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需求实例化——有效解决产品需求分析质量低的痛点

 珞林宝宝 2019-09-19
1

背景

一个产品成功的基础是客户满意度,而客户满意度的基础是客户需求的分析质量。但是长期以来,许多产品苦于没有找到一套系统化、结构化的需求分析方法,备受需求分析质量不高的困扰。

“需求实例化”是一种系统化、结构化地进行需求分析的指导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需求分析质量不高的难题。

但是,一种好方法的推广使用,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也需要一个系统化的思路和法则来推动它落地起效。

本文重点阐述了如何在一个产品项目中分阶段、有策略地推进“需求实例化”,以解决产品需求分析质量的痛点,转变需求分析参与人员的观念,为产品的客户满意度提升提供源源不绝的动力。

2

解决思路

PDCA循环是一个管理学的通用模型,是一种可以灵活运用的持续改善过程。

本文的总体思路,就是基于PDCA循环的原则,从Plan(计划)、Do(实施)、Check(评估)和Action(改进)这四个维度来开展具体的行动,最终达成“需求实例化”落地生效的预期目标。

3

实践情况

 Plan(计划)

当前的许多产品存在一个普遍的痛点:需求分析质量不高,我们推广“需求实例化”的出发点是解决产品的痛点。

而导致需求分析质量不高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两个:

  • BA/SE(业务分析师/系统工程师)分析偏重实现方案,偏离用户真正需要

  • 需求分析质量取决于BA/SE(业务分析师/系统工程师)个人系统掌握能力

所以,我们必须按如下思路开展推进工作:

  • 达成1个目标:客户满意度提升

  • 实现2大转变:偏重实现→用户思维,依赖个体→系统方法

  • 结合5种活动:培训普及、实战体验、试点分享、吸收优化、推广固化

  • 取得3方成果:项目交付、人员培养、社区贡献

一项优秀实践的推广落地,不能依靠简单粗暴的权力推动,必须有效利用一些事半功倍的方法。例如影响力法则的组合应用,把权力和影响力两者结合的威力充分发挥出来。

我们从影响力法则的六大原理来设计有针对性的行动计划,通过实际的验证,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主要包含如下方面:

权威:金牌教练进行培训,显示权威的作用,确立实践推行的正确性

稀缺:挑选种子BA人员,给予提升价值的机会

社会认同:种子BA回到团队开展试点引导,阻碍较小

互惠:项目安排试点团队,表明重视团队交付质量,团队会尽力达成预期目标

承诺和一致:团队选择接受试点任务,会尽力遵从选择,付出努力

社会认同:竞赛作品获奖,提升团队认同感

喜好:获奖作品的成功增加实践信服力

承诺和一致:种子BA集体确定模板,在项目内发挥作用

Do(实施)

在具体的推进过程中,我们不只是着力于单纯的“需求实例化”单个方法使用,同时把“MFQ&PPDCS”(一种业界优秀的测试指导方法)融合进来,让两种方法在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发挥有益的化学反应,取长补短,消除重复活动,达到成本收益比的最大化。

参考术语:

AC - Acceptance criteria验收准则

IFD - Interface definition接口定义

MFQ

M - 基于模型的单功能测试分析和设计

F - 功能交互测试分析和设计

Q - 质量属性测试分析和设计

PPDCS

PROCESS 流程

PARAMETER 参数

DATA 数据

CONBINATION 组合

STATE 状态

一种方法实践的推广不应该是短期的运动式行为,必须在考虑逐步固化到工作流程中,内化到员工的日常行为中,所以必须从“活动阶段、完成定义DoD、输出说明、角色分工”等维度,明确定义出“时间、活动、产物、角色”的要求,保证方法实践能够长期稳定地发挥作用。

需求实例化和MFQ方法的融合运用过程,也不是一成不变,可以根据实际场景灵活组合使用,在不同的QA(测试人员)人力状况下,选择不同的BA和QA协作方式,从而保证过程产品:测试策略和测试规程的输出质量。

Check(评估)

每一项方法的推广行动过程中,阶段的成果总结和效果评估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我们需要通过阶段的成果展示分享和效果评估分析,让团队看到具体的实践成效,提升信心,增加动力。

同时,可以发现当前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的持续改进提供输入源。

Action(改进)

通过前期成果的评估总结,我们能够识别出后续可以提升的方向,包括“组织流程、产品交付、效率提升”等多个维度,通过团队集体研讨分析,确定改进途径和参与团队,落实实践活动,同时持续跟踪进展。

4

总结

通过“需求实例化”方法的落地实践,我们经历了一个完整的PDCA循环。

计划阶段:通过“试点推进,策略实施”,迅速建立了“需求实例化”实施的样板案例,建立了需求分析说明书的模板,为规模推广打下了基础;

实施阶段:通过“流程固化,融合MFQ”,把两者方法的结合使用,有效地嵌入到实际交付的流程和规则中,保证了效果的持续发挥;

评估阶段:通过“数据分析,灵活使用”,证明了方法推广的实际收益,提升了团队进一步深入开展的信心和动力;

改进阶段:通过“纵向拓展,横向提效”的改进方法,将“需求实例化”方法的正面效应,扩展到产品交付的全流程中,为整体的产品价值交付注入了更大的动力。

总之,任何一项优秀实践,只要对产品交付有利,都能够找到合适的方式推广落地,只要在整个过程中坚持采用系统思考的方法,从整体优化的角度寻找解决方法,就可以达成预定目标。

5

推广建议

应用时机

适用于所有期望提升需求分析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的场景。

适用对象

有意愿通过提升需求分析质量,来提高产品竞争力和客户满意度的产品或项目。

过程改进建议

结合产品项目实际,预先计划,以本地化的方式落地推广优秀实践。

6

参考资料

需求实例化方法简介:

为什么需要“需求实例化”方法?

为了解决下面的挑战和困难。

通过“需求实例化”我们可以得到什么收益?

如何针对某个需求使用“需求实例化”方法?

定系统、找用户、问目的、画场景、设功能,这5步法,最终得到以实例化形式描述的需求列表,包括对应的验收准则AC,以及满足这些需求的功能清单。


本文作者:中兴通讯无线研究院   许卫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