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细说汉字:之乎者也——说“之”

 杏坛归客 2019-09-19

之乎者也——说“

朱英贵

“之乎者也”这四个字都是最常用的文言虚词,人们常用“之乎者也”这个成语来讽刺一些人说话喜欢咬文嚼字,或者用来形容一些半文不白的话或文章。而为首的“之”字就更为常用,仅含有“之”字的成语就有1300余条,本文就来谈谈“之”这个汉语文言魁首的构字理据及其字义流变。

一、“之”字的字形解读及造字本义

学界对“之”字字形来源的认识是有分歧的,这是因为有两个构字理据有本质不同的甲骨文形体,都被解读为“之”字的初文,让我们先来看看“之”字的第一种甲骨文字形(参见下图):

 “之”字的甲骨文A种字形

许慎的《说文》对“之”字的解说颇符合上图中“之”字的甲骨文字形的构字理据,该书“之部“是这样解释的:

《说文解字》卷六之部:“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凡之之属皆从之。

许慎的解释大致意思是:“之”,是从地面上生长出来的意思。就像植物过了发芽的阶段枝茎日益长大,有所茁壮生长。它的字形底部的一条横线代表地面。大凡与“之”相关的字,都可以采用“之”作为表意偏旁。

以上许慎所解的“之”,《说文》中的小篆字形楷化之后写作“㞢”,也就是说,这就是小篆的“之”字。若以此解读,则“之”字的构字理据当为草木出生,其造字本义当为生出或滋长的意思,这个“㞢”很可能是“支”(枝)的初文。

当然,许慎在著《说文解字》一书的时候并没有见过甲骨文,而这个“㞢”字是在殷墟甲骨卜辞出土之后的1904年被著名甲骨学先驱学者孙诒让解读为“之”字的。(见孙诒让《契文举例·卜事弟三》)

然而。一个多世纪过去了,孙诒让的解读并没有得到古文字学界的一致公认。因为更多的学者认为“之”字的初文是另一个甲骨文字形(参见下图):

“之”字的甲骨文B种字形

上图中的甲骨文字形由上下两部分构成:其上体从“止”,“止”义为足掌,在此表示向外迈出的腿脚;其下体的一横笔,表示出发的地点,也有人说是表示脚踏的地面。若依据下面一横为出发地点之说,则“之”字的构字理据和造字本义当为“往”或“至”;若依据下面一横为脚踏的地面之说,则“之”字的构字理据和造字本义当为“停”或“止”。再参证以古代书面文献,“之”字确实有“往”或“至”的意思,而且,“之”字更多的时候是被用作代词、助词等虚词,其中又以代词用法为最,因此将“之”字的构字理据和造字本义解为“往”或“至”是合理有据的。更何况,古汉字中的人称来源,体现了古人的自我中心意识:脸部的正中央为“自”(鼻子),故用作第一人称代词;脸部的下边为“而”(颌须),故用作第二人称代词;身体的最下端为“之”(足掌),故用作第三人称)代词。

综上所述,“之”字的两种不同字形是有明显不同的,那就是除了下面的一条横线之外,“之”字的甲骨文B种字形上部是表示脚掌的“止”,而A种字形的上部却不是甲骨文的“止”。即便是下面的一条横线含义也不相同A种字形是指生长植物的地面,而B种字形是指人将前往的起点。孰是孰非,最终的结局是现代汉字的“之”采用了A种字形“㞢”的构形,然而其造字本义和引申义却来源于B种字形的构字理据。

“之”字的金文字形就是直接继承上述甲骨文的A种字形“㞢”字的(参见下图):

 “之”字的金文字形

从上图可以看出,“之”字的金文字形,既是甲骨文“㞢”字的直接继承,也是《说文》小篆“之”字的直接来源(参见下图):

 “之”字的字形演变与字源演变

从上图中“之”字的两个隶书形体可以看出,“之”字的形体隶变有两个本源:一个是它的小篆形体,隶变以后即如上图第一个隶书形体(张遷碑);一个是它的金文形体(上图金文第二个字形),隶变以后即如上图第二个隶书形体(韩勑碑)。而现代楷书的“之”字则是由上图第二个隶书形体(韩勑碑)楷化而来的,这就是“之”字的字形演变与字源演变的大致途径。

“之”字的字形渊源既如上述,然而它的字义,确是遵循甲骨文B种字形的构字理据演变的,“之”字的字义演变源流详见下文。

    二、“之”字的字义演变源流

综上所述,“之”字的形体结构借用了“㞢”字的写法,但它的构字理据和造字本义当为往或至的动词意义。例如:“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诗·鄘风·载驰》)再如:“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史记·项羽本纪》)又如:“其行道为学既已大成,而又之死不倦。”(唐·韩愈《上考功崔虞部书》)又如:“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唐·柳宗元《童区寄传》)

“之”字的“往”或“至”的初文本义,很容易引申出“是”、“为”一类判断意义,也容易引申出“这”、“那”一类指代、称代意义,还可以引申出一些助词、介词、连词等意义。现分别例释如下:

其一,用为判断意义例如:“天下者,国之本也;国者,乡之本也;乡者,家之本也;家者,人之本也;人者,身之本也;身者,治之本也。”(《管子·权修》)郭沫若等集校:“‘天下者国之本也’等六‘之’均与‘是’同。”再如:“盖人之生也,为质不齐,而为疾亦异。或之刚之柔,不以相济;或好名好利,用心不壹。”(清·唐甄《潜书·悦入》)又如:“若然,谁令平以经术大师屈身为辁材下,纵复受赏,犹之辱也。”(章炳麟《程师》)

其二,用为代词意义这主要有五种意思和用法:

一是相当于:这,这个例如:“乃如之人兮,逝不古处。”(《诗·邶风·日月》)郑玄笺:“之人,是人也。”再如:“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唐·柳宗元《捕蛇者说》)又如:“男子狂图,不养父母,反不如之二女。”(元·张可久《朝天子·读孝女卢氏传》曲)

二是相当于:他(她,它);他们例如:“安民则惠,黎民怀之。”(《书·皋陶谟》)再如:“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又如:“驴不胜怒,蹄之。”(唐·柳宗元)

三是相当于:其,他的例如:“探其怀,夺之威。”(《韩非子·扬权》)陈奇猷集释引高亨曰:“之,犹其也。”再如:“纣王令推上法场,斩之老母。”(《武王伐纣平话》卷中)又如:“乃以聘礼还之夫家。”(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五·女化男》)

四是相当于:我,你例如:“若从君之惠而免之,以赐君之外臣首,首其请于寡君而以戮于宗,亦死且不朽。”(《左传·成公三年》)再如:“臣迺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史记·魏公子列传》)又如:“帝曰:‘今故告之,反怒为!殊不可晓也。’”(《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颜师古注:“故以许美人产子告汝,何为反怒?”

五是相当于:这里,那里例如:“请京,使居之。”(《左传·隐公元年》)再如:“草木生之,禽兽居之。”(《礼记·中庸》)又如:“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史记·货殖列传》)

其三,用为助词意义这主要有五种意思和用法:

一是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相当于:例如:“绍复先王之大业。”(《书·盘庚上》)再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唐·韩愈《师说》)又如:“中国之小说自来无史。”(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序言》)

二是用在主语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例如:“殷之即丧!指乃功,不无戮于尔邦?”(《书·西伯戡黎》)再如:“自魏其、武安之厚宾客,天子常切齿。”(《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又如:“孔夫子之在中国,是权势者们捧起来的。”(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

三是用在倒装的动宾之间,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例如:“富而不骄者鲜,吾唯子之见。”(《左传·定公十三年》)再如:“使吾君固寿,金玉之贱,人民是宝。”(《韩诗外传》卷十)又如:“见卿如获异宝,何憎之云!”(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青凤》)

四是用以调整音节,没有实在意义例如:“公罔之裘。”(《礼记·射仪》)郑玄注:“之,发声也。”再如:“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史记·陈涉世家》)又如:“顷之,又领益州牧。”(《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五是用以表示提顿,或用于姓名之间例如:“正月繁霜,我心忧伤。民之讹言,亦孔之将。”(《诗·小雅·正月》)再如:“此之树上将生美果。”(《百喻经·斫树取果喻》)又如:“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其四,用为介词意义这主要有三种意思和用法:

一是相当于:例如:“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礼记·大学》)朱熹集注:“之,犹于也。”再如:“防事之未萌,避难于无形。”(汉·刘向《说苑·权谋》)又如:“辽已转危为安,臣且之生致死。”(《明史·熊廷弼传》)

二是相当于:诸,之于例如:“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诗·魏风·伐檀》)再如:“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孟子·滕文公上》)又如:“于是伍员知光有他志,乃求勇士专诸,见之光。”(《史记·吴太伯世家》)

三是相当于:例如:“然吾失此,何之有也?”(《晏子春秋·杂上二六》)于省吾《双剑誃诸子新证·晏子二》:“按:之犹以也。再如:“吴铎以声自毁,膏烛以明自铄,虎豹之文来射,猿狖之捷来措。”(《淮南子·缪称训》)又如:“大臣不可以暑行,其秋之待。”(唐·韩愈《许国公神道碑铭》)

其五,用为连词意义这主要有三种意思和用法:

一是相当于:与,和例如:“惟有司之牧夫。”(《书·立政》)王引之《经传释词》卷九:“之,犹‘与’也。”再如:“皇父之二子死焉。”(《左传·文公十一年》)杜预注:“皇父与谷甥及牛父皆死。”又如:“进以礼,退以义,得之不得曰‘有命’”(《孟子·万章上》)

二是相当于:例如:“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第一章)再如:“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荀子·劝学》)又如:“待而后生,莫之知德;待之后死,莫之能怨。”(《淮南子·原道训》)

三是相当于:例如:“鹑之奔奔,鹊之彊彊。”(《诗·鄘风·鹑之奔奔》)毛传:“鹑则奔奔,鹊则彊彊然。”再如:“东略之不知,西则否矣。”(《左传·僖公九年》)又如:“故民无常处,见利之聚,无之去。”(《吕氏春秋·功名》)

根据上面对“之”字的字义演变过程的梳理,现将“之”字字义的发展脉络简示如下(示意图中的横直线表示字义之间的先后演变关系):

三、含有“之”字文化含义的相关成语

含有“之”字的相关成语相当丰富,总数约有1300余条,可以按“之”字所处的位置分为如下四种情形:

其一,第一字为“之”的(为数最少,后三个的“之”都是“至”的意思)

之乎者也——这四个字都是文言虚词,讽刺人说话喜欢咬文嚼字。也形容半文不白的话或文章。语见宋·文莹《湘山野录》:“之乎者也,助得甚事?”

之死靡它——之:到;靡:没有;它别的。到死也不变心。形容爱情专一,致死不变。现也形容立场坚定。语见《诗经·鄘风·柏舟》:“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之死靡二——至死不变。形容忠贞不二。同之死靡它”。语见《宋史·忠义传一》:“若敌王所忾,勇往无前,或衔命出疆,或授职守土,或寓官闲居,感激赴义,虽所处不同,论其捐躯徇节,之死靡二,则皆为忠义之上者也。”

之死不渝——至死不变。形容忠贞不二。同之死靡它”。语见宋·苏辙《祭亡婿文逸民文》:“女有烈志,留鞠诸孤。赋诗《柏舟》,之死不渝。”

其二,第二字为“之”的(总共有30余个,其中“之”字有代词和助词两种用法)

1)大多数的“之”为代词用法

安之若素——安:安然,坦然;之:代词,指人或物;素:平常。安然相处,和往常一样,不觉得有什么不合适。语见清·范寅《越谚·附论·论堕贫》:“贪逸欲而逃勤苦,丧廉耻而习谄谀,甘居人下,安之若素。”

避之若浼——指躲避惟恐不及,生怕沾污了自身。源自《孟子·公孙丑上》:“推恶恶之心,思与乡人立,其冠不正,望望然去之,若将浼也。”赵岐注与乡人立,见其冠不正,望望然,惭愧之貌也,去之恐其污己也。”

操之过急——操:做,从事。处理事情,解决问题过于急躁。源自《汉书·五行志中之下》:“遂要崤阸,以败秦师,匹马觭轮无反者,操之急也。”

持之以恒——持:坚持;恒:恒心。长久坚持下去。语见清·曾国藩《家训喻纪泽》:“尔之短处,在言语欠钝讷,举止欠端重,看书不能深入,而作文不能峥嵘。若能从此三事上下一番苦功,进之以猛,持之以恒,不过一二年,自尔精进而不觉。”

处之泰然——处:处理,对待;泰然:安然,不以为意的样子。若无其事的样子。形容自理事情沉着镇定。也指对待问题毫不在意。源自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爰初发迹,遘此颠沛,神情玄定,处之弥泰。”

动之以情——用感情来打动他的心。

付之东流——扔在东流的水里冲走。比喻希望落空,成果丧失,前功尽弃,好象随着流水冲走了一样。源自唐·高适《封丘作》诗:“生事应须南亩田,世事尽付东流水。”

付之一炬——付:给;之:它;炬:火把。一把火给烧了。源自唐·杜牧《阿房宫赋》:“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恨之入骨——恨到骨头里去。形容痛恨到极点。源自《史记·秦本纪》:“缪公之怨此三人,入于骨髓。”

悔之晚矣——后悔已经晚了。语见《大宋宣和遗事》:“万一有奸邪叵测之情,陛下悔之晚矣!”

拒之门外——把人挡在门外,不让其进入,形容拒绝协商或共事。

弃之敝屣——像扔掉破鞋一样把它抛弃。比喻毫不可惜。语见明·赵弼《三贤传》:“子食汉禄三世,而一旦弃之敝屣。”

求之不得——想找都找不到。原指急切企求,但不能得到◇多形容迫切希望得到。语见《诗·周南·关雎》:“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趋之若骛——鹜:鸭。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很多人争着赶去。语见清·曾朴《孽海花》第27回:“白云观就是他纳贿的机关,高道士就是他作恶的心腹,京外的官员,那个不趋之若骛呢!”

却之不恭——却:推却。指对别人的邀请、赠与等,如果拒绝接受,就显得不恭敬。源自《孟子·万章下》:“却之却之为不恭。”

如之奈何——怎么办。

失之交臂——交臂:胳膊碰胳膊,指擦肩而过。形容当面错过。源自《庄子·田子方》:“吾终身与汝交一臂而失之,可不哀与?”

收之桑榆——指初虽有失,而终得补偿。指事犹未晚,尚可补救。语见《后汉书·冯异传》:“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言之有理——说的话有道理。语见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八回:“陈老道‘言之有理。’”

言之有物——物:内容。文章或讲话有具体内容。源自《周易·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言之有序——说话和写文章很有条理。源自《周易·艮》:“言有序,悔亡。”

言之凿凿——凿凿:确实。形容说得非常确实。语见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段氏》:“言之凿凿,确可信据。”

用之不竭——竭:尽。无限取用而不会使用完。语见宋·苏轼《前赤壁赋》:“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置之度外——度:考虑。放在考虑之外。指不把个人的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源自《后汉书·隗嚣传》:“帝积苦兵间,以嚣子内侍,公孙述远据边陲,乃谓诸将曰‘且当置此两子于度外耳。’”

束之高阁——高阁:储藏器物的高架。捆起来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着不用。语见《晋书·庾翼传》:“此辈宜束之高阁,俟天下太平,然后议其任耳。”

2)也有少数的“之”为助词用法

来之不易——来之:使之来。得到它不容易。表示财物的取得或事物的成功是不容易的。源自明·朱柏庐《治家格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老之将至——多用作自称衰老之语。语见宋·陈亮《谢胡参政启》:“少不如人,所向墙壁;老之将至,乃羐网罗。”

莫之与京——莫:没有什么,没有谁。京:大,高。大得没有什么可与之相比。形容首屈一指,无与伦比。亦作“大莫与京”。

逃之夭夭——本意是形容桃花茂盛艳丽,借用逃之夭夭”表示逃跑,是诙谐的说法。源自《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天之骄子——骄子:父母溺爱骄纵的儿子。老天爷的宠儿。原指强盛的北方民族胡人,后也指为父母溺爱、放肆不受管束的儿子。语见《汉书·匈奴传上》:“南有大汉,北有强胡→者,天之骄子也。”

其三,第三字为“之”的(为数最多,总共约有1200余个,其中“之”字大多相当于“的”)

岸谷之变——比喻政治上的重大变化。源自《诗·小雅·十月之交》:“高岸为谷,深谷为陵。”毛传言易位也。”郑玄笺易位者,君子居下小人处上之谓也。”

白首之心——老年时的壮志。语见唐·王勃《滕王阁序》:“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柏舟之节——指妇女丧夫后守节不嫁。同“柏舟之誓”。语见宋·朱熹《与陈师中书》:“朋友传说,令女弟甚贤,必能养老抚孤,以全柏舟之节。”

抱柱之信——用以表示坚守信约。源自《庄子·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史记·苏秦列传》:“信如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柱而死。”唐·李白《长干行》诗:“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鲍鱼之肆——鲍:咸鱼;肆:店铺。卖咸鱼的店。比喻坏人成堆的地方。语见汉·刘向《说苑·杂言》:“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北风之恋——比喻对故土的怀念之情。源自《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必由之路——由:经由。必定要经过的道路。泛指事物必须遵循的规律或做事必须遵守的法则。语见《孟子·告子上》:“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宋·朱熹注:“义者行事之宜,谓人之路,则可以见其为出入往来必由之路,而不可须臾舍矣。”

伯仲之间——伯仲:兄弟排行的次第,伯是老大,仲是老二;间中间。比喻差不多,难分优劣。语见三国·魏·曹丕《曲论·论文》:“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

不逞之徒——不逞:不得志,不如意;徒:人(含贬义)。因心怀不满而闹事捣乱的人。源自《左传·襄公十年》:“故五族聚群不逞之人,因公子之徒以作乱。”

不根之论——根:根据;论:言论。没有根据的言论。源自《汉书·严助传》:“朔、皋不根持论,上颇俳优畜之。”

不惑之年——不惑遇到事情能明辨不疑。以此作为40岁的代称。源自《论语·为政》:“有四十而不惑”的说法。

不刊之论——刊:削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源自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议论》:“故中兴难于创业,是谓不刊之说”。

不时之需——不时:不是预定的时间。说不定什么时候会出现的需要。语见宋·苏轼《后赤壁赋》:“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不速之客——速:邀请。指没有邀请突然而来的客人。语见《周易·需》:“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

布衣之交——布衣:平民。旧指贫寒老友。源自《战国策·齐策三》:“卫君与文布衣交,请具车马皮币,愿君以此从卫君游。”

采薪之忧——采薪:打柴。病了不能打柴。自称有病的婉辞。语见《孟子·公孙丑下》:“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忧,不能造朝。”

恻隐之心——恻隐:对别人的不幸表示同情。形容对人寄予同情。语见《孟子·告子上》:“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成人之美——成:成就。成全别人的好事。语见《论语·颜渊》:“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乘人之危——乘人家危难的时候去威胁损害。语见《后汉书·盖勋传》:“谋事杀良,非忠也;乘人之危,非仁也。”

刍荛之见——刍荛割草打柴的人。认为自己的意见很浅陋的谦虚说法。源自《诗经·大雅·板》:“先民有言,询于刍荛。”

大方之家——大方:大道理。原指懂得大道理的人◇泛指见识广博或学有专长的人。语见《庄子·秋水》:“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匪石之心——比喻坚贞不渝。源自《诗经·邶风·柏舟》:“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分寸之末——比喻微少、细小。语见南朝·梁·江淹《诣建平王上书》:“宁当争分寸之末,竞锥刀之利哉?”

瓜李之嫌——瓜李:瓜田李下。比喻处在嫌疑的地位。语见《旧唐书·柳公权传》:“瓜李之嫌,何以户晓?”

其四,第四字为“之”的(总共有30余个,其中“之”字大多没有实在意义)

不了了之——了:了结,结束。用不了结的办法去了结。指把事情放在一边不管,就算完事。语见宋·叶少蕴《避暑录话》卷上:“唐人言冬烘是不了了之语,故有‘主司头脑太冬烘,错认颜标是鲁公’之言。人以为戏谈。”

大而化之——化:改变,转变。原指大行其道,使天下化之。形容做事情不小心谨慎。语见《孟子·尽心下》:“大而化之之谓圣。”

等而下之——由这一等逐级往下。指跟某一事物比较起来更差。语见宋·朱熹《朱子语类》卷六十五:“等而下之,如医技养生家之说,皆不离阴阳二者。”

等闲视之——等闲:寻常,一般。把它看成平常的事,不预重视。语见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汝勿以等闲视之,失吾大事。”

笃而论之——笃:切实。确切地论述。语见晋·裴启《语林》:“林公云‘文度著腻颜,挟《左传》,逐郑康成,自为高足弟子;笃而论之,不离尘垢囊也!’”

感慨系之——感:感触;慨:慨叹;系:联结。有所感触,慨叹不已。源自汉·刘桢《赠五官中郎将》诗:“秋日多悲怀,感慨以长叹。”语见晋·王羲之《兰亭集序》:“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姑妄听之——姑:暂且;妄:随便,胡乱。姑且随便听听,不一定就相信。源自《庄子·齐物论》:“予尝为女妄言之,女亦以妄听之奚。”

好自为之——劝别人或自勉要好好地活下去或干下去。语见清·王韬《淞隐漫录·五·四奇人合传》:“此时正大丈夫建功立业之秋,原勿以儿女子为念。行矣李君,好自为之。”

极而言之——从最极端的情况来说。指把话说到头。

计无所之——犹言“计无所出”。想不出什么办法。

兼而有之——指同时占有或具有几种事物。语见《墨子·法仪》:“奚以知天兼而爱之,兼而利之也?以其兼而有之,兼而食之也。”

敬而远之——表面上表示尊敬,实际上不愿接近。也用作不愿接近某人的讽刺话。语见《论语·雍也》:“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

久而久之——经过了相当长的时间。语见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三回:“因置大缸一口,内中贮水,日日伏其中,习其水性,久而久之,竟能在水一日之久。”

困而学之——困:困惑。遇到困惑的时候就学习。语见《论语·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默而识之——默:不语,不说话。识:记。把所见所闻默默记在心里。

漠然置之——置:放。冷淡地把它搁在一边。指对人或事态度冷淡,放在一边不理。语见清·梁启超《少年中国说》:“彼而漠然置之,犹可言也;我而漠然置之,不可言也。”

偶一为之——指平耻少这样做,偶尔才做一次。语见宋·欧阳修《纵囚论》:“若夫纵而来归而赦之,可偶一为之尔。”

取而代之——指夺取别人的地位而由自己代替。现也指以某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语见《史记·项羽本纪》:“秦始皇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神而明之——指表面玄妙的事理。语见《周易·系辞上》:“化而裁之,存乎变;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泰然处之——泰然:安然,不以为意的样子;处:处理,对待。形容毫不在意,沉着镇定。源自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爰初发迹,遘此颠沛,神情玄定,处之弥泰。”

堂而皇之——堂皇:官署的大堂,引申为气势盛大的样子。形容端正庄严或雄伟有气派。也指表面上庄严正大,堂堂正正,实际却不然。

推而广之——广:宽,大。推展开来而且把它扩大。也指从一件事情推及其它。语见南朝·梁·萧统《文选·序》:“若其纪一事,咏一物,风云草木之兴,鱼虫禽兽之流,推而广之,不可胜载矣。”

寤寐求之——比喻迫切地希望得到某种事物。语见《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小大由之——指用途可大可小。语见《论语·学而》:“礼之用,和为贵。……小大由之。”

心向往之——对某个人或事物心里很向往。语见《史记·孔子世家》:“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要而言之——要:简要。概括地说,简单地说。语见晋·陆机《五等论》:“且要而言之,五等之君为己思治,郡县之长为利图物。”

一笑置之——笑一笑,就把它放在一边了。表示不当回事。源自宋·杨万里《观水叹》诗:“出处未可必,一笑姑置之。” 宋·陆游《书梦》诗:“一笑俱置之,浮生故多难。”

一以贯之——贯:贯穿。用一个根本性的事理贯通事情的始末或全部的道理。语见《论语·里仁》:“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一走了之——指不顾而去。语见鲁迅《书信集·致郑振铎》:“我亦尚在看看人间世,不过总有一天,是终于要‘一走了之’的,现在是这样的世界。”

以意为之——只凭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语见《礼记·礼运》:“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义,明于其利,达于其患,然后能为之。”

有则改之——对别人给自己指出的缺点错误,如果有,就改正。语见《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宋·朱熹《集注》:“曾子以此三者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其自治诚切如此,可谓得为学之本矣。”

总而言之——总的说起来。语见《容斋随笔·卷六·洗儿金钱》:“若总而言之,殆不可胜算。”

相关链接:

细说汉字(411):将信将疑——说“疑”

细说汉字(412):中原逐鹿——说“逐”

细说汉字(413):亦步亦趋——说“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