城市理念,也是在社区的规划和设计中得到了进一步完善——新建的“历史文化遗产故事板”休息站,赋予了公园连道骑行沿途更加意义的体验;社区内的雨水花园进一步丰富了物种多样性,也为当地的动植物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随着街区各种丰富便民设施的建立,小区会吸引更多年轻的家庭相继搬入,促使整个加冷黄埔社区恢复原有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也会为整个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积极正面的影响。
10
新加坡圣乔治大厦外部实景图
06
新加坡圣乔治大厦外部实景图
03
新加坡圣乔治大厦外部实景图
09
新加坡圣乔治大厦外部实景图
02
新加坡圣乔治大厦外部实景图
04
新加坡圣乔治大厦外部实景图
08
新加坡圣乔治大厦外部实景图
总平面图
新加坡圣乔治大厦平面图
空中露台
新加坡圣乔治大厦平面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