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晚唐的最后一抹余晖(一)

 昵称535749 2019-09-19

尘风

08-31 13:46

唐宣宗李忱是晚唐最具有传奇色彩的君王。他是中国古代史上的最佳影帝,隐忍36年,最终完成了从智障到天子的逆袭。本文首发微信公众号“人间风话”。转载请联系作者。我是业余写作,主业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英语老师,文章难免有错漏,欢迎观友批评指正。关注人间风话,与有趣的灵魂对话。

       李忱,原名不叫李忱,叫李怡。

      李怡的父亲是唐宪宗李纯。由于母亲郑氏出身低微,他只能算庶出的皇子。根不正苗不红,皇位跟他八竿子都打不着。

       郑氏是个不幸的人。她本来是镇海节度使李锜的妾。丈夫也算皇亲国戚,日子本来也过得好好的。偏偏没有什么实力也没有什么头脑的老公要起兵谋反。失败后,丈夫被杀,她被迫入宫做下人。

       因为形象不错,她成了郭贵妃的侍女。郭贵妃是著名的唐朝大将郭子仪的孙女,虽是名门之后,但是为人非常跋扈,经常对她颐气指使,动不动就责骂打罚。

       郑氏颇有姿色,见到皇帝来了总是低眉顺眼,乖巧可人,和郭贵妃的蛮横无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引起唐宪宗的注意,对她念念不忘。终于有一天,趁郭贵妃不在,唐宪宗临幸了她,而诞下李怡成了她一生命运的转机。

      小小的宫女竟然借机上位,郭贵妃简直气疯了,只要有机会就各种找茬,来发泄自己心中的不痛快。郑氏的大半生不得不在郭贵妃的阴影下战战兢兢、谨小慎微的生活。

      后来郭贵妃利用家族强悍的势力将儿子成功扶上位,儿子就是唐穆宗。唐穆宗虽然不是个好皇帝,却和郭贵妃的态度截然不同,对李怡这个同父异母的小弟弟相当友好,甚至对身边人公开称赞过李怡的聪明善良。

       除了唐穆宗和李怡的母亲,就再也没有人能够真正了解李怡了。

       李怡从小就有远大的梦想。小时候,他梦到自己乘着一条金龙飞上了天。当他很开心地去告诉妈妈时,郑氏吓坏了,眼泪哗哗地流,儿啊,这个梦千万不能告诉别人啊,否则咱娘俩的命可就保不住了。

       她亲眼目睹了皇宫内的残酷和血腥,还有什么比活着更重要的事呢。

       唐穆宗在诸皇子中排名第三,本来轮不到他做皇帝,幸运的是他拥有一个作风凶悍的妈妈郭贵妃。而强势妈妈的身后,是权倾朝野的郭氏家族。

      大哥李宁本来是唐宪宗最满意的太子,有一天不小心得了病,居然十九岁就一命呜呼,是不是被人趁机做手脚给做了,史书没有说。有一件事可以证明这个怀疑。李宁在世时,唐宪宗计划春天为他举行册立太子的仪式,结果竟然拖到当年的秋天才完成。除了郭贵妃,谁还有能力做这个绊脚石呢?

      大哥升天了,按照继承顺序,该二哥李恽登场了。不妙的是,只有顺位继承人是他唯一的优势和合法性,剩下的全是劣势,这使得李恽毫无竞争力。首先,他的妈妈早逝连姓名都没留下,这个就无法对列祖列宗对全体国民作出合理的交待;其次,他只得到宦官吐突承璀一个人的支持。

       土突是唐宪宗最恩宠的人,摸准了皇帝的心思,知道圣上不喜欢老三,对老二还算满意,决定站队李宁。但是他太低估了郭家的势力,朝野上下宫廷内外居然全都支持皇三子李宥。

        面对缺乏广泛民意支持的李恽,宪宗不得不长叹一声,我太难了。虽然内心充满歉疚和不甘,但唐宪宗想不出任何办法补救。万般无奈的皇帝只好请翰林学士崔群代表李恽,起草了表示谦让的奏表,下诏立老三李宥为太子,改名为李恒。

       820年正月二十七,唐宪宗服用丹药过度突然暴毙。当天,郭派势力就迫不及待地将李恒推上皇位,是为唐穆宗。同一天,他的二哥李恽和吐突承璀还没来得及作出任何反应,就双双被送上了黄泉路。

       此时的李怡刚刚九岁半,除了深爱他的妈妈,没有任何势力的支持,对唐穆宗自然就不存在任何威胁。

       政治的残忍、母亲的隐忍,使得李怡打小就沉默寡言,不卷入任何纷争。

       李怡慢慢长成了花季少年,郭贵妃也终于如愿成了郭太后,但是她的疑心病却越发重了。她决定召见李怡试探一下。

       李怡去见太后的时候是深夜。他没有能够见到太后,却目睹了宫廷里的一场人间惨剧,许多人倒在他的面前,血流成河。恐惧和战栗爬满了他的每一寸肌肤。他想逃离,却一步也迈不开。

       他还没有见到太后,他不可以离开。时间静止了,世界凝固了,他就这样木木呆呆地在大殿前站到了天明。

       大清早,大太监急急忙忙地向郭太后汇报了昨晚刺杀案的情况。郭太后问,还有活的吗?大太监回道,有个小孩站在殿内一动不动,问他话什么也说不出来,嘴巴直哆嗦,怕是吓傻了。郭太后挥了挥手,知道了,送他回去吧。

       本应春风十里的少年,自此口不能言。

       所有见过李怡的人,都会不约而同地形成一个共同的印象,用两个字来总结,就是“智障”。这个评价如影随形地跟着李怡二十多年,所有的人都认为是如实描述、恰如其分、绝不夸张。

       无论什么样的场合,李怡总是郁郁寡欢,呆滞木讷。皇室聚会时,他经常一个人待在角落里发呆,终日不发一言。大家发现,无论对他说什么过份的话做什么过份的事,李怡全都毫无反应,任人欺辱。恶性循环的后果是,人们对他越来越肆无忌惮,甚至宫女太监都不把他放在眼里,完全忘记了他还有皇子的身份。

      唐穆宗纵情声色,也和他老爸一样沉迷丹药,年纪轻轻居然中风了,没几年就嗝屁了。唐文宗继位。由于辈份的关系,尽管李怡年岁比他小,皇帝还得称李怡为“叔”。只是他实在看不起李怡,一有机会就想尽办法让李怡难堪。文宗经常在宴会上向大臣们发出悬赏,谁能让李怡开口就重重有赏,以强迫他说话为乐,可是总不能如愿。恶作剧之余,还专门“赐”给他一个绰号“光叔”。

       有一天,大家又聚在一起开涮李怡,李怡一切如常。亲王李炎,即未来的唐武宗,不经意地侧眼望了望李怡,心里突然咯噔一下。今天的李怡依旧不像常人般恼羞成怒,也不真如傻子般陪笑,虽面无波澜却若有所思。此情此景,让李炎看出一丝端倪,细思极恐。

       李怡和他年岁相仿,虽然表面上愚不可及,但从年龄上看是未来皇位的有力竞争者,如果这一切只是李怡刻意营造出来的假象呢,如果这一切只是李怡在演戏呢……李炎不敢再想下去。只要李怡活着,就是赤裸裸的威胁。

       李炎是个不折不扣的狠人。他容忍不了任何人对自己发起挑战,想都不可以。

       不管是谁,只要被李炎惦记上,好日子就到头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