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宫旧藏鉴赏!故宫博物院珍品陶瓷(第20期)

 RK588 2019-09-18
定期更新各大博物馆高清馆藏,展览陶瓷数据,潜心打造在线馆藏陶瓷数据库,方便随时查阅。


清紫砂绶馥款龙首三足壶  

紫砂绶馥款龙首三足壶,清,高9.6cm,口径8cm,足径6.8cm。

    壶唇口,圆腹,龙首流,伏螭鋬,圆底,三乳钉形足。圆盖,卧虎钮。盖边刻云头纹一周,腹中部黑泥上印云雷纹一周。盖里钤“绶馥”长方印。壶外底凸印一龙纹印章,四周回纹边饰。

   壶身之造型仿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的流行式样,将平面线刻与浅浮雕相结合,流、鋬、钮凸饰的动物与腹部云雷纹饰相呼应,古朴典雅。

    盖里所钤“绶馥”印应为陈绶馥之印。陈绶馥为清乾隆、嘉庆时期宜兴的紫砂名家,工造茗壶,制作精工。

清宜兴窑紫砂椭圆花盆   

宜兴窑紫砂椭圆花盆,清初,高13.5cm,口径51.5×35.5cm,底径45.5×27.5cm。  花盆呈椭圆形,唇口,扁圆腹,底中部有一圆孔,下承四个半月形足。紫红色砂泥,泥色纯正。  紫砂花盆于明代晚期开始出现, 2006年在浙江金坛明代废弃的枯井中出土一批明晚期的紫砂器,其中就有一件晚明时期的紫砂花盆。清代前期紫砂花盆进入宫廷。

清广窑荷叶式洗   

广窑荷叶式洗,清,高4cm,口径10.4cm。  洗作荷叶舒卷式,卷沿深腹,造型别致。其胎体厚实,器身施天青釉,釉色莹润,通体开片,且纹片大小不一,纹理自然,体现了文房用具的清新雅致,别具情趣。

清宜兴窑项圣思款紫砂梅花诗句杯   

宜兴窑项圣思款紫砂梅花诗句杯,清初,高3.8cm,口径6.5cm。  杯花瓣口,以梅根为柄,梅枝干为托。紫红色砂泥。外口沿刻写行书 “远声霜后树”,字体刚劲古拙。  该杯以梅为型,构思巧妙,借梅之寓意表现文人的品质。  项圣思,清代著名紫砂艺匠,擅长制作桃实杯、梅花杯等玲珑精巧的文玩用品,技艺独绝,后世仿品极多。

清紫砂僧帽壶  

紫砂僧帽壶,清,高12.2cm,口径6.3cm,底径7.8cm。

    此壶造型为僧帽式,腹部方中见圆,颈内收,盖、颈、底均呈六方形。盖隐于帽沿墙内,宝珠形钮。壶流置于腹与颈相连处,与口平齐。柄扁平弯曲,作如意状。紫红色砂泥,显得优雅静穆。

    此紫砂僧帽壶是借鉴瓷器造型而来,较清代早期瓷质僧帽壶略为丰满,应为嘉靖、道光以后的制品。

清宜兴窑紫砂茶壶   

宜兴窑紫砂茶壶,清,通高8.5cm,口径5.4cm,足径6.2cm。  壶圆口,鼓腹,圈足,短直流。浅紫色的泥料中含有黄色颗粒,壶身光素,但各种细节一丝不苟,于细小处见精湛。  清代茗壶自康熙、雍正朝起,不再以实用为主要功能,而是逐渐倾向于艺术性和观赏性。

清德化窑白釉兽耳炉   

德化窑白釉兽耳炉,清,高7cm,口径13cm,足径10.5cm。  炉撇口,束颈,鼓腹,圈足。肩部对称置狮形耳。内涩胎无釉,外施白釉。  这件瓷器釉面莹亮,乳白如凝脂,是德化窑常烧的供器类器物里的香炉一类。

清德化窑白釉兽耳瓶   

德化窑白釉兽耳瓶,清,高33.5cm,口径8.1cm,足径8.9cm。  瓶身呈筒状,撇口,束颈,细长腹,圈足。腹部两侧置兽耳。通体施白釉。  瓶的釉色莹润,乳白如凝脂,因而人们常称德化窑白釉为“猪油白”。

清宜兴窑石楳款紫砂胎镶玉槟榔木壶   

宜兴窑石楳款紫砂胎镶玉槟榔木壶,清道光,高9cm,口径6.5cm,底径12cm。  壶垂腹,环柄,短流,平底。平盖,圆钮。紫砂内胎,盖面、外腹、柄皆镶槟榔木,上刻几何纹饰。盖沿、口沿及底包一层银灰色锡皮。流、钮镶玉。口沿锡皮上有铭文:“诗瓢酒瓢,不负不挂,花前月前,亦梦亦话。” 外底中心钤篆书“石某摹古”四字印章款。“某”字通“楳”。  在同一件壶上使用玉、槟榔木、锡皮三种材料装饰,工艺复杂,费工费时。  石楳即朱坚,字石楳,清中后期制壶名家。擅长金石书画,精于鉴赏,所作“砂胎色壶”将紫砂与锡、玉、木等材质相结合制壶,为紫砂工艺另辟蹊径,受到人们的喜爱。

清宜兴窑惠梦臣款紫砂菊瓣壶   

宜兴窑惠梦臣款紫砂菊瓣壶,清初,高4.7cm,口径3.5cm,足径3.8cm。  壶体为八道凹筋菊花式,花口,圆腹,直流,环柄,盖以卧狮为钮,狮前爪压绣球,狮尾兽毛清晰可见,雕工极细。壶盖内钤行书“水平”二字,壶底钤长方篆书“荆溪惠孟臣制”六字印章款。此壶胎薄体轻,砂质极细,小巧玲珑。

清德化窑白釉葫芦式壶   

德化窑白釉葫芦式壶,清,高12cm,口径3.5cm,足径5.5cm。  壶体呈葫芦式,单孔弯流,曲柄,附平顶圆盖,盖顶置宝珠形纽。内外施白釉,光素无纹饰。  清代的德化窑白瓷的产量比明代多有扩大,在器物上也改变了明代以前以佛前供器和瓷雕为主的局面,这件白釉葫芦式壶就是普通的日用器皿。

清德化窑白釉暗刻牡丹纹盘   

德化窑白釉暗刻牡丹纹盘,清,高3.8cm,口径22cm,足径14cm。  盘撇口,浅腹,圈足。胎体厚重。通体施白釉。盘心刻牡丹花纹。  刻花是用竹、骨、铁制的平口或斜口刀具在已干或半干的坯体上刻出花纹,其特点是刀锋明显,图案线条较划花深而宽,花纹有层次。这件瓷器上的牡丹花纹,刻划技法娴熟,图案清晰。

清德化窑白釉暗花胆式瓶   

德化窑白釉暗花胆式瓶,清,高33.7cm,口径6cm,足径9cm。  瓶呈悬胆式。小口,细长颈,鼓腹,圈足。圈足内无釉。无款识。通体施白釉,釉面莹亮。腹部暗刻花纹,刀法自然流畅。  清代德化窑白瓷与明代相比有一个显著的差别,就是它的白釉不像明代那样在釉中微微闪红而呈“猪油白”色,清代德化白瓷色泽是釉层微微闪青,因此与明代相比,缺少了温润的感觉,这是胎、釉中含氧化铁增加的结果。

清宜兴窑紫砂树根式梅花花盆   

宜兴窑紫砂树根式梅花花盆,清,高13.7cm,口径35.8×29.5cm,足径31.5×26cm。  花盆树桩式,外壁凸雕梅枝。紫红色砂泥,细腻光润。  宜兴紫砂泥质的可塑性很强,早在清代初期,工匠们就开始仿照自然界的树根制作花盆,这种做法在乾隆朝以后十分流行。  此花盆胎体较薄,体型较大,造型自然,以梅枝作装饰更添情趣,是宫中用于栽种中型盆景的用器。

清宜兴窑紫砂花口花盆   

宜兴窑紫砂花口花盆,清,高37.5cm,口径57.5cm,底径34cm。  盆花口,颈、腹、圈足随形,凸凹有致,如同花瓣。颈部外撇呈喇叭状。底中心有一出水孔。深栗色砂泥,泥质细腻,包浆光润。  此盆造型硕大,丝毫没有歪塌变形,十分难得。

清宜兴窑邵亮生款紫砂圆壶   

宜兴窑邵亮生款紫砂圆壶,清,高6.7cm,口径8.2cm,足径8.2cm。  壶扁圆形,大口出唇边,短直流,圆柄,圈足。盖微鼓,圆钮。底刻篆书“邵亮生制”阳文印章款。栗色砂泥,上有黄砂点,砂质极细。造型小巧,做工精致。  宜兴邵氏家族为当地制壶望族,从清初到晚清民国,前后有十几位壶艺家问世。邵亮生生卒年不详,从此壶的制作工艺手法上看,制作年代约为嘉庆时期。

清宜兴窑紫砂泥绘花卉方花盆   

宜兴窑紫砂泥绘花卉方花盆,清,高29.2cm,口径22×22cm ,足径16.5×16.5cm。  花盆四方形,深腹,下承四折角条形足。栗褐色掺黄色粗砂泥。花盆外壁四面均有泥绘花卉装饰,优雅美观。  此花盆是宫中栽培兰花的常见盆式之一,由于要考虑其必须具备良好的透气性,所以砂泥的颗粒通常要比茗壶的砂泥粗糙许多,也因此而具有素朴自然的美感。

清德化窑白釉达摩立像   

德化窑白釉达摩立像,清,高25cm。  达摩头戴巾帽,虬髯卷曲,面侧向右,拱抱双手。袈裟下部外侈,似被风吹动而翘起。下著裙,左足呈露于外,足下为汪洋大海。达摩明眸深邃,凝视远方。  德化窑佛教人物瓷塑吸收了魏晋南北朝以来佛教造像的优秀传统,表现出超凡绝俗之轩昂气宇、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聪明睿智,令人仰之弥高。同时,又根据各种神祗的不同特性大胆创新,兼顾了平民百姓的审美取向,和蔼可亲却无媚俗之态,融神之品相、人之魅力于一体,令人凛然起敬却不生畏惧。  德化窑之所以生产出优秀的瓷塑作品,与其使用的瓷土及烧制技术密切相关。  首先,德化窑瓷土中氧化硅含量较高,其在高温作用下常常呈出玻璃的光泽,胎体细密,透光度好。其次,从釉色上看,一般窑址的胎釉由于氧化铁的含量较高,所以白瓷或泛黄,或泛青。德化窑使用的胎釉氧化铁含量低,氧化钾含量高,烧造时采用中性气氛,克服了白瓷纯净度不够的缺憾,其釉色更加纯净,光照之下,尤为明亮。再次,瓷塑家充分掌握了瓷土烧制过程中的收缩度,利用这种收缩度使作品的立体质感更加突出。  此达摩立像色泽单纯晶莹,雕塑的艺术美与材料的质地美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以纯白为基调,摒弃彩饰,更强化了达摩不同凡响的精神境界。此件立像在有清一代众多的瓷塑精品中独具风韵。

清顺治茄皮紫釉暗花云龙纹盘   

茄皮紫釉暗花云龙纹盘,清顺治,高4.3cm,口径24.6cm,足径15.8cm。清宫旧藏。  盘内外均施深茄皮紫釉,釉下均暗划云龙纹,外壁近足处暗划莲瓣纹。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清顺治年制”六字双行款,外围青花双线圈。在传世品中尚见有顺治黄釉盘,其造型、纹饰及款识与此盘基本相同。

清顺治青花洞石楸叶诗句盘   

青花洞石楸叶诗句盘,清顺治,高4.6cm,口径21.4cm,足径8.9cm。  盘口沿涂酱色釉。盘内一侧绘怪石,另一侧绘楸叶,楸叶上题有诗句:“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外底署青花篆体“玉堂佳器”四字两行款。所题诗句系唐代诗人李白《送友人》中的两句。原诗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清顺治青花五彩雉鸡牡丹纹尊   

青花五彩雉鸡牡丹纹尊,清顺治,高35.3cm,口径12.5cm,底径12cm。  尊唇口外撇,短颈,溜肩,筒形腹,平底内凹。通体青花五彩装饰。颈部绘山石花卉纹。腹部绘雉(音zhì)鸡牡丹纹,画面中一轮红日挂在天边,岩石上立一长尾雉鸡,周围盛开朵朵牡丹、玉兰,花繁叶茂,几只蜜蜂在花丛中飞舞。外底素胎无釉。无款识。  此瓶造型古朴厚重,施彩丰富,具有中国传统花鸟画的特色。此种瓶式是清顺治、康熙时最为流行的器形。

清顺治青花云龙纹炉   

青花云龙纹炉,清顺治,高19cm,口径21cm,底径12cm。  炉盘口,短颈,敛腹,平底,因残缺无耳无足。口沿施酱釉,外口下绘几何纹,颈饰菊花宝珠纹,腹饰二龙戏珠,隙地青花书“山东东昌府临清州席厂街,三义庙供奉炉、瓶一案。顺治十一年四月初三日,信士董世瑜奉。”  此炉造型、纹饰均为清初青花炉的典型式样,且书有具体的供奉地点、年代,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清顺治五彩朵兰怪石纹筒式瓶   

五彩朵兰怪石纹筒式瓶,清顺治,高20.7cm,口径5.1cm,底径5.9cm。  瓶撇口,束径,筒形腹,平底略内凹。口沿涂酱色釉。内外施白釉,外底涩胎无釉。外壁五彩装饰,以纯釉上五彩描绘洞石和折枝花卉,图案呈散点式布局,均以褐彩勾线,折枝花卉均以红彩描绘花心和花茎,以绿彩描绘花瓣,洞石则施以蛋黄、草绿、淡紫等彩。肩部空白处题红彩篆体“百花斋”竖行款。“百花斋”是清代顺治瓷器上特有的堂名款。

清顺治黄釉暗云龙莲瓣盘   

黄釉暗云龙莲瓣盘,清顺治,高4.4cm,口径24.8cm,足径5.8cm。  盘撇口,弧壁,圈足,足微撇。通体饰黄釉,色调较深。盘心暗刻正面云龙纹,内壁刻双龙赶珠纹,隙地暗刻朵云纹。外壁近足处黄釉下以青花绘莲瓣纹一周,纹饰细腻。底白釉,青花双圈内有“大清顺治年制” 6字楷书款。  顺治时期官窑瓷器很少,署有官窑款的制品更是罕见,我院收藏中只有茄皮紫釉和蓝釉盘,此盘弥补了我院顺治朝黄釉官窑款瓷器空白。

清顺治五彩牡丹玉兰纹花觚   

五彩牡丹玉兰纹花觚,清顺治,高38.7cm,口径18cm,底径12.3cm。  觚(gū 音孤)撇口,直腹,中间略凸,胫(jìng 音敬)部外撇,平底。通体白釉闪青,口沿施酱釉。器身以青花五彩装饰。画面分三层,上部绘月影洞石花卉,牡丹、玉兰等众多花卉簇拥在洞石周围,竞相开放,五彩斑斓。腰部绘两组饱满的石榴纹。胫部绘垂枝海棠。外底涩胎。无款识。  顺治五彩瓷器造型基本保留了晚明时期古拙的风格,多以色调对比强烈的红、绿彩描绘粗犷的纹饰。此觚胎体致密,釉面光亮,釉色白中闪青,构图疏朗,以釉下青花来描绘洞石,青花色泽蓝中闪灰。花卉则以釉上黄、绿、红等彩描绘,各色彩料均鲜艳明亮,给人以清晰雅致之美感。

清顺治青花“加官进爵”图盘   

青花“加官进爵”图盘,清顺治,高7cm,口径33.7cm,足径17.5cm。  盘敞口,弧壁,坦底,圈足。口沿施酱釉,白釉闪青。盘内青花绘加官图。庭院内花树草坪,洞石盆景,景色宜人。一官人立于华盖之下,身后有一侍者,手举华盖。官人面前,差人敬献官帽,画面有“升官进爵”的吉祥寓意。图案空白处署青花楷书“戊戌冬月赠子墉贤契 鲁溪王锳制”纪年款。外壁及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篆书“玉堂佳器” 双行四字款,外围青花双线圈。  戊戌年为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当时王锳任江西饶州守道,此盘应是其定制的送给友人的礼品。此盘画工精细,人物形象生动,时代风格鲜明,为顺治时期瓷器断代的标准器之一。

清康熙仿定窑白釉三牺尊   

仿定窑白釉三牺尊,清康熙,高14.2cm,口径4cm,足径5cm。故宫博物院藏。  尊盘口,细长颈,颈部塑贴三羊首耳,圆腹,高圈足外撇。通体施仿宋代定窑白釉,釉面光洁莹亮,且有细密的开片纹。

清顺治青花花鸟纹盖罐   

青花花鸟纹盖罐,高47cm,口径20.6cm,足径20.4cm。  罐直口,短颈,丰肩,圆腹,腹下渐收,砂底。伞形盖。罐通体以青花装饰,盖面绘牡丹、竹、菊图案,颈部饰倒垂的变体莲纹,颈肩交接处平行细线两周。器身一面绘一只长尾雉鸡独立于山石之上,仰首翘尾,似高声鸣叫;雉鸡上方盛开着两朵饱满的双犄牡丹花。罐的另一面绘有竹雀纹。  此罐胎体洁白,造型敦厚端庄,釉面光润,白中微微泛青。纹饰生动活泼,充满生机。青花蓝中泛灰,有水墨画之效果。由于顺治朝青花器传世品较少,因此,这件花鸟盖罐显得分外珍贵,是研究顺治朝瓷器的重要实物资料。

清顺治五彩缠枝牡丹纹尊   

五彩缠枝牡丹纹尊,高58cm,口径19.5cm,底径18cm。  尊撇口,短颈,丰肩,腹垂直下削,胫部至底外撇,平底无釉。通体白釉,外壁五彩装饰。颈部绘青花、绿彩枝叶,配红彩牡丹。肩部绘青花锦纹一周。器身以绿彩绘枝干,间杂青花为叶,红、黄、绿、紫色牡丹遍布器身,茎蔓缠绕,花叶连绵,繁而不乱,色彩丰富艳丽。  顺治五彩器基本保留晚明时期古拙的风格,多以色调对比强烈的红、绿彩绘制粗犷的纹饰。此尊胎体厚重洁白,造型敦厚端庄,釉面光润,白中闪青,所绘牡丹有“双犄牡丹”之称。色彩红、绿、紫色相互映衬,鲜艳明亮,青花浓厚而呈黑蓝色,具有顺治时期五彩器的典型特征。

清康熙仿定窑白釉划花缠枝花纹玉壶春瓶   

仿定窑白釉划花缠枝花纹玉壶春瓶,清康熙,高14.2cm,口径4cm,足径5cm。故宫博物院藏。  瓶盘口,长颈,垂腹,圈足。通体施白釉,釉面有细密的开片纹,口呈黑灰色,俗称“青灰口”,为仿宋代定窑瓷器所镶铜釦。釉下划花装饰缠枝花卉,纹饰排列疏密有序,纹饰线条清晰流畅。  康熙时期仿定窑瓷器主要见有两类:一类在造型、釉色、纹饰等特征上极力摹古;另一类则主要模仿定窑白瓷的釉色,造型与纹饰则多为本朝流行式样。  此瓶胎体较轻,釉面匀净,釉色白中闪黄,刻花纹饰工整细腻。但釉面太过于光亮,缺乏宋代定窑白瓷釉面柔和滋润的韵味。

清康熙仿定窑白釉划花龙凤纹胆式瓶   

仿定窑白釉划花龙凤纹胆式瓶,清康熙,高18.1cm,口径3.5cm,底径6.3cm。故宫博物院藏。  瓶盘口,细长颈,颈部凸饰二道弦纹,垂腹,近足处外撇,平底,底足涩胎无釉。通体白釉划花装饰,颈部自上而下刻划蕉叶纹、卷草纹和缠枝花纹。腹部刻划龙凤纹,纹饰简洁洗练。  此瓶胎轻釉薄,釉色光亮润泽,划花纹饰浅淡欠清晰,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版权声明:本文为递美在线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