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年被“雷神”霍洛维茨砸坏的钢琴们

 NLMU 2019-09-19

那些年被“雷神”霍洛维茨砸坏的钢琴们

搜狐网

2017-11-05 00:00

霍洛维茨莫斯科音乐会(1986)

弗拉基米尔·霍洛维茨

Vladimir Horowitz



那些年被“雷神”霍洛维茨砸坏的钢琴们

1、霍洛维茨:“真正的演奏家需要三个东西!”;2、霍洛维茨演奏的李斯特,“可用的赞美词都已被用光”!3、必读丨霍洛维茨的钢琴改编曲分类介绍;4、跟霍洛维茨学钢琴丨“当你的琴弹到一定程度时,你会觉得所有的作品都很难。”5、我们该如何理解霍洛维茨的演奏技艺及其艺术生涯?6、那年花开月正圆,霍洛维茨在莫斯科

用左手摧毁无数小清新的幻想

今天( 11月5日)是20世纪最伟大的钢琴家之一弗拉基米尔·霍洛维茨(Vladimir Horowitz)忌日,霍洛维茨被称为浪漫派钢琴的最后一人,一些文艺小清新们为了让艺术满足于自己的幻想,想当然的以为浪漫派就是黛玉葬花般的柔情与悲伤,而霍洛维茨却用那些被砸坏的钢琴摧毁了文艺小清新们所有的“感伤”。

霍洛维茨的演奏会让你豁然明了:原来浪漫的本质是“激情”。霍洛维茨的激情与他的音乐浑然天成。这和很多钢琴演奏者用形体的夸张动作表现出的激动有着云泥之别。他在年轻的时候,经常在演出中弹断琴弦,调音师时常面对被他弹的几乎散了架的斯坦威钢琴无可奈何。霍洛维茨的琴音是灵动剔透的,但是同时,他有着使他获得“雷神”称号的左手。霍洛维茨一生自始至终都在强调左手的重要性。他不仅不认为左手是演奏中的附属,甚至称呼左手是钢琴演奏中的指挥。音色上,他左手在低音部的独特击键让他演奏的音乐丰满而又极富冲击力,具有很强的音响性。

大师的秘诀在于错误的指法

每一个琴童在刚刚学习钢琴时,老师都会要求你在弹琴时要保持手卧鸡蛋的姿势,用指尖去弹琴。而霍洛维茨采用了一种完全个人化的平行触键手型去演奏钢琴,同钢琴教科书上要求手心虚空,指尖触键不一样的是,他将手掌平铺在键盘上,用每个手指的指肚去触键,每一个音不是击打出来的,几乎是就是用手指去按出来的。独特的手法可以产生出异乎寻常的柔美音色。

不可忽视的踏板

为了追求音色的变化,霍洛维茨对手指接触琴键的部位也非常的考究。越是靠近琴键的根部触键,琴音越轻,音色越柔;越是接近琴键的末端触键,琴音越响,音色的弹跳性就越强。甚至有时在演奏延长音的过程中,他的手指会从琴键的一端滑向另外一端,以追求延长音音色的细微变化。在不同的琴键位置演奏,结合演奏时手指的力度和速度变化,使得霍洛维茨的钢琴音色像彩虹一样瑰丽多变,并且富有层次。霍洛维茨使用音色表现音乐的手段更加丰富。有的乐评家认为,他就如同一个画家,用七彩调制出不同的色调,从而表达各种各种的音乐情思。然而让霍洛维茨的琴声臻于完美之境地的,是他对钢琴踏板的绝妙使用。论对钢琴踏板的重视和理解之深,在20世纪的钢琴演奏家之中,霍洛维茨绝对是无人可比的大师。他一生中仅有的一部学术著作,就是关于钢琴踏板的使用。大师本人也讲过:作为一个钢琴演奏家,他的成就不在手上,而是在经常为人忽视的足底。

让作曲家惊叹的《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

拉赫马尼洛夫第三钢琴协奏曲(Concerto No.3 in D Minor,Op.30),是音乐史上最伟大的钢琴作品之一。在霍洛维茨指下的拉赫马尼洛夫第三钢琴协奏曲,流淌出的既有千里冰川,漫漫林莽的壮丽;又有溪流蜿蜒,百花初绽的秀美。琴声中饱含着他对故乡的挚爱,也弥漫着去国难返的悲伤。第一乐章开始不久,钢琴沉稳引入的那几个小节,分明是大师低低的呢喃:“啊,这是我的祖国。”

就在霍洛维茨抵达纽约以便举办他的美国首场音乐会后48小时,拉赫马尼诺夫匆匆赶往位于57街的斯坦威公司的底楼,会见了这位来自东方的神奇琴手,随即两位天才开始在琴上展开了对话。他们一起弹奏了拉赫马尼诺夫自己的第三钢琴协奏曲,拉赫马尼诺夫还弹奏了管弦乐总谱的钢琴简写稿,尽管当时他说话很少,但事后他告诉他的朋友说他感到非常震惊,霍洛维茨就像一头凶猛的老虎,他在键盘上穿梭往来,毫不犹豫一口就吞下了他的第三钢琴协奏曲。

作为托斯卡尼尼的女儿是我无法选择的,而成为霍洛维兹的太太让我有了小小的傲娇

1933年12月21日,30岁的霍洛维兹迎娶了意大利指挥大师之女万达·托斯卡尼尼。此女既不写作交响,也不指挥乐团,但在上世纪却有着独一无二的地位。她曾说过:作为托斯卡尼尼的女儿,我不觉得有任何特别,因为我没法选择,但是成为霍洛维兹的妻子,我弱弱的会感到一点小傲娇!

独孤求败的《卡门主题变奏曲》

如果你看过大师在1968年卡内基音乐厅演奏《卡门主题变奏曲》的情景,你会被他在键盘上电光火石般的神奇演奏惊得目瞪口呆。这部作品(《VARIATIONS ON A THEME FROM BIIET’S CARMEN》)是大师为自己创作的一部极具演奏难度的炫技作品。霍洛维茨在弹奏这部作品时,已然将钢琴演奏变化成为一种高度激烈的竞技运动:此起彼伏的大跨度跳跃击键,密如骤雨的琶音,左手与右手你追我赶的对抗。这时的大师已经完全成为一个键盘上的魔术师,给予欣赏者带来的是一个惊叹又一个惊叹。这部变奏曲的难度之大,以至于很少有钢琴家愿意去触碰。——歌剧《卡门》像一部生动的音乐“文学”丨比才用音乐鲜明地刻画出性格相异的人物形象!

霍洛维茨《梦幻曲》

大师晚年的《童年情景》

霍洛维茨晚年弹奏的舒曼《童年情景》(KINDERSZEN OP.15)是极受欢迎的演奏版本。他将这些分解和弦上的简单旋律弹的极富浓郁的怀旧气息,这种怀旧的色彩,正是一个老者对童年美好时光的追忆。在聆听的过程中,我们总会不由得忘形于音乐,让思绪翱翔于时空之外。1987年5月大师在维也纳演奏这部作品时,钢琴弱音的处理真是美妙地不可思议。

在我死之前,再看看俄罗斯

霍洛维茨1925年离开俄国,当时还是一位年仅22岁、来自基辅的英俊男孩,其绚丽辉煌的演奏风格已使他在祖国远近闻名。甚至边境上的士兵都知道他。其中一位拍着年轻的沃洛迪亚·“戈洛维茨”(Volodya Gorovitz)的肩膀说:“你虽然走了,别忘了你的祖国。”霍洛维茨在为这一忠告所感动的同时,也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因为这些士兵没有叫他脱鞋检查,而里面藏着几千美元,是他在德国巡回演出必需的费用。他的出境签证允许他离开6个月,而他一去就是60年,并在1942年成为美国公民,他还常说不想再回到苏联。

然而,时至暮年,他开始屈服于一个愿望:“在我死之前,再看看俄罗斯”。1985年,美苏文化交流协议重新启动,他急切地询问经纪人彼得·盖尔布(Peter Gelb),自己是不是可以考虑以“和平大使”的身份回去。后者向他保证,可以按照霍洛维茨的一贯作风——在美国大使的住地Spaso House弄一套舒适的房间,带上大师自己的斯坦威钢琴和随从,并且每天从巴黎采购多佛鲽鱼——来进行这次旅行。霍洛维茨说“行”。于是对外界宣布了这项旅行计划。这场音乐会可谓举世瞩目,音乐厅当天,数百人打着伞站在音乐厅外的大街上,他们知道自己一个音符也不会听到,他们仅仅是为了今后能对别人说,这一天,他们也在那里。美国和西欧的电视台对音乐会进行了转播。这次音乐会也被拍成了纪录片《霍洛维茨在莫斯科》。

霍洛维茨纪录片

为了音乐几次隐退几次复出

1936年,霍洛维茨以健康不佳为理由,首次离开舞台,宣布退隐,大师时年只有32岁。在退隐的宁静生活里,他专注于对音乐的思索和探寻。三年后复出。霍洛维茨已经由一个火爆的技术演奏家变成一个自省的成熟艺术家了。在以后的岁月里,大师又出于同一目的,分别于1953年、1970年二次退隐,最长一次隐退的时间达12年之久。每一次的退隐生活都使霍洛维茨在音乐上获得质的突破。正是凭借这样一种淡泊名利的勇气、对音乐从不懈怡的执着追求,使得大师最终步入完美。

《霍洛维茨——最后的浪漫》是大师晚年复出后,掀起的最后一次旋风,这张DVD让我们得以一睹大师晚年的风采。开始部分是霍洛维茨在斯坦威公司挑选和试奏施坦威CD443钢琴。霍洛维茨演奏的12首乐曲,收录在《霍洛维茨在家中》(Horowitz at Home)CD中。由于年迈,他演奏的曲目以小品为主,把音符淬炼到最简洁精巧的地步。听过他弹的舒伯特《小夜曲》(李斯特改编),这架斯坦威强弱层次之丰富,音色变幻之多样,真可谓摄人心魄和叹为观止。摩尔在回忆录中写道,霍洛维茨开始弹这架新琴时觉得不适应,经过调音师弗兰茨·摩尔的反复调整才把斯坦威独有的音色发挥到极致,终于有一天,霍洛维茨对摩尔说:“嘿,弗兰茨,这架钢琴真的比以前好,我可要带它去旅行演出呢。”1986年82岁时的霍洛维茨带着这架钢琴回到了莫斯科。

2、3、;4、;5、;6、7、8、9、10、11、;12、约根·博列特(Jorge Bolet)钢琴大师课丨拉赫马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

平台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