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方剂学》学习笔记218

 药膳食疗方注释 2019-09-19
各论/第十二章 理血剂/活血祛瘀/ 桂枝茯苓丸(活血化瘀,缓消癥块

   这节课我们开始讲桂枝茯苓丸,桂枝茯苓丸这个方也是个很有名的方,是治疗瘀血阻滞胞宫的,出自《金匮要略》。

(桂枝茯苓丸《金匮要略》
【组成】桂枝 茯苓 丹皮去心  桃仁去皮尖,熬  芍药各等分(9克)
【用法】上五味,末之,炼蜜和丸,如如兔屎大,每日食前服一丸(3克),不知,加至三丸(现代用法:共为末,炼蜜和丸,每日服3-5克)。
【功用】活血化瘀,缓消癥块。
【主治】瘀阻胞宫证。妇人素有癥块,妊娠漏下不止,或胎动不安,血色紫黑晦暗,腹痛拒按,或经闭腹痛,或产后恶露不尽而腹痛拒按者,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沉涩。
笔记者摘自《方剂学》新世纪一版)

   从病机上来说,
* 关键是抓瘀血阻滞胞宫。
   因为从传统来讲,都说这个方用于妇人妊娠,又兼有瘀血阻滞,导致胎动不安。所谓妊娠瘀血阻滞胞宫,有胎动不安,漏下不止,有这个特点。
   当然等一下我们要讨论是否妊娠,或者说是不是一定是妊娠,那这个历来有分歧。我们现在临床运用大多数并不是用于妊娠,而主要是瘀血阻滞胞宫,导致瘀阻胞宫,经脉阻滞以后,血溢脉外,形成漏下不止。
   所以从病机来说,关键是瘀阻胞宫,或者导致我们刚才说的漏下不止。
* 瘀血阻滞,血离脉道,漏下不止。
   瘀血阻滞加上漏下不止,可以说胎元失养而不固。
* 如果妊娠的话,胎元失养不固,造成胎动不安。
* 当然这个方也可以治疗瘀血阻滞引起的经闭、腹痛。

   如果产后由于瘀血阻滞恶露不下或不尽,导致腹痛,这个是实证了,
 @  实证腹痛拒按,仍然是瘀阻胞宫、瘀阻下焦。
   那这个特点呢?瘀血是本,出血是标,出血是由于瘀血阻滞血离脉道造成的,所以它这种出血,
 @ 有瘀血的特点,血色紫黑而暗,腹痛拒按。
 @ 从舌质上来讲,因为这是瘀阻胞宫,也不是很短时间形成的,舌质紫暗而有瘀点。
 @ 脉沉涩。
   这主要都反映出血的本质里边是由瘀血造成的,这是现在一般对桂枝茯苓丸的一个认识。

   其中瘀阻胞宫引起这种胎动不安,这是根据《金匮要略》上,那个原文的描述来的,《金匮》上这段话,历来把它看作是瘀阻胞宫又有妊娠,造成下血不止的一个根据,这个病机的一个根据,但实际上不同的理解,不同的一个结果了。

* 一种理解:
   比如
“妇人素有癥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 也就是说妇人本来就有癥病,瘀血阻滞,月经已经断了,没有到三个月,而漏下不止。

“胎动在脐上者,为癥痼害” - 关键在这里,说明胎动如果说在脐上,应该说是不止三个月了,如果是怀孕到胎动在脐上,一般不会是三个月。所以他说没有到三个月,胎动在脐上,那不是怀孕,而是瘀血,是“癥痼害”。
(附:
& 作为妊娠三个月的话,应无胎动,
& 胎动的时间是在妊娠4个半月左右,有的提前,就是4个月多一点就出现胎动,《西医妇产科学》里面它也讲了,一般是4个半月开始出现胎动,因这个不符合胎动时间。
& 而且位置比较高,到脐上去了,因此,是癥痼,是癥病所造成的。
笔记者摘自《金匮要略方论》学习笔记339)

   后面这段实际上是个鉴别诊断,
“妊娠六月动者,(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也)”- 妊娠到六个月而有胎动了,在妊娠之前的三个月的月经的都是正常的,他说这是“胎也”,这才是胎。

“下血者,后断三月衃也”- 就是说之所以现在经断没有到三个月,而漏下不止,这个下血,也就说只有经断了三个月这时候胎动在脐上,这是瘀血。

   所以这一段,“妊娠六月动者,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也,下血者,后断三月衃也,”这一段它是个比较,什么情况是胎,什么情况是瘀血。
   前提都是什么呢?
   胎动在脐上,所以“下血不止者”也是说指的前面“素有癥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这个情况,“所以下血不止者,其癥不去故也,当下其癥,桂枝茯苓丸主之”。

   这段话的意思,它是在区别,
* 就是有这种胎动在脐上,而月经停止还没有到三个月,又产生了漏下不止了,这是癥病,“癥痼害”。
* 如果说妊娠,也就是月经停止六个月,胎动达到脐上,月经停止前三个月,月经都比较正常,这才是怀孕妊娠呢。
   这一段实际上是把有下血不止,同时有胎动的感觉,哪种情况是胎,哪种情况是“癥痼害”是癥块,瘀血造成的,进行了鉴别诊断。
   不应该把它看作都是妊娠有癥病,这是对整个原文的理解问题。
   比较起来,在五版的《金匮要略》教材,讲到这一段的时候比较客观,是谈到这里的一个鉴别诊断问题。

* 第二种理解:
   直到现在,从理论分析方面,多数认为是妊娠有胎,加上瘀血阻滞“癥害”同时存在,所以这个瘀血阻滞,血离脉道导致漏下不止,同时血不养胎造成胎动不安,它是这样理解的。
* 所以这一段原文有两种不同的理解。

   而符合我们现在临床的运用情况来说,
* 多数情况本方不是用于妊娠。
* 当然我们也有看法,既有受孕怀胎之后,又有瘀血阻滞,也可以用这个方,用来缓消癥块,祛除瘀血,既能胞胎又通过“通因通用”,引血归经,不致溢出脉外。
   所以有胎无胎都能用,更多的情况是用在无胎的情况下。
   这是对桂枝茯苓丸证的一个认识。

   * 这张方是体现活血化瘀为主,结合消痰利水,来缓消癥块。

   由于这癥块的形成不光是瘀血,癥块的形成是痰瘀的结合,那这个方里
* 用桂枝作为君药,桂枝在这里有两个作用,
 @ 它一方面温通血脉,有化瘀的作用,有活血的作用,
 @ 一方面可以温阳化气。
   那从包块、癥块的组成来说,以瘀血为主结合津液凝聚成痰,痰瘀相结合形成的癥块,所以桂枝一味药,既能温经活血,又能够温阳化气,作为君药。

* 臣药,桃仁
   桃仁(活血祛瘀)和桂枝相配,增加它的活血作用,活血以消癥。

* 丹皮和芍药,看作第一组佐药,
 @ 丹皮有散瘀的作用,同时可以制约桂枝的辛温,不至于温之太过,因为这个药作丸药,服用时间较长,所以温得太过容易动血了。
 @ 芍药有益阴养血作用,又能缓急止痛,当然在仲景时代赤芍、白芍是不分的,所以在《神农本草经》讲到芍药的时候,可以利小便,破阴结,利小便包括疏通津液,破阴结包括了活血,利血痹。
   所以桂枝和芍药、丹皮同用,既有活血作用,同时又有防止过于温通,再加上芍药能够缓急止痛。

* 茯苓在这里是佐药的第二组,和桂枝相配,可以增加温阳化气,利水消痰的作用,那考虑针对了痰和瘀,是形成癥块的一个主要原因,痰瘀互结。
   所以全方以活血化瘀为主的,结合了消痰利水。

* 用白蜜作为使药,调和,缓和药性,
   这就形成了能够缓消癥块的一个常用方,也是很有名的方。

   对这个方,它的用法很讲究了!
   这些药做成象兔子屎大的丸药,吃一丸一次,一般不作汤药,取其缓消的意思,如果做成汤药,那下血的力量较强,所以使用起来并不安全,尽管很多报道里也用汤药,我觉得这个方还是遵照它原书缓消癥块这个特点,使用丸药,而且用量也要好好斟酌。

   在个方的配伍特点,
   寒温并用,桂枝、桃仁,丹皮、芍药这些相配,体现了寒温并用,体现了通因通用。
   瘀血阻滞,引起漏下不止,那通过活血化瘀,缓消癥块,消除漏下原因,达到止血的目的,这叫“通因通用”的一个例子了。

   运用呢,
   是少腹有癥块,出血血色紫黑晦暗,腹痛拒按。
* 腹痛拒按很重要,反映出有形癥积的阻滞。
   所以包括我们现在的一些象子宫肌瘤这一类,常用于妇科方面的一些有形癥块,起到渐消缓散的作用。

   这个方如果所瘀滞较重,包括了这种病程时间长,和检查中间,象子宫肌瘤这类比较大,如果缓消的话,增加活血化瘀力量。当然现在都做手术了,现在很多做了手术以后,这包块这类有个特点,很多手术刺激以后还长。
   我们临床上觉得,手术后有些恢复一般正常了,还可以用一些缓消的药物,防止再长,相对比之下,吃桂枝茯苓丸消了的,疗效比较巩固。
   手术做了的,当时能去掉,当然有些很大,你只好是做手术了,这个还是要早发现了,早治疗了,但手术做了以后,复发,又长出来,这个比例并不小。
   我自己有个体会,哪怕有时候,没消完,比如说有一例病人,B超查出来两个,一个是4.5,一个是9公分,用了大半年,用桂枝茯苓丸配逍遥散一类的,汤药、丸药结合,汤药是几天吃一付,大半年时间4.5那个消完了,9的那个还有三分之一,这个后来消不下去,病人觉得症状这些都很少了,原来疼痛到要休克,发作的时候,现在象出血这些早就停止没有了,觉得比较巩固了,过了将近一年又复查,没有长,还是消到剩三分之一那样,所以很多病人用中药渐消缓散以后,疗效比较巩固。
   手术以后再发生的复发率还是比较高的,所以我们主张就是即是做了手术,还应该对他这种产生痰瘀互结那个机制,用要来辅助消除。

   随证加减这些情况供参考
* 结合了瘀血的轻重、疼痛的剧烈程度,以及出血多少。出血多当然要增减止血药物。
* 当然这类病人很多也兼有肝气不舒的,所以配合吃点疏肝理气的药物,也是需要的。

   活血祛瘀的方我们就讨论到这里。活血祛瘀是比较大的一节,也是比较重点的,一类方比较集中的章节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