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罗非鱼是成功的入侵物种, 为什么野生罗非鱼没人愿意吃?

 rwm1110 2019-09-19

罗非鱼原产于非洲南部,作为经济鱼类引入中国后,已成为一种比较成功的外来入侵物种。罗非鱼又称非洲鲫鱼、非鲫、福寿鱼等,在全球广泛分布,适应性强,目前罗非鱼已被列入第三批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

罗非鱼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是世界水产业重点繁殖的鱼种,被称为未来重要的动物蛋白质。罗非鱼刺少肉质鲜嫩,深受国内外人士的喜爱。美国人不吃中国的亚洲鲤鱼,但特别喜欢吃这种鱼。

罗非鱼是一种杂食性鱼类,具有很强的适应性。除了冷什么都不怕,它甚至可以在海水中存活。它们非常贪吃,食物摄入量大,食性广泛,会消耗碎屑物质、硅藻、无脊椎动物、大型藻类、小型鱼苗和植物等等。野生罗非鱼经常过度繁殖,因此会因为食物不足导致它们体型普遍较小,没有太多的营养和经济价值。

目前市场上的体型大的罗非鱼都是人工养殖的,河流中的野生罗非鱼通常形状很小,鱼肉质感很差,人们钓到以后都不愿意吃。在一些地方,人们认为养殖罗非鱼不干净,罗非鱼被认为是营养价值低的劣质鱼类,但也有一些非常喜欢吃罗非鱼的地方,它的地位是和我国四大佳域一样的。

罗非鱼在中国泛滥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入侵物种太强大,而是物质条件得到改善,吃货们变懒了、胆小了、挑剔了。小伙伴们,准备酱油、辣椒、洋葱、姜和大蒜,一起来拯救生态平衡,消灭外来物质罗非鱼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