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向军:谁人抱得珠玉归——读关双全先生《敝帚集》有感

 三驾马车1966 2019-09-18

谁人抱得珠玉归

——读关双全先生《敝帚集》有感

刘向军

曹植有言:“人人握灵蛇之珠,家家抱荆山之玉。”这当然是后人浪漫化了的诗人家言。想那灵蛇之珠何其稀罕,那荆山之玉何其珍贵,岂能人人得到?才高如曹植,当然深知其义,他在《与杨德祖书》一文中的原话正是:“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自谓”二字,下得恰切。

然而,我在语文特级教师关双全先生所著的《敝帚集》中,发现了先生所不吝呈现的关于高中语文教学的经验心得,正是满眼璀璨绚烂,俯拾皆是珠玉。

我曾时常感叹,中国基础教育改革数十年来,发表了无数的教育教学新论文,发明了无数的教育教学新名词,成就了无数的教育教学理论家,其真正的成效除了把无数的一线教师折腾得晕头转向不辨东西而外,其余几乎无一不是昙花一现,过眼云烟。因此,我更敬佩那些在一线教学中冲锋陷阵、纵横捭阖的真正的教育家。

就高中语文教学而言,真正能上出一堂堂的好课,真正能使德育、智育、美育水乳相融,真正既能让学生学得愉快又能让学生高考考出高分,真正既能让学生发奋于校园的当下又让能学生幸福于走出校园之后,这样的老师才是真正值得敬仰的教育家,他们的教育教学实践蕴藏着真正的教育智慧。



关双全老师就是这样的教育家,他的《敝帚集》中处处闪烁着教育智慧的珠玉之光。

其一,优秀的教师必须拥有学识渊博的功底。

学识渊博,功底扎实,这是一个优秀教师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教学素养。问题在于,如何有效地积累广博的学识,尤其是如何有效地积累与教学相关的广博学识,这不只是一个从教的态度问题,也是一个治学的方法问题。

关先生早年边教学边学习,边学习边教学,学以致教,学以致用。这种方向性、目的性很明确的治学方法,既可以增强读书学习的趣味性、实用性,更能大大提高读书的成效。“比如在现代文教学的同时,我便在语言上专攻师专函授教材《现代汉语》和胡裕树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关先生把他这种治学法称为“定向击破法”。这种治学方法与苏轼所说的“八面受敌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除此之外,关先生又总结出了“比较印证法”、“纵横联系法”、“广记博取法”、“统筹安排法”等有效的治学方法。


在这里,我特别要再提一下关先生所强调的“广记博取法”中的“记”。关先生要求自己“对知识力求甚解,力求记忆”,这个“记”功对一个优秀教师来说极为重要,甚至第一重要。关先生才华横溢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他张嘴就来的国学积淀,脱口而出的经典诗文。

一个学识渊博的教师就具备了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物质基础”。这样的教师不只是能在学识上赢得学生的敬仰,更能在学法上给学生有益的指导。

其二,优秀的教师必须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思考,独立思考,有个性的独立思考,有创见的独立思考,这不只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胆识,更是一种境界。

凡人云亦云、亦步亦趋、照猫画虎、照搬照卖的教师,永远成不了优秀的教师。这样的教师不只与知识有隔,不只与能力有隔,而且与真理有隔,与幸福有隔,与人生有隔。

思考的对象是什么呢?一切。“思考一切”,或者说“怀疑一切”。思考才是真正的学习,更是在学习基础上的自我充实和自我创造。


关先生在教学中是怎样思考的呢?他习惯于首先独立地钻研教材,然后再把自己的思考与相关资料作比较,从而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比如在备课时,对文章的段落层次、篇章结构、写作技巧的分析,板书的设计等,我总要求自己不参考任何资料,运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去分析、去解疑,等到经过独立思考,已经搞出一整套完整的教案后,我才拿参考资料同我的教案对照。”“我有意给自己设‘难’、设‘关’,决不轻信自己没有印证过的注释和分析(即使对教材上的注释也是这样),我极重视书,但不迷信书。”

孟子曰:“尽信书,不如无书。”读书,但不能“尽”相信书,更不能“尽”迷信书;即便书上所言确实都是真理,也必须通过自己的“印证”才去“信”之,也才能够“信”之。

正是因为善于“独立思考”,关先生在教学中做出了许多原创性的贡献:对“顾炎武”之“炎武”一名含义的探究是如此,对苏轼《石钟山记》中两个句子如何准确翻译的思考是如此,对《呆气》中那个一百九十余字的长单句语法分析的推敲是如此,对每一篇经典课文的教学设计更是如此。


在关先生所总结的9条备课经验中,每一条都离不开“独立思考”。比如“其五,备出尽可能多的具激趣性、具思考价值、具创意的问题”,又如“其七,备出不落窠臼的、使人耳目一新的最佳创意”,再如“其九,备出具有‘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且独具新意的板书设计”。正是这样,非思考无从有创见,非思考无从有新意。

要之,“独立思考”不只是一个优秀教师极为重要的习惯、能力,也是一个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的根本途径,本质上它更是一个优秀教师伟岸人格构成的要素。

其三,优秀的教师必须拥有勤于动笔的习惯。

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必须一辈子和“笔杆子”或者“键盘”打交道,即必须一辈子和语言文字打交道。动笔的习惯、能力和水准,直接决定了一个教师的思想深度、广度和高度。如果一个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工作了一辈子,到告别教坛之时,除了留下了几本连自己也不愿再多看一眼的转抄自教学参考书的教案外,再没有别的值得翻阅的文字,这样的教师必定与“优秀教师”相距甚远。

动笔既容易也艰难。素材摘引、知识积累是动笔,这个比较容易;教材分析、教学随笔、文学写作更是动笔,这个就比较困难。而更难的是一个优秀教师必须要把勤于动笔——有创意的动笔——作为贯穿一生的生活习惯。


关先生在工作最初几年就“抄资料、写札记约三四十万字,编写了各类文章五六百篇,写教学方面的学术性文章五十余篇”。这种勤于动笔的习惯在本质上是一个教师真正敬业的标志。只有勤于动笔,才能促使自己的思想从模糊走向清晰,从肤浅走向深刻,从狭隘走向广阔。

其四,优秀的教师必须拥有通晓人性的能力。

人性就是人之情、人之心理。但是,仅靠大学里所学的那一点《心理学》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任何一个教师都必须在漫长的教学过程中,随着自身年龄和阅历的增长而不断累积通晓人性的经验和知识。这是更高级的智慧,是真正关于人的智慧。

人性的一个渴求就是得到他人对自己真诚的尊重。对一个学生来说,教师能公平而真诚地对待自己,就是对学生最大的尊重和鼓励。

关先生对此总结了“负一三效应”,他说:“我们的‘关心’和‘公平对待’必须是发自内心、真情实意的,绝不能有丝毫的故作姿态,……如果我们歧视或漠然敷衍某一个同学,便会出现‘负一三效应’,他一个人对你反感,对你的教学及教学内容失去兴趣,便会影响到与他关系好的至少三个同学,三个又会影响到九个……失去兴趣的人越多,对整个班的学习兴趣和氛围影响越大,想提高整体成绩是不可能的。”正是如此,一个教师如果不懂得、不遵循人性的这一基本特点,不只是影响了教学成绩,甚至会走到“众叛亲离”的地步。

人性中另一个重要渴求就是对快乐的渴求。高中生的课堂需要有趣味,有快乐,有笑声。总是枯燥乏味、死气沉沉的课堂,不只是对知识的亵渎,也是对人性的戗害。

关先生说:“幽默生动,能使学生情绪和课堂气氛始终保持亢奋状态和轻松愉快。”有幽默感的教师,有幽默能力的教师,一定是一个深受学生喜欢的教师,也是一个有同理心、包容心的智慧教师。


关先生说:“我在教学中总是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情境等诸方面的特点,经常变换课型和教法,时时使学生感到新鲜,产生兴趣。”关先生的话揭示了一个重要的教学原理:立足人性渴求趣味的特点,自觉地创造教学的趣味。能够自觉地要求自己“经常变换课型和教法”的教师,就能够在教学中更多地考虑到眼前特定学生的特定的学习需求,也能够使自己在教学实践中日益从容应对,超越自我。

其五,优秀的教师必须拥有务实高效的教法。

务实的、高效的教学方法,这是一线教师最青睐的“干货”。这些教学方法一是靠自己在教学中摸索、反思、总结,一是靠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借鉴。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有不同的教学方法;相同的教学内容,也可以有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师,可以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同一个教师,也可以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同一时期的教学方法不尽相同,不同时期的教学方法更是不尽相同。在方向正确的前提下,方法的科学性就显得极为重要。如果一个老师从来没有方法意识,没有方法优化意识,那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教师。

比如,对学生高考语文简答题表述能力的训练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如何训练效果才更好呢?关先生总结了自己的一个好办法:“对训练中的每个简答题,我都要在黑板上落实,每次根据难易度和学生的表达力高底有目的的落实六七个人,一般而言,在黑板上检查落实简答题时,我指定的答题人总包含三个类型——一类是估计能答出准确答案者,一类是虽能答出却可能有些失误者,一类是可能失误较大者或完全答不出者。”

关于作文批改,关先生有这样的好办法:“我在作文批改上采用的方法是教师批而学生自己改。我们每个学生的作文本前两页上都抄有我们统一规定的批改符号,批作文时只标符号,批完后由学生按照批改的符号标记的要求自己改。以上是批改的第一步,或者叫第一阶段,即教师批的阶段,……这一阶段过后,即转入学生批改的阶段。”关先生所设计的18种作文批改符号简洁明确,覆盖面全,易于操作;关先生的作文批改由教师范例批改逐渐过渡到学生自主修改,程序科学。



在谈到文言文的教学方法时,关先生引用上海育才中学前校长段力佩先生的话说:“可惜而且可怕的是学生课堂上的学习时间都被我们的老师讲完了。”关先生自己在文言文教学中的方法是:“多年来我在文言文教学中始终坚持读、练为主,点拨为辅的教学法,我将传统的满堂讲解彻底改变为满堂读、练,只在必要时才稍加点拨。”


2002年4月,在山西省教改经验交流会上,关先生把自己平生的语文教学经验概括成最重要的三句话:“第一,须力求使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第二,须力求教学目标明确具体,难点重点单一。”“第三,须力求使每节课成为提高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实践课。”这三句话蕴含了极为丰富的教育教学心得,非长久用心教育者不能概括得出,非长久用心教学者难以体会得到。


读关先生的《敝帚集》,我自己发现了许多珠玉,忍不住从中捡拾上述若许。

《敝帚集》中收录了关先生写给高三毕业生备战高考的若干励志联,其中一联是:“手持灵蛇珠显英雄本色,怀抱荆山玉夺金榜鳌头。”此联是关先生赠给高三学子——他的“小友”的,我认为也是赠给关先生自己的。

我要说:谁人抱得珠玉归?还看河东关夫子!

2019.9.18,于古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