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孟至岭道长谈道家修身养生

 天地虚怀xia 2019-09-18

本文转自:清净心网站

原文刊载于《问道》2010年第四期

(采访时间:2010年8月 地点:北京白云观)

按:《问道》原标题为“修性养命,运化先天智慧”。本网站转载时,又经孟至岭道长对个别句子作了删改。)

养的奥秘与释疑

《问道》:现在人都很关注个体生命的健康,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养生,甚至有些人从老子的《道德经》里都读出了养生。他们认为,《道德经》关注个体生命的存在,探讨人的生死问题,所以,他们将养生的概念追溯至道家。

孟至岭:“《道德经》讲的是个体生命”,这个说法是极不确切的。生命,什么是生命呢?按照道家经典的说法,就是我们形体的这个生命,从刚出生时的婴儿,到最后的老死,进火化场,这个就叫生命。但这个意义上的生命,恰恰不是我们道家所要关注的最根本的东西。道家最终关注的是主宰生命的那个真我、本我,那不叫“生”,它叫“生主”。

按照现在人所理解的“养生”概念,道教的“养生”内容应包括两大部分:第一,修道部分。修道部分所占比例不大,是后天返先天、返璞归真的内容,也就是修道、得道方面的内容,如降心化性、性命双修等等,主观上不涉及身体健康方面的问题,甚至都不能将形体的生死问题放在心上。第二,健身部分。健身部分占养生内容的绝大部分,是关于形体健康长寿方面的内容,如吐纳、服气、导引、八段锦、太极拳等等,可以让人健康,让人长寿,但不是修道,所以不能由此得道。

道教讲的是“自度度人”即“自度”明了之后,方有资格“度人”。修道部分即属于“自度”的一部分。

《庄子》内篇中有一篇《养生主》,这是道家经典中唯一以“养生”命名的篇章,这大概是中国“养生”一词的最早出处。“养生主”是什么意思呢?庄子把主宰生命的真我叫生主,也就是形体生命的主人、主宰者,养的是这个“生主”,而不是“生”,后来人们才把它演化成“养生”了。

养生主,重在出世修道,舍弃世间一切,不为外物所滞,顺应自然,而后返朴归真。

老子也是这样的。我们平常养形体生命,叫养寿。你活了八十、九十岁,那叫寿。但老子所说的寿,不是这个概念。老子说:“死而不亡者寿”,这个“寿”是谁啊?就是庄子所说的那个“生主”。

老子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我有了身体,就有了生老病死,就有了荣辱、是非、名利、得失……,也就有了各种“患”;如果我没有了身体,或者彻底放下了有形的我身,我还有什么忧患呢?

《问道》:所以,老子最终关注的也不是形体,他关注的也是超越生命形体之外的那个“真我”。

孟至岭:什么叫不生不灭啊?那就叫不生不灭!形体的生命肯定是有生就有灭的,有生就有死。“真我”是固有的,不生,当然不灭。

《问道》:所以,它不仅超越了人,连天地都超越了!

孟至岭:我们的形体是父母给的,不是我们的“本来”。所以,形体不是真我,不是我们的本然之性。我们一般所说的人生,是指人一生的生命活动及荣辱贵贱等方面的事,不是老庄学说的根本。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文化,讲的是怎样舍弃人生荣辱,超脱有形之身,返回先天本来的那个“我”。

孔老夫子的从生到死的标准是仁义礼智信,再加上忠孝,实际上这是他规定的人从生到死所要遵循的一条“标准”之路。老庄规定的是人从死到生往回走的一条修道之路,是借有生有死的形体生命,来完善不生不灭的“本然之我”,而最终要放弃这个形体生命。

《问道》:一个是顺着的,一个是逆着的。道家的学说是由死返生的一个过程。

孟至岭:对!一个是返先天,一个是走人道,所走的路子是不同的,侧重点也不一样。老子说的是天地万物的自然之道,孔子说的是礼乐纲常的人道,孔子告诉我们的是人从生到死应该走的一个标准路子,但是这个路子是不是就是天地间的自然之理?肯定不是!西方人就没走这条路,人家不是照样活得挺好挺标准的嘛!

仁义礼智信,要是几百年前拿到西方去,西方人可能还会不以为然,甚至他们可能还不承认这套理论,毕竟这还是人为的东西。道家的理论是告诉人们,怎么样彻底地把人为的东西放弃,追求天然的东西。

所以,我们也不能说儒道两家,谁的层次高,谁的层次低。你要修道,你要返先天,你就走老庄之路;你要修身,你要把人做好,那就走孔子之路。

道家的养生理念

《问道》:根据您对道家文化的认识,道家关注的不是个体的生命,它关注的是更高层次、更加抽象的“本我”。所以,健身意义的养生不是道家文化最根本的内容。但是,您前面也讲过,道教讲的是自度和度人。那么,在自度的这一个层面上,道家肯定还是讲了自我生命,以及如何健身养寿的问题,这大概就是现在人所要探讨的道家养生的问题吧?

孟至岭:对!健身意义的养生不是道家最根本的内容,但它是道家文化的重要内容,并且从经典文献的“量”上而言,远远多于修道长生方面的养生内容。因为健身属于“后天”事,当然复杂;修道属于先天事,所以简单。

《问道》:那么,道家最根本的养生理念是什么?是返璞归真、长生久视吗?

孟至岭:从理论上讲,这样理解是没有问题的,但绝大多数人是傍不到边的。谁真正能返回那个璞,归到那个真,谁就能长生久视。因为返回那个璞,归到那个真,就不是一般人追求的那个有形的、有生有灭的层次了。一旦还存在有生有灭这个层次上的东西,那就不是璞,也不叫真。只有到了不生不灭了,那才叫长生久视。

《问道》:只要我们这个身体存在,那我们就是有生有灭的啊!我们就不能达到返璞归真、长生久视的状态了,是吗?

孟至岭:父母给我们的这个形体,老子把它叫“有”;而人的本然之性、本我,老子把它叫“无”。无和有结合起来,才能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如果说光是父母给的这个形体,没有先天本来的那个“无”,那这个人就只能是一块会活动的肉而已,没有任何的灵性。人本来的那个我,那是人的本然之性、纯粹的灵性,没有它,人就没有灵性。

那么,人怎样才能达到返璞归真、长生久视的境界呢?只有修道!修道的目的,就是让这个灵性独立,可以独立于这个有生有灭的肉体之上,道教经典上叫做“真灵不昧”。这时,独立的性灵要驻世行道,必然借助于有形的肉体,一旦行道任务结束,就会弃舍有形的肉体而去,这叫“羽化”。所以,修道可以使人完整,可以使人返璞归真,回到人最纯真的本性,回到元始之初,故称“真人”。

修道的最终目的,就是使人回归到原来的本我,进而使我们的生命层次得到提升。生命层次得到提升后,眼界也会跟着变得更加开阔。只有回到了本真,回到了这个本我,我们才能不出门而知天下事,通晓上下四方。所以老子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打个比方,比如说远处有个东西,如果是个瞎子,那必须走到跟前,摸着了以后才能知道这是个什么东西,并且这还要由速度而决定所需时间。如果我是睁着眼睛的,那我站在远处就可以立即看见它,不存在速度和时间问题。眼睛所看到的样子,就是它本来的样子!所以庄子说:“恶乎然?然于然。恶乎不然?不然于不然”。为什么是那样子?它本来就那样子!不需要什么理由,你看到的是个什么,它就是个什么,这就叫做“自然”,叫做“道”;眼睛的功能所比喻的,是道的境界。

当你对“本来就那样”的自然之事物有了疑惑之心而问“为什么是那样子”的时候,说明你已经对自然之道有了疑惑,这是因为你没有道的境界,而仅凭着些聪明,用心瞎猜,这时,仅管能用行动摸索出许多认识和经验,也能用心琢磨出很多理论和学问,但那已经远离了自然之道。

所以,有了道的境界,所认识的万事万物,要比瞎子以感官摸索出来的经验认识、以心智猜测研究出来的理论准确百千万倍!

《问道》:但是道需要一个物质载体,就像人需要一个形体一样,不光是人,所有的道都是通过物质形式体现出来的。

孟至岭:对!就比如说人,道生一,一就是一个整体。但是到了人身上,它就一分为二了:一个是性,一个是命。命的范畴是元精和元气。气为精之基,精为形之基,精和气虽无形,但它是人体有形生命的物质基础。元精属于先天范畴,降落为后天,即为生殖之精,可以生儿育女。这都是“命”的范畴,与有形的身体密切相关。

道家常说修性养命,养命就是养寿,可以健壮身体,是健身意义上的养生。

我们再来看,性是什么?性就好比我们的眼睛。不管你有多大的力气,你如果是个瞎子,那你这力气也是盲目的。睁开眼睛,就比喻是性,可以正确使用你的力气。性一动,又分离为神和心。这个心刚开始产生的时候,那叫无为之心,没有任何杂念。心一动,产生念头,这个念头可以做好事,也可以做坏事,完全没有灵性。

那么,我们接着看从性分出来的“神”这一部分。神刚开始产生的时候,它只是个纯粹的灵性,没有思维,叫“元神”。神一旦被心所用,就成为“识神”,叫智。心中有智,心就有了灵性。

所以,人的心、智、神(灵性),都由“真性”而生。真性,是道的范畴,性明为道,命固为寿。命是载体,是“生”;性是主人,是“生主”。所以修道最重要的是“性功”,是养“生主”。

我们总结一下,大道于人身之中,从一开始分化,分为性和命,再分为神和形,魂和魄,最后分为人的心性和身体。那么,我们修道就是要按着这个脉络逆着往回返,最后再返回到“一”。所以,道家的养生也经常讲到“性命双修”、“形神俱妙”,这样才能既能延年益寿,又能得先天大道,得大智慧。

《问道》:所以是,三反二,二反一。最后,又返回到原始的一了。

孟至岭:庄子把这个过程叫缮性。缮性就是修缮、修复有生以来被损害的残缺不全的真性。通过缮性,可以达到庄子所说的“复其初”、“致其明”,也就是复其原始真我,明其大道。

道是没有心的

《问道》:关于老子的道,您是怎么理解的?因为老子讲得很玄,大家的注释又很多。

孟至岭:要离开了具体的德、具体的事物去理解道,那是很难的。凡是修道的人都知道,想单独从道上讲道、从道上寻道,那就是给自己的修行设障碍、找魔障。

《问道》:道必须借助于一个形式才能把它表述出来。

孟至岭:是的。没有任何人可以用道来讲道。比如说这有个东西(指着采访现场的电源线和一只打火机),往这儿一搁,它是什么?你别管它有没有生命,它是最自然的,它就是道。道是自然的,没有一丁点人为的东西。你不用考虑这个东西叫什么名字,是干什么的,能发挥什么作用,只要没使用人心,这就是道。如果你拿它(电源线)当绳子用,它的作用就是捆绑或牵引;拿它(打火机)当火柴用,它的作用就是点火。这就是德。

道是没有心的,大自然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都是没有感情的。春天长养万物,不是因为大道对万物有情;秋天萧杀万物,不是因为大道对万物有恨,这都是道。《阴符经》说:“天生天杀,道之理也”,就是这意思。所以,我们不应该用人心去衡量道应该生万物,还是应该灭万物。这其中没有对和错,都是自然之理。人一旦通达了这自然之理,就是有道。

《问道》:让人想起了老子的一句话,“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孟至岭:“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圣人,他怎么能以百姓为刍狗呢?因为圣人通达天地自然之理,法天地自然之道。圣人的做法,他不是用心,他是因循天地之道。天地之道是什么?是“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也以万物为刍狗,这个万物当中,自然包含着人,所以是“以百姓为刍狗”。

《问道》:不用情,就不会被束缚?

孟至岭:你一用情,就有亲有疏、产生无明的分别了。

《问道》:有妄心了!

孟至岭:老子把人分为上士、中士和下士,上士就是不用心的。儒家讲的仁义礼智信,开始就有了仁慈之心。这就是儒道的区别。所以,老子提出了“上”、“上善”的概念。老子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真正有德的人,是不会搞什么形式的,更不矜夸自己有德,如太阳光和水,利于万物,但自己不知有德,万物也不以为德,因为这是自然之德。老子把这种自然之德称之为“上德”,修道者养德,养的就是这上德。所以,“上德“面前,“仁义”必是乖张造作。老子又说:“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下德之人,只执著于自己的所谓功德,死死守住形式,用心做好事、做善事、做功德,其结果,这善、这德是附加了很多念头的。所以,“下德”面前,“仁义”当然就是崇高的了。

我们大众的观念,只要做好事,做善事,大家都能认可他是有德之人,其实不然。由于我们的智慧、认识等方面的局限性,很多时候我们只能看到事物的一个侧面而看不到另一面,更看不到事物内在的本质。所以大家认可的德,未必是真正的德。这些德,这些善,都是刻意用心做成的,远离了真正的自然之德。所以老子称之为下德,是执著的德,修道之人是不可取的。所以我们所做的事,主观上自以为有德,自认为是行善,但却不知道客观上这“德”、这“善”的背后隐藏着多少负面的东西,甚至隐藏着多少更大的恶,这就叫良因未必成善果。更不用说那些主观上就以名利为功德、妄用心机的所谓“善德”了。

养寿和修性

《问道》:您刚才说到,大道是自然的,是没有任何人为因素存在的。那么,真正能得道的上德之人,他们在做好事的时候,应该就是一种无意识、很自然的状态。他们应该不是为了做好事而去做好事的吧?

孟至岭:如果做好事还有其他功利性、目的性,那么这个人肯定不是上德之人。比如说救人,当你面前一个小孩子要落水了,你赶紧把他抓住,救了他。这其间,你没有想过这是谁家的孩子,没想过你这是行善,也不会想到救这个孩子会给你带来什么影响,你的所有行动,完全是自然而发,那是你的最纯真的心,这叫“初心”。

如果你施救之前想到这是做好事、是行善,会受到表扬和感谢,或者说你还想到了这是不是领导的孩子等等,那这就不是初心,而是第二心、第三心了。等你产生了许多心之后再去救人,已经来不及了。即使你能做成这个好事,已经沦为下德了。因为这个时候,你已经不是纯真天然的初心了。你已经有了带着各种杂念的意识了,你有目的了。

其实,我们做任何事,都应该依照本能去做。自然的,都是合乎道的。合乎道的,都是简单的。“天然简单,人事复杂”,就是这道理。

《问道》:听了您对老子上德和下德的解释,我想大部分人,也大概是很想达到上德的那个境界。谁都不希望自己的好心做了坏事吧!可是,现实生活中,往往事与愿违,这其中可能有我们自身修养还不够的原因,也有现代人身处名利场而难以自持的无奈。请您给我们指点一二。

孟至岭:我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修道或修身。当一个人对自己的信仰、人生的追求、现实生活,都存有疑惑的时候,就应该去探索真理,用自心的智慧解开心中的迷惑,使自己变得更加智慧和清明。修道,它不仅可以修养我们的身体,更重要的是可以修养我们的心性,使我们的心灵更加清澈,了解生命的真谛和先天的智慧。

当然,修道是要下工夫的,不是一般人能达到的。要将世俗的名利荣辱富贵全部舍弃,最后达到至真至善的境界。在自身达到善的境界之后,就该教化世人了。而教化世人追求的仍是至善。所谓至善,不仅仅有利于自身,还要是有利于天地,有利于万物,有利于众生和万灵,没有任何附加条件,也没有任何其他杂念,这才是至善。

真正的大德至真至善,自己朝着善的方向,也引导众生朝着这个方向。这是道教最根本的精神。这种精神后来演化为普通老百姓的口语,如:去伪存真、抑恶扬善、弃恶从善等。

这就是道教的自度度人。先度好自己,才能有资格去度别人。一个凡夫俗子,还能去度谁?

《问道》:我们最后再回到养生这个话题,因为大部分人目前还都只能处在养身的阶段,所以大家都比较关心自己的身体。

孟至岭:道教关于养身健体、祛病延年方面的内容很多,如导引、服气、吐纳、太极等等,这些都是养身健体益寿的上乘法门;打坐炼气,更是固命养寿的最根本的功夫,叫命功。但这些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修道。性明为道,命固为寿。不修道,性就不会明。祖师曰:“只修命,不修性,此是修行第一病”。所以,很多人打坐一辈子,一次可以坐很多天不起来,功夫练得很好了,身体很好,年寿也很高,但还是不明性、不明道。

所以,养寿和修道是两回事。但是我们还是要强调一下,我们现在人所说的养寿,是养生、养形体、使人长寿的“寿”,不是老子所说的“死而不亡”的那个“寿”。实际上,老子所说的寿,是道的范畴;咱们现在所说的寿,是形体生命的范畴。

现在所谓养生和研究道学的人们,很多都停留在修养生命、健康长寿的层面。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还在关注修道的内容。

正本清源,老庄的终极思想是修道,而不是修生命,不是修形体。修道的内容和养形体的内容,完全是两码事,只是,在道学的发展和释义过程中,这二者被后来的人全部归纳统一叫做“养生”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