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彤云治疗黄褐斑的经验

 杏林博览 2019-09-19

黄褐斑是一种发生于面部的色素沉着斑,无自觉症状,好发于中青年女性。中医称为“黧黑斑”、“肝斑”、“蝴蝶斑”等,现代医学研究该病病因尚未完全明确,本次课程,刘老师分享陈老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经验,强调“治斑不离血”。


国家级名老中医陈彤云根据中医五色归五脏的脏象理论,脾主黄,肾主黑,肝主青,认为黄褐斑的发生与肝、脾、肾三脏的关系密切。

肝藏血,主疏泄条达,若肝郁不舒,则气血郁结;

脾统血,主运化升清,乃后天之本,若脾虚失摄,则血不循常道而下溢亡失,若脾失健运,则水谷精微不能上输,气血生化乏源。

肾为先天之本,精、血、津之源,若肾阴不足,则虚火上炎,肝失肾水滋养而肝失条达;若肾阳不足则阴寒内盛,气血不得温煦而滞涩不畅,脾失温煦水谷不得气化而生化乏源。

因此肝、脾、肾三脏的功能失常,均会导致气血悖逆、气血瘀滞,或气虚血亏、运行滞涩的病理表现。

病机:气血瘀滞、运行滞涩不能上荣于面,颜面失于荣养。

临床分型:

面部中央型:多见,前额、颊、上唇、鼻和下颏部。

面颊型:双侧颊部和鼻部。

下颌型:下颌,少发生于颈部菱形区。

一、辨证论治

1、肝郁气滞

面部色斑,呈黄褐色或褐青色,多发生与两颧、双颊和前额部。伴随情志变化,月经先后不定期,经前期乳房胀痛,舌质暗红或边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或弦细。

治法:疏肝解郁,活血调经。

方药:逍遥散或丹栀逍遥散,常用药物有:柴胡,白芍,僵蚕、郁金、桃仁、红花、白术、茯苓、甘草,薄荷等。

2、脾失健运

双颊、上唇见淡黄斑色,斑色较浅淡,边界不清,范围多广泛。同时伴见面色萎黄不华,头晕、心悸,倦怠乏力,失眠,纳谷不香,可见月经后期、量少、色淡,有血块或闭经,大便溏软,舌淡嫩,有齿痕,苔薄白,脉滑缓或细。

治法:健脾益气,养血调经。

方药:归脾汤加减,常用药物有:黄芩、党参、白术、茯苓、当归、川芎、熟地、白芍、泽兰、红花、白附子、细辛、僵蚕等。

3、脾失统摄

呈淡褐色或地图状黄褐色斑,边界不清。伴见面色苍白,头晕,倦怠乏力,月经先期,量多,色暗、有血块,白带增多,舌质淡胖,有齿痕,脉滑缓或细弱。

治法:补中益气,摄血调经。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常用药物有:人参、白术、茯苓、升麻、黄芪、当归、陈皮、生谷稻芽、大枣、郁金等。

4、肾阴虚

两颧、前额见黑褐色斑,形态不规则,轮廓清晰。伴见腰膝酸软,月经量少,可见口干喜饮,失眠多梦,心烦,大便干燥,舌红,少苔或有裂纹,脉沉细。

治法:补肾养血,填精益髓

方药:归肾丸或六味地黄丸加减,常用药物有:菟丝子、杜仲、山萸肉、熟地、女贞子、旱莲草、黄精、茯苓、当归、川芎等。

5、肾阳虚

黑褐或灰暗色斑,斑色密实,范围较大,边界清晰。伴见畏寒肢冷,手足不温,夜尿频,腰膝酸痛,带下清稀,舌质淡暗,脉沉或沉尺。

治法:温肾助阳,活血化瘀消斑。

方药:金匮肾气丸加减,常用药物有:熟地、山药、山萸肉、菟丝子、益智仁、白术、茯苓、枸杞子、仙茅、仙灵脾等。

外治法:

常用药味有:人参、当归、茯苓、珍珠粉、丹参、坤草、黄芪等

七白散:

白薇、白术、白芷、

白附子、白牵牛、白芍药、白僵蚕


收听完整版课程,请下载明医APP,收听明医微课丨刘清:陈彤云治疗黄褐斑经验



· 版权声明:本文音频摘自“北京赵炳南中医皮科流派”公众号。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