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文学隐秘的基因:不正常的人

 章意率 2019-09-19


   敌视道德和怀疑政治,是文学两个最主要的精神写作动机,当然,大街裸奔和暴力起义不是文学的义务。文学不狂浪怎么会发出刺痛人类心灵的尖啸?这必然让文学纠缠于一个古老的锁枷:文学圣殿圣洁的光晕没有使阴暗变得澄明,反而让在阴郁中狂舞的不正常的人显露出模糊而又真实的影像。读完《收获》8篇青年作家小说专辑,对我来说,虽然这些作家的性别和年龄我大都一无所知,但我蓦然意识到,他们都在展现一个共同的影像:塑造和被塑造不正常的人。
                             脱序的人
        塑造不正常的人的影像是文学非常奇怪的本能,这也是文学被继承下来的隐秘的基因。在很多条件都具备的理想情境中,选择叙述不正常的人,包括自身的不正常在内,是文学永不枯竭的天赋。但选择叙述不正常的热情不是文学绝望的表现,相反,作家总是在试图唤醒某种被毁灭的人性。
        什么是文学里不正常的人?不是法律上界定的不正常,也不是医学界定的不正常,而是脱序的人,脱离了惯常的社会秩序、道德秩序和日常生活秩序的人。

      文学里不正常的人是双重的,即文学表现不正常的人,同时,作家也是不正常的人一种。1768年10月6日,法国《健康报》发表一篇文章《引起神经病痛的生理和道德原因》写道,“一个女孩10岁时候用读小说取代跑步,到了20岁就会成为一个忧郁的妇人,不会成为一个贤妻良母。”那么,30岁?40岁?文学会不会修改一个女性歇斯底里的路径。如果女孩替换成男孩,他就是一个阳光快乐、顾家的男人?事实上,文学不但在改变人的认知、情感路线和责任,同时,也会更改作家和社会交往的方式,所以,作家很容易成为脱离了惯常的社会秩序、道德秩序和日常生活秩序的人。
                             脱离道德秩序
     我十几岁的时候,读过一些小说,最不喜欢读的就是作家写作家圈里那些事。那时,我是农村穷人家孩子,对文学没有产生任何意淫,但我那时就认为,文学没有那么神圣,只是觉得遥远。对儒林外史没有什么兴趣,这个习惯一直延续到今天。为什么?因为我有一个致命的弱点,未成年时期和现在一样,不自恋。一个不自恋的人玩文字是很危险的游戏。
    《无人之境》这篇小说恰恰是我不喜欢的领域:作家写作家。我感兴趣的是这篇小说描写老生常谈的不正常的肉体游戏,作家对中年男人的闷骚描写入木三分,让我吃惊。这是一个勾引和顺从勾引的肉体游戏、去情感化的叙事:50多岁老男人和25岁女孩之间互为镜像的不正常交往,作者游刃有余掌控整个叙事。剥开文本的装饰,我想分析的不是文学圈这样事是不是很普遍,而是作者细节叙事的张力,的确很有魅力。
    作者对中年男人闷骚看得非常透彻,作家楚源在飞机上观察柴柴的脚踝,饭桌上两次注意柴柴上衣敞开的扣子。在签字领奖金的时候,没有用笔,而是把在同一表格的柴柴电话背下来,还去买柴柴的作品。这些闷骚式的勾引是在暗中进行的。楚源秘密的暗勾引被久经风月的柴柴一切尽收眼底,她是明勾引。在去楚源家之前,柴柴说:去你家吧,你妻子应该不在家。楚问:你为什么这么觉得?柴答:一晚上你都没有看手机短信,也没有接电话,没有那个妻子是允许自己的丈夫凌晨两点不回家且不吭一声的。在两人到家门口的时候,作者并没有进行楚源心理描写,而是用一个细节凸显了楚源内心的骚动和紧张不安:楚源用钥匙开门,试了三次,才把门打开。
    《无人之境》是满篇尽用细节杀人的作品,在叙述去感情化肉体游戏时,同样用细节来表达一个不正常的人的自我审判。柴柴说,楚源,你不要说“想我”这样的话,我也不要听你说“爱我”和“很喜欢我”,否则的话,我怕我们会分得很快。他完全明白她的意思。尤其是这篇小说的结尾,是其最大的亮点,小说没有叙述柴柴的离开,而是这么写的:他从梦中醒来,床上有潮湿的痕迹,门外始终没有响起敲门声,这个世界只有他跟这只虎的存在,仿佛进入了无人之境。
     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肯定有一位贤惠的女人,一个成功的女人的背后是否有若干个男人?50多岁男人和25妙龄女子恋情,刚认识就迅速上床,很显然,这对男女是脱离道德秩序的不正常的人。
     另一篇小说《每个混蛋都很悲伤》显然想叙述一个不正常女人的悲情情感命运,但这篇小说叙事磕巴,读起来干涩,结构松散。尤其是男主人公,即文中所谓的混蛋,面貌模糊,苍白无感。好在作者塑造了一个不正常的女人,后来在异国他乡车祸身亡,死亡方式和这段情感没有逻辑联系。一个奇怪的女人,被已婚男人勾引上床后,在和男人玩肉体游戏的同时,对这个男人产生了奇怪的情愫。当男人不确定自己和这个女人的情感时候,作者用一个笔调忧伤地诉说着女人这段脱序情感:“可是她死活不想转过来,我只能用手去摸她的脸,可是摸到了一脸的泪水。你会为我离婚吗?郭培突然问。这是她第一次问,也是唯一一次问。”这也是这篇小说唯一一个动人的地方。
   曾经,我和一个朋友吃饭时说,如果男女关系都那么正常,不存在脱序行为,那么,文学将会失去很大一块表现的空间。实际上,人类下半身的骚动和出轨的脱序,时时刻刻在滋养文学肥沃的土壤。
                          脱离社会秩序
    小说《可悲的第一人称》,标题是隐喻的,是一篇乌托邦小说,用复调叙述了一个在城市残酷压力下逃逸的男人遁入深山中,这篇小说从头到尾都笼罩着失败和逃逸的基调。讲述了一个男人在城市巨大的物质压力之下,时时刻刻活在失败的阴影中,买不起房子,不敢打车,只能靠做爱自娱。但恋人坚决离开了他。男人于是逃离到一个叫拉丁的深山中,远离城市,遁入空寂无人的深山,当起了野人。又想通过在深山种植药材发财,一场大雪毁坏了男人的发财梦。大雪封住了山路,差点让他饿死。这篇小说佐证了我一直以来的一个定性:男人所谓的坚强、刚硬和受挫勇气是虚构出来的,在面对困苦和灾难,男人是很脆弱的,很容易弯折,男人最容易选择逃离和背叛。面对困苦和灾难,女人反而更能承受起逆境。自古至今躲进深山老林的所谓隐士大都是这样失败后逃逸的男人。所以,我一直怀疑余华《活着》里的福贵是伪男人叙事。
   《可悲的第一人称》主人公自我抛弃,遗弃了社会,是一个关于脱离社会秩序不正常的人的童话,遗憾的是,野人影像的生存方式没有得到渲染,独处深山诱人的大孤独没有写出来,反而写了很多城市的喧嚣和肉体的欢娱。
   《刘琳》讲述了一个脱离社会秩序女人的悲情故事,刘琳几乎符合不正常的人所有特征,青春期时期外出打工,在餐厅当洗碗工,偷吃残茶剩羹,考上大学后,追她的男人放火烧了她的家,奶奶和妈妈在大火中丧身,父亲被烧成残疾,为了不影响女儿处男友,父亲吃安眠药自杀。后来刘琳给一个小老板当小三,还生了孩子,由于在家煤气泄漏而双双身亡。《刘琳》读起来令人唏嘘,这篇小说是很煽情的悲情故事,但作者在处理结构的时候,努力想把事情像新闻那样白描得清清楚楚,有流水账的嫌疑,破坏了文学特有迷幻效果的空间。
   《秘密》也是一篇塑造了脱离社会秩序怪人的小说。张广生的婚宴上来了两位不速之客,一男一女。张广生结婚前一天去酒吧找刺激,和一个女人玩肉体游戏。小说在神秘中展开了叙事,其中这个女的居然是新娘大学同学,女孩不但在酒吧和男人在厕所玩肉体游戏,而且和刚认识的摄影师上床,总之,她也是脱离了社会秩序的不正常的人。摄影师左辉更是一个不正常的人,他喜欢冒充宾客频繁出席婚宴拍照,给人家送10元一打的冥币或假币,总是在宴席上说自己知道一个秘密,引起亲友的注意,他的所谓秘密就是他这个古怪的嗜好。女孩以惨白鬼魅形象出现在小说中,她和怪人左辉一样,是脱离社会秩序的边缘人,他们是这个病态社会的一个缩影。
                      脱离日常秩序
      这8篇小说中,写得最好的一篇是《素人》。如果从小说的技术来衡量,自然是《无人之境》最好,但就小说出售的剩余价值量来说,《素人》是最好的。说最好,是有私心的,因为这篇小说符合我的秉性。《素人》无论语言、叙事、空间、结构很讲究。《素人》写出了一个被人们在分裂状态中抛弃的核心价值:悦已。
      人们被功名利禄牵着鼻子奔跑,甚至连梦境都被充分异化,人无属于自己清净的空间感。人被迫出卖自己的肉体和心灵、出租良心、修改自己的态度适合世俗,通过交换和象征交换,在舞台上从事肉体游戏、伪装和表演。如果人一旦恢复原始状态,即悦已,即被社会认定为脱离生活秩序的不正常的人。这是一个关于人性核心价值丧失的悲剧,《素人》通过空间感架构,非常精准地捕捉到了这个重要的悦己功能丧失的现实。
     女公务员赵一新33岁,没有结婚,经常养一些没有用的花草,被认为是单位的怪女人,别人劝她考会计证和MBA,她却报了茶艺和古琴。赵一新的价值选择脱离了日常秩序,成为了一个不正常的人,遭到各种怀疑,她男朋友问,学茶艺有什么用?不就是泡茶吗?难道你想去茶馆上班吗?赵回答:什么是有用,什么是没用?赵一新学古琴的苏老师学习古琴本来是用来悦己的,但是,他在老婆的逼迫下收徒赚钱,是一个被丧失了悦己功能的异化的人:他告诫自己的学生赵一新,不管如何贫穷,都不准卖艺,不管以后如何贫困,都不能收徒赚钱。苏老师说:古琴不能用来娱人,它只有一个用处,那就是悦己。苏老师被异化和赵一新的寻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悦己已经在人类核心价值中丧失。包括学习茶艺的女孩,本来是学习后去茶楼上班,但她觉得学习这个没用,何老师很愤怒,你告诉我什么是有用的,什么是没用的?
     人们丧失了悦己的核心价值,约定俗成,所以,悦己的追求会被当作脱离了日常秩序的另类。包括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会有人发出疑问,一个不在文学圈混的人,写这个玩意有啥用?是啊,有啥用?我不拿稿费,不为任何人写,我是为了悦己而写作。人类进化到最高级阶段,便是复古,文学亦是如此。版税和稿费这种文学衍生出来的福利逐步会取消,文学将会恢复到原始的动因,即文学为了表达和展示,兴趣、爱好和修养的悦已功能成为第一需求。
     唯一疑惑的是,这篇小说心理描写处理失常,尤其是在处理赵一新和苏老师、江礼的暧昧情感时,不像女性心理。
     《哑然记》和《跛人》是两篇寡淡的小说,乏善可陈。不过,这两篇小说都写了脱离日常秩序的人,《哑然记》里婚后失踪的大学同学,脱离了日常秩序,成为一个不正常的人。生活的矛盾和冲突没有被展现,只是作为千万个婚后失踪女性的象征。我记住了这篇小说两个古怪的细节:其一是,参加婚宴,新郎给了一个红包,让我打车,结果红包只有10元;其二是,蜜月期间,新郎定了140元一间连锁酒店,新娘哭诉,他到底爱不爱我啊?这个就是传说中上海人的精于算计?《跛人》里的流浪汉,不但脱离日常秩序,还是一个只有一条腿的跛子,青春期的流浪冲动和流浪汉的沧桑互为映衬,影像里是两个不同时代脱离日常秩序的不正常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