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中国画的意象和神思

 一言之美 2019-09-19
成忠臣:论中国画的意象和神思

成忠臣作品:采药图

论中国画的意象和神思

成忠臣

人类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接触最多,感受最深的是许多具体的物象,特别是这些物象的表象美,人们在描绘这些物象时,首先是力求摹仿,力求写实,后来才逐渐地流露出个人的主观感受, 带有装饰趣味的工笔重彩和变形绘画便是画家主观感受的表现。但工笔重彩和变形绘画还是没有摆脱对具体形象地摹仿。当人们的主观感受进一步发展,写意艺术变诞生了。写意画不刻意求工, 也不求其酷肖, 而是求其“意象”,绘画中的意象是画家的主观感受、 审美情趣、 感受方式与感受对象的有机融合,高度统一。

成忠臣:论中国画的意象和神思

石涛 松泉幽居

​这种意象是物我交融、以物写我, 以我写物的统一体,是画家心目中理想的物象,是抒发感情的艺术形象,这种形象来源于客观的具体的物象,但又不同于具体的物象,既具体又抽象,既客观又主观, 是“外是造化,中得心源”的意中之象。意象是以意舍形、以意取形,来于自然,又归于自然的形象。正如石涛所说: “随笔一落,随意一发,自成天蒙。处处通情,处处醒透,处处脱尘而生活; 自脱天地牢笼之后归于自然矣。”也就是返璞归真、自然天成。创造“意象”的过程,也就是选取表象、组合表象、改造表象、提炼表象、概括表象、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石涛讲: “无法之法乃为至法”,这个“无”并不是实际的虚无,而是画家的绘画技巧达到高度成熟,由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状态,是不求肖似形貌,但求其意象和神韵的状态。

成忠臣:论中国画的意象和神思

石涛 枇杷清藕

在中国画论中摹仿表象着为“俗品”,摹仿技巧纯熟者为“能品”,在选取改造表象时能突出表现物象的精神气质者称为“神品”,比“神品”高出一筹,不可多得者成为“妙品”,“妙品”之最,仿佛不费心力,体现一种“画到熟时是生时的境界,这种境界极少见, 故成为逸品。 写意画中的意象所追求的目标,不是俗品和能品,最起码,也是神品和妙品。“意象”不但在中国绘画和画论中具有重要价值,在西方绘画中实质上也包含意象的思想。 特别是现代派的一些画家,更是追求意象的表现, 抽象绘画实质也是画家心目中的意象。 由此可见,中西方绘画,到了高层次,其理论实质完全是一致的。“意象”一词又叫“兴象”, “兴象”就是一种“物感于心”而生出的包含人的情感、 意念、意象的感性形象。 这种“兴象”,不同于自然形象,体现了艺术家的再创造,因而更概括、更集中、更生动、更感染人。

成忠臣:论中国画的意象和神思

鹰 吴作人 纸本设色 86.5cmx45.5cm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藏

神思和意象一样,也是中国绘画理论中十分重要的思想。指艺术思维活动要以想象为特征。 陆机、 宗炳、 刘勰等人都有对神思的精辟论述。 刘勰的神思论, 主要有以下内容:

成忠臣:论中国画的意象和神思

陆仰非

1,神思即艺术想象,可以“思接千载”、 “视通万里” 。

2,神思不但依赖生理和心理机制,还要“气”的支持。 因此,应保持“虚静的心愿”,“气”才能畅达。

3,神思需要外物的撞击, 才能产生灵感和创作冲动。“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是对“神思”和灵感说的深刻论述。

4,神思活动的结果是产生审美意象。

5,神思的想象能力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而达到。“神思” 论标志我国古代文艺美学思想发展的一个新高度。 对艺术创造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

成忠臣:论中国画的意象和神思

石涛 千山红树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