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 岁月有痕…… 令人惊叹的包头故事; 让人惊艳的包头成就; 催人奋进的包头姿态; 让不可能成为可能…… 包头, 披上了一件件盛世华衣; 树立起一个个历史坐标; 定格在一次次精彩瞬间。 历史不会忘记, 人民不会忘记。 从1949走来, 包头, 每一次奋进都描绘着壮丽的轨迹, 每一步跨越都标注着崭新的刻度。 2019, 历史掀开新篇章, 这里是包头。 现在,请跟我们一起 通过一组组厚重的数字 重温70年来 包头 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发生的历史性巨变 看今日之包头,有多令人骄傲! 双翼神马 腾飞之城 中国社会科学院2017年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5》显示,包头市在2016年度中国289个城市中综合经济竞争力居第76位,是全区排名最靠前城市。 全市财政收入从1950年的147万元,跃升至1978年的1.6亿元,到2016年已增至271.2亿元; 人均GDP由1952年的190元提升至1978年的594元,到2016年攀升至136021元; 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分别较1952年增长1628倍和2426倍;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1952年的71.4:13.3:15.3调整优化为2018年的3.1:41.1:55.8; 2018年,稀土产业产值增长20%,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22.5%,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近2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30%,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达到55%以上。 铿锵前行 硬核之城 第一代建设者白手起家,把戈壁荒滩建成草原钢城,新中国的第一辆主战坦克、第一门高炮、第一颗原子弹的燃料在这里诞生。 70年来,平地起家建包钢,包头从水旱码头蜕变为胸襟博大的移民之城。“草原钢城”让“包钢制造”走向世界,成为世界装备水平最高、能力最大的高速轨生产基地和世界最大的稀土工业基地。 ![]() 如今,中国已建成的高速铁路有1/3的钢轨产自包头,包头生产的各类钢铁产品,出口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 绿染锦绣 生态之城 从狂沙席卷的戈壁大漠,到世界上最大的城中草原;从只有63棵行道树的水旱码头,到半城楼房半城树的宜居城市;从春风不度的塞北边陲,到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包头披上了一件件盛世华衣。 20世纪50年代初仅有43盏路灯,没有一个公园; 1978年拥有3463盏路灯,4个公园; 2016年末拥有公园35个; 如今,全市城镇化率达到84%,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4.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4.94平方米,1万平方米以上公园广场达到71个,三百米见绿、五百米见园; 森林覆盖率达到17.8%,草原植被盖度达到35.8%,湿地面积达到140万亩,城市绿化覆盖面积达到9394.84公顷; 2018年空气质量平均达标天数比例达到80.7%,提高3.4个百分点,包头的天更蓝了、地更绿了、水更清了。 群英萃集 创新之城 ![]() 一次次的实践证明,没有创新,就不会成就今日的包头;没有创新,包头的未来就会暗淡无光。 我市深入实施“草原英才”、“鹿城英才”工程和“大学生集聚计划”,引进培养了一批善于凝聚力量、统筹协调的科技领军人才,及善于开拓创新的企业家和高技能人才; 如今包头聚集了自治区40%的专业技术人才、60%的工程技术人员; 拥有市级以上各类研发机构266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59家、创新型企业124家、国家和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33个、院士工作站46家; 万人有效发明专利达到4.6件,创立“中国稀土钢系列产品标准”等8项首创标准,科技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居自治区首位。 民之所向 幸福之城 包头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全力保障改善民生,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到80%。 近三年各级投入财政扶贫资金9.84亿元,1.9万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由4.89%下降到0.19%,固阳县脱贫摘帽; 棚户区改造完成3744万平方米、受益居民101.9万人,12.4万北梁居民实现“宜居梦”; 2018年,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47407元和17435元,居我国西部城市第1位和第6位; 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从建国初期的3.4平方米提高到2018年的39平方米; 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技术人员数量分别是1950年的637倍、1031倍、126倍; 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2%,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贫困学生资助政策实现全覆盖,2019年普通高考一本率、本科率、平均分三项核心指标稳居全区首位; 2018年末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9169公里,是1950年的42.8倍,行政村油路通畅率达到100%; ![]() 新建改造城市道路198条,打通断头路80条,建成百里公交专线和城市绿道,创建景观示范街126条,新建改造地下管网50公里,建成地下综合管廊39.4公里,入选全国首批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 农牧业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水平不断提升,农牧区危房全部清零,安全饮水、卫生室全面达标,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讲信修睦 文明之城 ![]() 1997年,包头吹响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号角。2005年,包头从116个参选城市中脱颖而出,获得“首批全国文明城市(区)”荣誉称号。12年过去,包头四次通过复审,于2017年成为全国连续五届保持文明城市称号仅有的2个地级市之一。 坚守孝道唤醒植物人养母的全国道德模范朱清章; 几十年如一日扎根基层的最美乡村检察官张章宝; 8岁挑起家庭大梁,照顾尿毒症母亲的赵文龙; 在黄河岸边,十几年如一日救人无数的“黄河义士”王金清…… 这些年里,先后培育出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6人、自治区道德模范37人、市级道德模范249人,中国好人27人、内蒙古好人64人、包头好人351人,全国最美孝心少年2人、全国特别关注孝心少年3人,张瑞芬家庭被评为全国文明家庭,陈文学等8户家庭被评为全区文明家庭。 目前,包头共有注册志愿者38.3万名,各类志愿服务队伍1500多支。 包头实施多部门联合信用惩戒机制和“红黑榜”发布制度,2016年首批选树百年老店26户,打造一批诚信示范街、店、市场,厚植恪守信义的价值理念。 70年, 造就了一个令世人赞叹的包头! 无论是过去的还是现在的包头, 在我们的心中都是最好的包头! 包头人顶起来! ![]() (编辑:贾星慧,林一凡;审校:张桂莲) 转载联系授权,注明来源:包头日报微信平台(BaotouDail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