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陆丰名庵,从六驿普救庵到禅师塔

 郑嘉言图书馆 2019-09-18
陆丰名庵,从六驿普救庵到禅师塔
陆丰名庵,从六驿普救庵到禅师塔

夕阳箫鼓来自海语林音

从六驿普救庵到禅师塔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曾经,游览了多少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名寺古刹,留下了很多深刻的印象。

时值立秋,我偕友走进陆城六板桥巷中,有一古庵忽现眼前,楣刻“普救庵”。但见它明柱素洁,香烟缭绕,灵秀之气顿显。好多信众在氤氲的香炉面前,虔诚顶礼膜拜。此情此景,令人忆起“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句名言,那种深邃高大的感觉飘飘而至,古庵在温暖秋阳里愈发耀眼。

始建于明未清初的普救庵(俗称“驿后庵”),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为正宗佛教体系,是陆城最大的观音庙宇,重建于1992年。供奉释迦牟尼佛、观音菩萨等。2008年被定为陆丰市指定文物保护单位。

踏入寺庙的那一瞬间, 心头不禁涌起一丝丝敬意。 镶嵌在墙壁内斑驳的石碑,记录着古庵的沧桑岁月,隐隐透现出古庵的悠远绵长。置身其中,听梵音袅袅,观青灯古佛,时间仿佛觥筹交错间呼啸而过。耳旁村里老人详细的叙说,古庵的历史便如画般跃现于眼前。

据记载,义徒禅师乃潮汕普宁人,于洞仙崖剃度皈依佛门。他在二十余年里游历四方,不洗不浴,整年不着履,袒肩赤足,寒暑不易衣,貌似疯癫,如同济颠活佛般。

清朝嘉庆年间,他到此庵修道,乐善好施,救困济贫。至道光元年,自预言将于端阳日西归。四月下旬出外募集干净的木柴,准备为圆寂化身用。至五月初三夜,庵中僧人暗中察看,忽见祖师额顶闪现“佛法僧宝”四字,他们大为奇异,跪地而拜。祖师又预言十三日大安溪有人运来大木,可作其像,二十八年后又有人建塔祭祀。在初五日,祖师来到洛州埔,用木柴摆成八卦形状,高二尺有余,面向西方。人们顾虑其涅槃后,木柴焚烧留有污渍。祖师说:“不要随便乱说,日后将为你们清洗。”至正午,他在又高又大的柴堆上合掌坐下。忽然,有很多的大火珠,炫耀着光彩,不停地在他的脚下环绕飞腾跳跃,又有二只仙鹤在五颜六色的光芒中盘旋飞翔。不一会儿,祖师化成一道清烟直奔天空,飞向西方而去。初八日,果然有大雨把该处冲洗得干干净净。十三日又有人从大安溪运来大木作他的肖像。二十八年后,胡铭阁、蕉润堂等人建造了陆丰县普救庵义徒禅师塔。

六驿村民黄生,历代单传,已有妻室,尚无子女。其时在普救庵旁经营油炸豆干小生意。某年初冬,祖师让他携带数块银锭前往大安买竹子。他一路前往,忽见大安洗鱼溪边有一妇人欲投河自尽。旋即阻拦救下并询问。妇人哭泣诉说:“家中以养猪为生。今天上大安圩出售猪只,却不料所卖猪款被贼人所盗,生活无着落,又恐家人责骂,遂自寻此路”。黄生听了,同情不已,把身上银锭尽数与她,妇人十分欢喜,取而拭泪归家。然后,黄生回到庵中复命,把此事禀告祖师。祖师拈须微笑,未曾怪罪,亦赞扬了他。黄生先是不解,细思之下,恍然大悟:“此乃祖师预见,甚是灵验,此竹即德也”(福佬话“竹”即“德”)。后此事为人所悉,世人皆对祖师能末卜先知,预言应验,更加敬重不已。

自此,黄生经祖师指点,经常积德行善。不久,生有一子,遂命名为“佛送”。更有其后裔子孙,支叶硕茂,富贵荣华。这些祖师灵验的预言和神奇的传说,至今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亦因此,古庵香火茂盛,信众如云。

《林门捐资重修佛堂》石碑,立于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记载着:“普宁县鲤湖墟棋盘寨移居陆丰县东海滘旧墟六板桥社信女林门陈慈敬素乐善观,该庵倾颓,甚不雅观,仝男造锦、造贵诚心捐资重修”的事迹。如今,林氏族人繁衍省内各地,遍及海内外。

古庵后又经当地善信多次修缮,日益完善。建国后,古庵屡受挫折,年久失修。1992年,经海内外仁德人士积极筹划,善男信女虔诚奉献,重新建造,于十一月上旬顺利落成,古迹重光。可见古庵因佛恩浩荡,普照四方,而受世人所敬仰,并为维护。

在村里老人引导下,我们行至数百米外的洛州东路,位于洛洲埔的陆丰县普救庵义徒禅师塔遗址便映入眼帘,这是曾经是陆丰历史上著名八景“洛州芳草”所在地。如今的洛洲埔已不见如丝如茵,散发着清纯幽香的芳草,取而代之的,是那遍地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

义徒禅师塔,始建于清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此时,但见塔已荡然无存,周边松柏映翠,清风劲吹,野草摇曳,遗存的塔脚八角形墙体饰纹依稀可辨,八卦之形若隐若现,仿佛仍在向世人倾诉它已往的挺拔和过去的故事。

我如一束清风,游走于古庵和禅师塔之间,倾听着古庵的历史和义徒祖师的事迹而倍加赞叹。再详读道光卅年正月十一日广州古岡李松年所作之序,更为胡铭阁、蕉润堂等人创建陆丰县普救庵义徒禅师塔及信众屡次捐资修建普救庵的义举所感动,愈加钦佩。

夕阳西下,漫步于古庵之中,聆听深沉而悠远的钟声,感受祖师在此修道的情景,别有一番意境。不经意,看见茂盛茁壮的树丛和碧草,翠绿喜人,生机勃勃。继而细思,蓦然明瞭,它们如此强壮,离不开肥沃的泥土,充足的水分和阳光。

佛曰:“万法唯心所造,因缘而起。”

因是原因,缘是攀缘!有因有缘,必然成果!

陆丰名庵,从六驿普救庵到禅师塔
陆丰名庵,从六驿普救庵到禅师塔

陆丰市指定文物保护单位一一六驿普救庵。

1923年4月,由林陆加(林翰藩)、林达仁、颜初益、颜初兴、林蓬等人组织成立了陆丰县第一个村农会,会址设在“普救庵”。

陆丰名庵,从六驿普救庵到禅师塔

信众在氤氲的香炉面前,虔诚顶礼膜拜

陆丰名庵,从六驿普救庵到禅师塔

“仁德为宝”匾额,壬申年秋立。

陆丰名庵,从六驿普救庵到禅师塔

义徒祖师 像

陆丰名庵,从六驿普救庵到禅师塔

普救庵简介

陆丰名庵,从六驿普救庵到禅师塔

《林门捐资重修佛堂》石碑,立于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

陆丰名庵,从六驿普救庵到禅师塔

《陆丰县普救庵义徒禅师塔 序》石碑.

道光卅年正月十一日广州古岡 李松年序

陆丰县普救庵义徒禅师塔 序

佛家因缘之说,人皆疑之。余独于胡君铭阁创建陆丰县普救庵义徒禅师塔一事有深信焉夫。胡君至陆时,师之圆寂已有年矣,安知二十八年后有人为之建塔修祀,而预嘱其徒,蓋因缘所定,师早有以决之也。

嘗考师之生乎,产于潮之普宁,剃度于洞仙崖。云游廿馀载,不洗不浴,终岁不着履,寒暑不易衣,狂脱之行有类济颠者,且不拘拘于特诵。但云吾乃佛祖庇佑,佛法活佛龙儿八宝佛,像翻来翻佛,炼苦炼难炼破石,数语处无多闻。

道光元年,预言端阳日西归,四月下浣出募净柴为化身用。前期七日暝坐,不食飲蒲。月初三夜,同舍僧别在潜窥之,见额光现“佛法僧宝”四字,警而拜。师曰:“无须拜。待诸菩萨下降,斯时汝当拜。矣十三日当得一大木于大安溪上,可作像。二十八年后有人修吾祀也。

其徒因泣而求教,师曰:此吾喜事,矣怨。为汝但当思,善则天堂,恶则地狱,如是而已。

初五日清晨,自至洛州埔,以柴排八卦象,高二尺许,西向。时俗人有虑,其消融不尽,致留玷者。师曰:勿妄言之,日后当为居士洗之。及午,乃豐薪合掌跌坐。俄见,有火珠大如九,飞跃旋绕其下,又有二仙鹤迴翔于彩耀中。食顷,清烟一道冲天直西而去。由是观者,万众皆罗拜。至初八日,果大雨,埔地处洗如濯然。十三日,果于大安溪得木载来者,不知何人,别在为之。延匠,师乃示梦于工人,像惟肖师之,灵验不能悉述。而其天真烂熳,疎狂不检,殆五祖所谓诸僧皆会佛法,而六祖不会佛法者与。自师脱化后,埔地隆然常存八卦之形,草之茂绿。二十八年经冬不灭,其遗迹有足徵者,后人曾有欲因其地为之创,造卒不果。

是岁冬,胡铭阁、蕉润堂诸君适至,一举而功成。然则是,塔之建,非其人莫为,非其时莫致,盖前因所感。名事固有,若或使之也。因谨述所同,以誌不朽焉。

道光卅年正月十一日广州古岡李松年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