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印章一小方,内藏天与地---古代印章文化

 lj0279 2019-09-19

现存的实物证明,早在殷商时期作为权力的象征和社会交往的凭信,已经在使用印章了。在实用印章阶段,秦汉时期堪称鼎盛。

印章名称很多,不下十几种,主要有:玺、宝、图章、图书、图记、钤记、钤印、记、戳记等等。古时候只有天子之印称为玺,其余的都称印。

清康熙 康熙帝御宝寿山石瑞兽钮方玺 印文:《渊鉴斋》6.9 x 5.9 x 5.9 公分 48,920,000 港币

中国的文字经历了甲骨、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几个书体演进阶段。通用篆书的时代正逢印章发展高潮,加之篆书字体适宜镌刻,后代的印章也仍以篆书入印,以至形成以篆书为主的制印传统,即我们今天所说的篆刻。

在古代的书法、字画作品上,我们经常看到上面盖着各式各样的印章,这又是为什么呢?

清康熙 康熙帝御宝檀香木异兽钮方玺 

印文:《敬天勤民》11 x 10.2 x 10.2 公分,4 14 x 4 x 4 英寸 92,600,000 港币

原来宋、元以后,因注重了书画题跋和署款,书家们逐渐认识到印章的艺术作用并注意在书法作品中发挥这一作用,使书、印合璧的艺术得以形成。书、印相映成趣,不但使书法作品增色,活跃气氛,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而且能调整重心,补救布局上的不足,对作品起到稳定平衡的作用。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 白玉龙钮「八征耄念之宝」

「向用五福」宝玺 (一组)2.6×2.6×5cm;2.6×1.6×5cm

在书法作品上署名盖章,以示郑重,可防止伪造;盖上富有雅趣、寓意的闲章,还可寄托书者的抱负和情趣。因此,历来书家都非常重视用印,甚至自己刻印,使、书印有机地结合起来,产生更美更强的艺术感染力。

说到盖章,我们不得不提到历史赫赫有名的“盖章狂魔”——乾隆皇帝!

乾隆皇帝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盛世之帝,素以文治武功著称于世。武功方面,他本人精于骑射,以征战大江南北,建立十大武功为代表。

乾隆帝还重视文物典籍的收藏与整理,现存的清宫书画大多是他收藏的。在位期间,他下令将内府珍藏编成了《石渠宝笈》、《西清古鉴》等。乾隆本人还是陶瓷艺术的爱好者,在其统治期间,中国的陶瓷工业有了长足的发展。直至今日,一些乾隆王朝的收藏品和宫廷陶瓷用器还被故宫博物院、伦敦大卫基金会所等处收藏。他吟诗作文挥毫赏画无所不好,世人皆知其为作诗最多的皇帝。殊不知,他还是中国历史上所有皇帝中使用图章最多的皇帝。

清乾隆 乾隆帝御寶青玉交龍鈕方璽印文:《太上皇帝之寶》91,480,000 港幣 

乾隆不仅是中国历史上拥有印章最多的皇帝,也是最喜欢到处盖章的皇帝,因此还“毁”了不少珍贵的文物。

乾隆印章虽然多,但是他尽干些让人诟病的事儿,到处盖戳,好好的文物被他弄的印章比提字还多,所以很多文物工作人员对乾隆皇帝还是挺不待见的....

咱们说回正题,印章对于古人来说如此重要,那么用料也是极为讲究的。

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 白玉御题诗「太上皇帝」圆玺直径4.6cm;高5cm

汉以前,印章均以铜质为主,偶有牙、角之质,亦显希睹。汉以后则出现其他材质的材料,如:铅、铁、合金、宝石、翡翠、松石、玛瑙、琥珀、蜜蜡、紫砂、石、瓷、牛角、珊瑚、贝壳、黄杨木、沉香木、紫檀木、竹根、缅茄、果核等。铜质印材使用历史最久。自王冕以花乳石治印,开文人以石为印料之先河,而明人文彭、何震发现灯光冻石的推广,遂使石质材料统领印坛至今,而石材中以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为最,得以举世闻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