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孩子一生最大的财富。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就是让孩子踩在巨人的肩膀上一路前行。阅读习惯能够陪伴孩子一生,也会让孩子一生受益,所以家长一定要掌握这几个技巧! 如何让孩子从繁重的学业中放松,从电视机、手机旁边走向快乐阅读?为大家分享4个阅读技巧,父母一定不要错过,超级实用! 1、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和氛围 父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孩子营造一个读书的氛围,让家成为一个吸引孩子阅读的“阅读场”,是非常必要的。 阅读环境很重要。家长在周末时可以多带孩子去图书馆看书和参加阅读活动,能够让孩子受到不少好的影响。 爸妈可以给孩子买一个单独的书柜,准备不同类型和风格的儿童书籍,让孩子在家里随时随处都能找到合适的书去读。 作为孩子的父母,要想自己的孩子喜爱读书,培养孩子良好的读书习惯,就必须要从自己做起,热爱读书,并用自己的良好行为诱导孩子,成为孩子的读书良伴。 2、坚持每天给孩子读书讲故事 很多父母认为睡前故事对于孩子来说只是哄睡利器,其实不然。据美国儿科学会研究显示:学龄前孩子是否经常聆听父母讲睡前故事,会直接影响孩子上幼儿园后的学习表现以及上学后的学习成绩。 父母每天给孩子朗读故事,能让孩子了解更多的词汇、并且能提高理解的速度,让孩子接触更大的世界。 还有,很多孩子在白天和小伙伴们玩得很疯狂,但只要天一黑,就会哭着闹着找爸爸妈妈,因为晚上是孩子最脆弱的时候,而父母此时的陪伴,会给孩子带来最大的安全感,从而建立良好的亲子依恋。 3、爸妈以身作则,放下手机,拿起书本 据笔者对一个中等发达水平的城市小学的353名十岁左右的孩子进行调查表明:有2.2%的家长只支持孩子读书,而自己却不读书,而他们的孩子同样不喜欢读书。据考察发现,这些孩子的语言表达和思维的发展以及意志力就不及那些父母也喜欢阅读的孩子。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实际的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但凡热爱读书的父母,自己的孩子也会对书籍情有独钟。要让自己的孩子喜欢读书,父母就得为孩子做出榜样。 孩子最强的能力是模仿,你的行为和习惯,都会无形地影响到孩子,孩子就是你的一面镜子,你怎样去做事,孩子都会模仿你的行为。 建议爸妈们除了别总在孩子面前玩电子产品,还应该和孩子一起拿起书本去阅读。 4、阅读不能急功近利,要静待花开 阅读对于小学生来说是综合性的学习,通过阅读得到的收获是全方位的。首先是识字、第二是引发思考、第三是形成阅读习惯、第四是锻炼记忆能力……最后才是概括故事大意,总结读后感与受到启发。 我们不必因为“重视阅读”而变得“急功近利”,尤其不必要求孩子阅读必有“成果”,因为绝大多数的阅读成果是无形的,看不到的。 阅读并不会在短期内看到明显或直接的效果,它在很多时候都是隐性技能。 所以,家长千万不要有通过阅读迅速达到某种效果的想法,要让孩子坚持阅读,总有一天会开出最美的那朵花。 如果六岁前什么也没做,就寄希望于孩子上了小学突然就爱上阅读,这基本上是痴人说梦。 所有习惯的养成,都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阅读这件事也如此。如果在之前您不曾为阅读习惯的培养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那么孩子上了小学也还不晚。 |
|
来自: 昵称55807659 > 《孩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