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年,这群人让飞天“神话成真”,还“造”了一个小镇....

 fbi3100 2019-09-19

01

 

2008年,一位腾讯工程师过来阿里巴巴面试,一脸惊讶地问:“原来你们真的在做云计算呀?


在旁人眼里,阿里巴巴只是一家电商公司,跟新兴的云计算根本不沾边。

 

只有阿里巴巴知道这是为什么——业务高速发展使已有的IT设备使用到达瓶颈,它的算力不够了。


彼时的阿里巴巴,淘宝和支付宝的注册用户纷纷超过1亿大关,人们在互联网世界里畅游;但与此同时,每一次浏览,每一次点击,每一次下单都是对算力的一种消耗。


如果算力被消耗完毕,就无法产生新的订单,无法储存交易记录,自然整个系统就会陷入瘫痪状态。

 

而算力锐减导致了阿里巴巴IT成本的剧增。

 

因为2008年的中国,在IT领域,是个标准的“三无”国家:没有自己的操作系统,没有自己的芯片,同样没有自己的计算力系统,几乎所有的大型企业,都必备IOE(IBM小型机、Oracle数据库、EMC存储)。

 

IBM小型机价格从几十万到高达百万级人民币,与Oracle签订的数据库软件费用达数千万,加之一大笔软硬件支付和一大笔维护费,阿里的技术发展压力很大。


2008年9月,马云把微软亚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坚挖了过来。加盟阿里后,王坚马上着手工作,他反复琢磨,确实发现那个问题:即便追加巨额IT投资,阿里购买的软硬件也未必能满足其业务的高速增长。

 

买,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02

 

2009年阿里云成立,王坚任总裁,他们的任务就是去IOE,研发属于阿里巴巴的底层计算架构,这个系统被命名为“飞天”。

 

“飞天”,坊间有两种解释:古代神话中带给人幸福与吉祥的女神;人类对自由飞翔的向往。

 

现在有了第三种:阿里巴巴技术人的不懈探索。



梦想丰满,现实骨感。等项目真正开始推进,王坚才发现,和攻克技术难关相比,更头痛的是不理解:“质疑的声音五花八门,从外到内都没人看好阿里云。

 

2010年深圳IT峰会上,BAT三家针锋相对。李彦宏:云计算这个东西呢,可以毫不客气的讲,它是新瓶装旧酒,没有新东西。



马化腾:现在来看还为时过早,可能过几百年,几千年之后,到阿凡达那个年代确实有可能。



马云最后一个回答:我的理解云计算最后是一份分享的过程,我自己公司对云计算充满了信心,也充满了希望。



尽管有马云力挺,但阿里巴巴内部依旧有人怀疑去IOE的必要性。


当淘宝技术保障数据库负责人后羿在会上宣布淘宝要放弃 Oracle,转投自研的数据库时,整个办公室的人都炸了。


就“飞天”那几行代码,也想承载整个淘宝的数据吗?



而最主要的问题在于,要更换整个阿里巴巴的底层架构,“飞天”必须能独自调度 5000 台服务器。

 

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的事,当时的阿里云长时间徘徊在1500的量级,5K简直是高不可攀。


从2010年到2012年,阿里云死磕5K,但几无进展。

 

多年后,阿里云首任技术总监林晨曦如此形容这次5K征途:阿里云就像是一个军队,在攻占一个看起来不可能攻克的山头,一批冲锋者倒下了,下一批冲锋者接着顶上。其实是很悲壮的,因为没有人知道,未来到底能不能成功。

 

长时间的摸索让很多员工看不到希望,纷纷离职或者转岗。

 

2012年对于王坚来说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当时整个集团内部都对阿里云充满了质疑。

 

时任阿里巴巴运维负责人刘振飞说:“有一个哥们跟马云说,马总不要听王坚在那儿瞎扯,他是个骗子你知道吧。

 

巅峰多看客,黄昏见信徒,此时的阿里云处于风云飘摇之际。

 

千钧一发之际,马云力挽狂澜:“我每年给阿里云投10个亿,投个十年,做不出来再说。

 

其实私下他也摸不准:“为谁做,要做多久,投入有多大,什么时候产生效益,我们也不清楚”。

 

2012年的阿里云年会上,王坚走上台前,紧握话筒,两句话没出口,就泣不成声。台下人大喊:博士别哭。

 

那个场景让很多人都为之落泪。



03


时间不等人,一晃到了2013年,那一年淘宝用户数突破了4亿。


5K的目标必须要达到,这是生死线。


那段时间,阿里云所有人的频率都调快了至少2.5倍。

一位叫做李泉的同事,连续几个礼拜连轴转,半夜两三点被叫起来解决问题,早晨八点又出现在工位上。被同事封为“李铁人”。

 

还有一位参与项目的同学,女朋友周末从合肥赶到杭州来陪他加班,默默无闻任劳任怨。

 

林晨曦说:“我恍惚觉得,在阿里的四年,我仿佛过完了一辈子,以后的事情,都是下辈子的。

 

终于迎来了临门一脚, 2013年6月,“飞天”5K进入最后的稳定性测试。

 

怎么测试系统的问题定性呢?振飞提出了一个钢铁直男的测试办法:拔电源。


他的理由是:“如果这种突然暴力断电都能撑得住,阿里云还有什么不稳定的呢?

 

拉电的同学反复问了三遍:拉吗?拉吗?拉吗?最后才颤抖着双手拉下了电源。

 

阿里云的人集体屏住呼吸,胆战心惊地等待机器重启,空气像凝结住一般。

 

四个小时之后,系统恢复运行,数据无一缺失。


5K成了!

 

这是国内第一个超大规模计算集群,在当时是前所未有的壮举,极大推动了计算能力的提升。


被质疑、被误解、被嘲笑……圆梦的时刻,一切过往,微不足道。

 

2013年7月,淘宝最后一个Oracle数据库下线。

 

至此,IOE全部替换完毕,阿里巴巴完全拥有了自己核心技术。



2013年10月24日,阿里云开发者大会第一天,阿里云所在的云栖小镇,一尊雕像被竖立起来,雕像上只有两个字:“飞天”。


“飞天”雕塑上刻着所有参与工程师的名字,无论 Ta 是不是仍然在团队。

 


04

 

阿里云开发者大会就是日后的云栖大会。


云栖小镇在2012年以前还被称为转塘科技经济园,只有几幢被农田包围的厂房,孤零零地矗立着。


为了盘活经济园,当地政府谋求转型,并在2012年前后锁定了云计算这个产业方向。



2013年,阿里云开发者大会携手30家云计算企业成立“云栖小镇联盟”,标志着国内首个平台化的云生态系统形成,国内大数据与云计算产业正式步入发展时期。



2014年阿里云开发者大会的主旨是:“服务不是口号,是承诺”,云计算正在帮助普通人改变世界,帮助小企业解决大问题。



2015年阿里云开发者大会正式更名云栖大会,转塘科技经济园也在2015年正式变成了云栖小镇,它不是一个行政地理名词,而是一个特殊的产业联盟,王坚被聘为名誉镇长。

 

阿里技术人不是闭门造车,阿里云开始输出能量,为社会服务。


时任浙江省省长李强参加了那年的云栖大会。



时至今日,云计算已经开花结果。

 

云栖小镇从一个不起眼的园区变成了生机盎然的特色小镇。


云栖大会也从地方站站长大会变为与谷歌的I/O开发者大会、微软 Build 年度开发者大会齐名的全球技术人三大盛会。

 

05


2018年,“飞天”云计算操作系统获得了一个特别的奖项——中国电子学会15年以来的第一个科技进步特等奖。


如今,阿里云跃居亚太第一、全球第三,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马云那句愿景:“阿里拥有那么多资源必须对社会有担当,要用技术解决社会问题”,已变成现实。


过往四年的云栖大会分享了一个个用技术改变世界的努力。


在浙江建德医院,内科医生十分焦虑。

 

由于医疗资源紧张,每份病例的填写只留给他们不到2分钟,病历的错填、漏填偶有发生。


为此,建德医院请来了“智能助手”。基于医疗知识图谱与自然语言理解,能在医生撰写病历的同时,对不符合医疗规范的诊断内容进行提醒。这不仅降低了医生的工作强度,也为患者加了一道安全保险。



众所周知,工厂生产线上最值钱的就是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当他们退休后,谁又能顶替他们的位置呢?


在太阳能生产企业天合光能,ET工业大脑通过学习车间设备、人员、工艺等海量数据,然后深度学习,构建大数据模型,仅用几天时间就培养了一位AI生产专家。不仅知识上轻松匹敌老师傅,还不知疲倦,每年为工厂提高利润数千万元。



杭州临平中队中队长助理吴俊服役已经20年。以前火灾预防靠培训,靠人去盯,工作量大,效率低。


自从2018年杭州城市大脑2.0发布后,着火地点,火灾类型,火灾被困人数,燃烧对象,建筑结构,是否涉及危化品,准确判断火灾情况,快速形成预案,这样不仅能够保障消防员的生命安全,也能为生命财产争取更多时间。 

 


在杭州,每天有两百多万辆机动车,900多辆公交车,还有无法计数的非机车穿行其间,全城的五万多路视频监控,如果由交警三班倒地去看,需要十五万个交警。


通过算法,机器可以在短时间内把这些视频都看完,并且数清楚有多少车辆往哪个方向走了,用数据优化红绿灯配时方案,实时计算出城市八万多个路口每一刻的交通状况。



2019年6月17日深夜,四川长宁地震了。


在第一时间,一声尖锐的喇叭声和随之而来的倒计时发出警报,人们闻风而逃,仅仅几秒,但意义非凡。



……


这些技术的底层支持,都搭载在阿里云之上。


作为一个有梦想的企业,阿里技术人从未满足于现状。只有技术,才是阿里巴巴的未来。


2017年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 CTO 张建锋宣布成立达摩院;2018年云栖大会上,张建锋又宣布成立平头哥半导体芯片公司。



从前励志改变世界的阿里,以云栖大会为梦想的传声筒,正在改变世界。  

 

我们在这种改变中,发现信息对称了,生活便利了,物质消费越来越快了,精神消费越来越多了,与世界接轨越来越多了,自己的格局,也越来越大了。


阿里巴巴把企业做到这个份上,赚钱早已不是重要的事了,成为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企业,为世界带来什么,才是他们不断考虑、不断尝试和突破的事情。

 

我想起一个故事。


2009 年春节上班第一天,在北京上地的汇众大厦203一间连暖气都没有的办公室里,一帮工程师一边口呼白气,一边敲出了“飞天”的第一行代码。


那时候有人无心说了一句话:“没准将来我们成功了,我们写的飞天第一行代码还能印在T恤上呢!”。


现在,这件“代码T恤”被阿里云产品总监何云飞穿在身上,成为了现实。


每次看到这张图,恍惚间我总觉得——改变世界的好像不是技术,而是其背后炽热的梦想。向所有的技术人致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