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静思夜》扬州的月光,游侠诗仙李白的心灵洗礼,照亮人生新荣耀

 古稀老人赵 2019-09-19

李白《静思夜》: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今年中秋节,扬州朋友去新疆吉木萨尔县千佛洞古刹旅游。古刹内的工作人员介绍:李白的《静思夜》是在千佛洞古刹内的发心井旁构思写作,理由是只有新疆的月光如霜一样。朋友感到惊讶,历史记载李白的《静思夜》是在扬州旅舍写的。难道有误吗?

《静思夜》扬州的月光,游侠诗仙李白的心灵洗礼,照亮人生新荣耀

一、李白的出生地与新疆的关系

著名诗人李白的出生地一直是史学界争论的焦点,史学界一度出现过李白出生于“蜀中”,“碎叶”、“陇西”等诸多说法。 根据郭沫若等学者的考究,李白生于碎叶城,也就是现在的吉尔吉斯斯坦,五岁那年,他随家人迁到四川省江油县定居。

在唐代,碎叶城和今天新疆都属西域地域范畴,归属唐朝政府管辖。

李白出生碎叶的说法主要来源于两件重要的原始文献,一件原始文献是唐人李阳冰的《草堂集序》,李阳冰在当涂(今为安徽马鞍山市属县)做县令时,晚年的李白去投靠他,称他为“族叔”。李白“疾亟”、即病重时,曾托付李阳冰为自己编集文集和写序。

另一件原始文献是唐人范传正的《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范传正在做宣州(当涂为宣州属地)地方官时,于李白逝世55年后为他迁葬,并从李白孙女手中得到李白之子伯禽的“手疏(亲手写的文字)”,其中,有说到李白的家世。

根据这两件文献记载,李白先世于隋朝末年“被窜”于碎叶,这个“窜”的意思大体如同流放。碎叶在隋代属西突厥,在唐代是安西都护府属下的一个军镇,李白之家于公元705年“潜还(逃归)”蜀地,居住在今天的四川江油。

这两件文献记载大抵说明,李白先世流放到西域碎叶后,李白应该出生于那里,一直到5岁,他才跟随家人移居中原蜀地(今天的四川江油)。

《静思夜》扬州的月光,游侠诗仙李白的心灵洗礼,照亮人生新荣耀

二、新疆吉木萨尔县天山北麓的千佛洞古刹,李白《静思夜》的月光

从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市出发,一直向东160公里,新疆二千多年历史的西域名城吉木萨尔县,浏览曾让唐代大诗人李白留下著名诗句的吉木萨尔县天山北麓的千佛洞古刹。

不要小瞧这个千佛洞,在历史上有很多的名人志士,为亲眼目睹千佛洞的风采不远万里来到这里。

据《北庭文史》记载,唐代大诗人李白曾经因遇仇人受伤,在千佛洞疗养期间咏出了千古名诗《静夜思》和《关山月》。另一位唐代诗人岑参和唐时有名的悟空和尚及宋朝时的朝廷代表王延德、以及随成吉思汗西征的道教名人丘处机,清朝大学士纪晓岚等历史名人都曾在这里留下了的痕迹。

当地的工作人员讲:李白是在千佛洞古刹内的发心井旁构思写作《静思夜》,理由是只有新疆的月光如霜一样。

发心井。相传清代一个游方僧人,一天来到千佛洞膜拜卧佛,却见僧人和村民都在山下取水,甚是困难。当他得知此地已久旱无雨,连寺内井水竟也枯竭了。于是他发心搭起九层高台,做法三天,奇迹出现啦!井中水竟涌动不断,清冽无比。僧人与当地人感念游方僧,遂起名为"发心井"。至今井中水依然清冽且并不因地下水位下降而枯竭。

《静思夜》扬州的月光,游侠诗仙李白的心灵洗礼,照亮人生新荣耀

三、《静思夜》扬州的月光,游侠诗仙李白的心灵洗礼,26岁新起点,照亮人生新荣耀

《静夜思》一诗的写作时间是公元726年(唐玄宗开元十四年)旧历九月十五日左右。

李白时年26岁,写作地点在当时扬州旅舍。李白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诗人抬望天空一轮皓月,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中外皆知的名诗《静夜思》。《静夜思》的续篇《秋夕旅怀》,亦同时同地所作。

《静思夜》扬州的月光,游侠诗仙李白的心灵洗礼,照亮人生新荣耀

游侠诗仙之李白

1、李白的游侠之梦。公元725年(开元十三年),李白二十五岁,“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据说父亲李客给他带了“三十余万金”。李客有三个儿子,老大老三都在做生意。一个在长江头九江做,一个在长江尾三峡做,都做得不错。李白晚年回忆:“兄九江兮弟三峡”。

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是,老二比老大可能更有出息。无论是古代教育家孔子、唐朝皇帝李世民还是诗仙李白,他们都是家里的老二。

一个家里的次子往往是最不安分的,最喜欢折腾的。老二需要想尽办法博取父母的注意力,老二需要力争上游,才能获得父母的关注。这种叛逆带来更多的试错性,也让他们更敢于冒险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他们是最理想主义的,他们的人生往往充满变数和冒险。

二十岁的男人开始成熟,开始思考人生,这是几乎所有男人激情澎湃的年龄,也是几乎所有男人梦想破灭的年龄。

过了二十,男人就必须长大了。唐朝大诗人李白,游侠一年多时间把三十万金挥霍一空,果然是“人生得意须尽欢”。

《静思夜》扬州的月光,游侠诗仙李白的心灵洗礼,照亮人生新荣耀

2、扬州的月光。扬州自从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并且在其统治后期将中原奢靡文化带入扬州以来,扬州在大唐就成为前卫时尚的代名词。

当时的扬州是全中国最繁华的地方,也是最烧钱的地方,杜牧写道“天碧台阁丽,风凉歌管清。纤腰间长袖,玉佩杂繁缨。”豪居,歌舞,美人,宝马,香车,现代所有奢华放逸的娱乐元素全部涵盖。

公元726年(开元十四年)春。李白历洞庭、庐山、金陵后抵达扬州。一路上广事交游,轻财好施,尤其来到扬州后,终于“散金三十馀万”。

李白的三十万金全花在这些莺歌燕舞的销金窟中了吗?当然没有。“以侠自任”乃是李白本色之一。为朋友两肋插刀,轻财好施,存交重义是其为人处世的一贯原则,也是其幸福与快乐源泉之一。游侠李白自述:“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此则是白之轻财好施也”。

《静思夜》扬州的月光,游侠诗仙李白的心灵洗礼,照亮人生新荣耀

游侠诗仙之李白

公元726年(开元十四年)秋天的晚上。夜已经很深,所有的喧嚣都归于宁静,人们都进入梦乡,可诗人夜不能寐,三十万金快要散尽,怎么办,要是再在扬州待下去,恐怕他就是这帮落魄公子中的一员,别说施舍别人,自己都得靠人施舍。

于是就在床前,看着窗外的月光发呆。其实,诗人也不是看什么月光,因为地上的月光并非优美的景致。

李白看着想着,心情如被霜打,有点低落。他就这样一直呆呆地看着,不知看了多久,看来看去竟然把月光看成了地上的白霜,这可真是“谁知心眼乱,看朱忽成碧”啊。

幸运的是李白并非书生,而是游侠。游侠和书生的区别在于,游侠永远有办法,混的就是江湖。

月光如霜,让李白惊醒,一夜静思,李白信心满满,确定了人生新的目标。

李白游侠一年多时间,三十万金挥霍一空后,带着余剩不多的路费从扬州出发,继续前行。

《静思夜》扬州的月光,游侠诗仙李白的心灵洗礼,26岁新起点,照亮人生新荣耀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公元727年(开元十五年)。李白迎娶白富美(李白的原配是唐高宗时宰相许圉师的孙女许氏,继室是唐高宗时宰相宗楚客的孙女宗氏),走上人生巅峰。

《静思夜》扬州的月光,游侠诗仙李白的心灵洗礼,照亮人生新荣耀

四、李白留在扬州的足迹与诗篇

李白喝酒做诗,壮游天下,可谓潇洒之至。所到之处,留下足迹与豪情,也留下诗篇。从李白的诗文看,他曾至少三次来过扬州。

1、李白第一次到扬州时才26岁,一住就是近一年。他年少气盛,行侠仗义。据他自己说:“曩昔东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

他因此在扬州结识的朋友甚多,诗酒流连。就在与扬州朋友告别时,他醉醺醺地写下了《广陵赠别》:“兴罢各分袂,何须醉别颜。”不久,李白在江夏(汉口)遇到了诗名远扬的孟浩然。40岁的孟兄要去广陵,李白在黄鹤楼相送,写下千古绝唱:“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对孟浩然的深情成就了“千古丽句”,也让扬州人得到了一笔精神财富。

2、李白再来扬州时已是40多岁。公元747年(天宝六年),当时李白47岁。他在扬州、苏州、淮安、安宜(宝应)等地盘桓,甚至春节也在扬州度过。期间他写有《留别广陵诸公》,留下行程记录。

李白好漫游,故多留别诗。留别与送别不同,送别是人别己,留别是己别人。《留别广陵诸公》是诗人在政治失意之后对自己人生历程的回顾和反省,从少年天真狂放的自信,到中年圣明垂顾的自得,以至罢职还家后守真修道的自适,和最后醉酒佯狂,寄意山水的自恣,表现了诗人对政治的厌弃和对自由的追求。

《静思夜》扬州的月光,游侠诗仙李白的心灵洗礼,照亮人生新荣耀

游侠诗仙之李白

3、53岁的时候,李白第三次来到扬州。公元753年(天宝十二年)秋。他在《酬崔侍御》中说:“严陵不从万乘游,归卧空山钓碧流。自是客星辞帝座,元非太白醉扬州。”其心态已不再是当初年轻时的模样。

这次在扬州却让李白认识了一个人,那就是青年诗人魏万。狂放自负的魏万对李白的仰慕和追随感人至深。

他为了访问李白,居然沿着其踪迹追寻了三千里,终于在扬州相遇。魏万描写李白的形象是,眸子炯然,哆如饿虎,或时束带,风流蕴藉。”一老一少两个狂人在扬州结成了忘年莫逆,成就一则诗坛佳话。李白甚至将文集与儿子一并托付给魏万,后来两人同去金陵(南京),李白竟写了长达120句的《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足见相知之深。

《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长诗,写魏万遍游各地,蹑踪李白入浙,游石门不遇,返广陵与李白相见,李白作诗具述其游而相赠。此诗介绍了魏万超凡出世,爱古好游的名士风貌,表达了作者对好友的留恋与惋惜之情。全诗描述传神,形象生动,虽然写魏万千里寻访李白,一路经历的吴越山水的壮丽,其实倒是李白自己一生登山临水的真实记录,可以看成一篇山水佳作。

《静思夜》扬州的月光,游侠诗仙李白的心灵洗礼,照亮人生新荣耀

扬州大明寺栖灵塔

五、李白与扬州的关系密切,他对扬州的感情,可以从他的诗句中体味

不知是哪一次,李白曾登上扬州大明寺的栖灵塔,写下《秋日登扬州栖灵塔》。诗句气势恢弘,极其华丽:“宝塔凌苍苍,登攀览四荒。顶高元气合,标出海云长。万象分空界,三天接画梁。水摇金刹影,日动火珠光。鸟拂琼檐度,霞连绣拱张。目随征路断,心逐去帆扬。露洗梧楸白,霜催橘柚黄。玉毫如可见,于此照迷方。”

诗人李白即使不在扬州,也在诗中表达对扬州的深厚的感情。

公元754年(天宝十三年),李白再游秋浦(今安徽贵池西)时。组诗《秋浦歌十七首》中的第一首写道:“寄言向江水,汝意忆侬不?遥传一掬泪,为我达扬州。 ”感情深厚可见一斑。

李白留在扬州的足迹与诗篇,不但说明了扬州对于李白的意义,也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扬州对于李白那个时代的意义。

现在看来,李白可以说是一个具有典型含义的符号。他的足迹所及,与其时中国的名城、名胜、名山、名川等亦即今天的所谓旅游资源的分布,是互为印证的。

以今天人流、物流、信息流之类的说法,扬州成为包括李白在内的著名文人的必经之地,必到之处,无疑是源于扬州的历史、文化与经济的巨大吸引力。

《静思夜》扬州的月光,游侠诗仙李白的心灵洗礼,照亮人生新荣耀

游侠诗仙之李白

六、游侠诗仙之李白

《静思夜》扬州的月光,游侠诗仙李白的心灵洗礼,照亮人生新荣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