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法国当代非婚同居家庭研究

 法学生doc 2019-09-19

法国当代非婚同居家庭研究

张民安

目次

    一、非婚同居的界定

    二、非婚同居的历史发展

    三、非婚同居应当具备的实质性条件

    四、非婚同居对非婚同居当事人产生的法律效力

    五、非婚同居对第三人产生的法律效力

    六、非婚同居当事人与其未成年子女之间的亲子关系

  一、非婚同居的界定

(一)非婚同居的语源

在民法上,“非婚同居”这一概念是一个古老的概念,它最初来源于拉丁文“cum cubare”和拉丁文“concubinatus”,它们的最初含义均是“与别人睡在一起”(coucher avec)。[1]在罗马法时代,人们将此种拉丁文翻译成 “le concubinat”而不是“le concubinage”。[2]其含义是指人们在婚姻之外所形成的一种事实上的结合(l’union de fait)。[3]

在19世纪,人们虽然广泛使用“非婚同居”这一术语,但是,他们在使用这一术语时明确区分“非婚同居”与 “自由结合体”(l’union libre)。根据19世纪的观念,“非婚同居”是指那些因为某种原因而无法结婚的人在婚姻之外所建立的家庭形式,例如,当人们因为通奸的原因、乱伦的原因或者同性的原因而无法结婚时,他们就选择婚姻之外的家庭形式,他们此时所为的家庭形式就是非婚同居。而根据19世纪的观念,当人们原本能够选择婚姻家庭的方式而拒绝选择此种方式时,他们所为的其他家庭形式就属于“自由结合体”。[4]

在当今社会,民法学者不再严格区分这两个术语,他们认为“非婚同居”等同于“自由结合体”,反之亦然。

(二)非婚同居的狭义界定方式

在法国的立法者通过1999年11月15日的制定法对非婚同居作出强行干预之前,法国的司法判例仅采取狭义的非婚同居理论,它们认为,非婚同居仅是指一男一女之间所建立的、具有稳定性的、能够持续一段时期的生活共同体。因此,根据法国的司法判例,即便两个同性在婚姻之外所建立的生活共同体是稳定的、能够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他们之间的此种生活共同体也不是非婚同居。[5]

(三)非婚同居的广义界定

在法国,立法者在1999年制定的1999年11月15日的法律当中对非婚同居作出了广义的界定,它认为,除了异性之间能够建立非婚同居家庭之外,同性之间也能够建立非婚同居家庭。该法被编入到法国民法典当中,这就是第515-8条。根据该条的规定,所谓非婚同居,是指两个人在以配偶身份生活时所建立的一种事实上的结合体(une union de fait),此种事实上的结合体形成了稳定的、持续的共同生活体,无论这两个人在以配偶身份生活时是异性还是同性。

(四)非婚同居的性质

在法国,民法典第515-8条认为,非婚同居在性质上不属于契约或者法律行为,而属于一种事实状态,因为该条明确将其非婚同居界定为一种事实结合体,已如前述。

除了法国的制定法将非婚同居看作一种事实行为之外,法国的民法学说也一致认为,非婚同居在性质上不属于契约、法律行为(act juridique),它属于一种事实或者事件,属于一种法律事实或者法律事件(le fait juridique),因为,此种法律事实的法律效力由制定法或者司法判例作出规定,不是由非婚同居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决定的。[6]

二、非婚同居的历史发展

(一)罗马法时代的非婚同居

非婚同居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罗马法时代,人们就开始过着非婚同居的生活,即便此种同居生活不受法律的保护。非婚同居之所以在罗马法时代产生和存在,一个主要的原因在于,罗马法对结婚条件的要求过于严厉、苛刻,导致大量的人因为不符合罗马法所规定的结婚条件而无法结婚。例如,在罗马法时代,军人或者神职人员因为要履行他们所担负的职责而无法与其他人缔结婚姻,因此,他们只能够与其他人建立婚姻之外的家庭形式。[7]再例如,在罗马法时代,奴隶、外国人、蛮族分子因为其身份地位过低而无法与别人结婚,因此,他们也只能与别人建立婚姻之外的家庭形式。[8]

(二)中世纪的非婚同居

在中世纪,非婚同居的现象十分普遍,除了没有结婚的人与别人过着非婚同居的生活之外,某些已经结了婚的人也与别人过着非婚同居的生活,甚至当时的不少国王也公开地过着非婚同居的生活。如果非婚同居属于普通的未婚男女之间的非婚同居,则除了当时的寺院法(le droit canonique)会对其表现出容忍的态度之外,世俗法(le droit séculier)会对其持宽容的态度。但是, 如果他们之间的非婚同居构成所谓的通奸性质的非婚同居,乱伦性质的非婚同居,或者教士所为的非婚同居,则中世纪的寺院法除了会对非婚同居的当事人给予严厉的制裁之外,也会对他们在非婚同居期间所生下的非婚生子女给予严厉的惩罚。[9]不过,到了法国旧法时代的末期,中世纪的寺院法对非婚同居所采取的此种严厉的压制措施已经被放弃了,因为到了那时,此类非婚同居大量减少。[10]

(三)法国近现代的非婚同居

在法国,1804年民法典完全无视非婚同居存在的,因为它仅对婚姻作出了规定,完全没有对非婚同居做出丝毫的规定。[11]随着19世纪的经济发展,尤其是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非婚同居的现象开始死灰复燃,大量的人开始建立非婚同居的家庭生活,尤其包括工人,这些人在为企业主劳动的同时开始建立婚姻之外的家庭形式。到了20世纪30年代,随着非婚同居现象的大量发生,非婚同居的问题开始引起法国民法学者和司法判例的关注。不过,从20世纪30年代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之间,法国的司法判例并不愿意对非婚同居提供保护,因为它们认为,非婚同居违反了社会的良好道德原则。[12]

到了20世纪60年代,非婚同居以不可阻挡之势在法国蔓延,大量的人开始放弃传统的婚姻家庭形式而选择非婚同居的家庭形式。为了应对非婚同居大量增加的现实,法国的司法判例开始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对非婚同居采取新的态度,认为应当对非婚同居提供一定的法律保护。[13]

除了司法判例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对非婚同居采取新的态度之外,法国的立法者也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对非婚同居采取新的态度。在1999年,法国的立法者制定了1999年11月15日的法律,除了对连带民事协约作出规定之外,也对非婚同居作出了界定。在2002年,法国的立法者制定了2002年3月4日的法律,明确废除了合法家庭与自然家庭的区分理论,不再区分合法家庭和自然家庭,它将两种家庭当中的亲权制度予以统一。

三、非婚同居应当具备的实质性条件

(一)非婚同居当事人应当具备的年龄条件

根据法国民法典第144条的规定,婚姻当事人原则上应当年满18周岁才能够结婚,已如前述。法国的某些民法学者也认为,非婚同居当事人也应当具备此种年龄要件才能够建立非婚同居关系[14]

(二)非婚同居当事人应当具备的性别条件

在1999年之前,法国的司法判例普遍认为,非婚同居的当事人应当互为异性,如果同居关系的两方当事人均为男性或者均为女性,则他们之间的同居将不构成非婚同居。[15]

在1999年,立法者在其1999年11月15日法律当中明确废除了司法判例所确立的此种规则,它明确规定,除了异性之间能够建立非婚同居之外,同性之间也能够建立非婚同居,当事人之间的非婚同居是否建立,同当事人之间的性别没有关系,这就是法国民法典第515-8条,已如前述。在法国,民法学者普遍认可此种规则。[16]

(三)非婚同居当事人应当具备的身份条件

在1975年之前,法国的司法判例认为,非婚同居的当事人应当是未婚人士,[17]如果非婚同居的一方当事人甚至两方当事人在建立非婚同居关系时已经与第三人结了婚,则他们之间的非婚同居关系构成非法的非婚同居关系,不受法律保护。但是,到了1975年,法国的司法判例[18]放弃了它对非婚同居所施加的此种条件限制,它认为,非婚同居无所谓通奸性质的非婚同居和非通奸性质的非婚同居,即便非婚同居的一方当事人甚至两方当事人已经与别人结了婚,他们与别人之间所存在的婚姻关系并不会影响其非婚同居的合法性。[19] 在今天,法国的司法判例仍然采取此种规则,除了未婚的当事人所建立的非婚同居受法律保护之外,已婚的当事人之间所建立的非婚同居仍然受法律保护。

(四)生活共同体

法国民法典新第515-8条明确规定,非婚同居应当具备的一个有效条件是,非婚同居当事人之间已经建立起生活共同体(communauté de vie),也就是,他们共同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在一起吃饭饮水,在一起睡觉,如果当事人之间不存在生活共同体,则他们之间的关系就不构成非婚同居关系。

(五)非婚同居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在法国,非婚同居当事人之间的生活共同体应当是稳定的、持续的。即便非婚同居当事人之间建立了生活共同体,如果他们之间所建立的生活共同体极其不稳定,持续的时间很短,则他们之间的关系也不构成非婚同居关系,无法产生非婚同居所产生的法律效力。[20]只有他们之间的生活共同体是稳定的、持续的,他们之间的关系才能够构成非婚同居。

所谓非婚同居的稳定性(la stabilité),是指非婚同居的一方当事人与另外一方当事人之间的关系是固定的,该方当事人在与另外一方当事人保持非婚同居关系时没有像蝴蝶似的(le papillonnement)穿梭在众多的对象之间,至少在同一屋檐下,该方当事人仅与另外一方当事人共同生活在一起,没有同时在同一屋檐下与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人保持共同生活体。[21]非婚同居当事人之间的生活共同体是不是稳定的,由法官自由裁量,法官在作出此种决定时要考虑当事人之间的具体情况。[22]

所谓非婚同居的持续性(la continuite),是指非婚同居当事人之间的生活共同体不应当是短暂的、一时的或者昙花一现似的,而应当是持续一段时期的。仅有持续一段时期的生活共同体才能够构成受法律保护的非婚同居。在法国,某些制定法对非婚同居的期限作出了明确规定,而某些制定法则没有对非婚同居的持续期作出明确规定。在制定法对非婚同居的期限做出明确规定的情况下,当事人之间的非婚同居应当达到这些制定法所规定的持续期限,否则,他们就不能够享有这些制定法所规定的权利。

在制定法没有对非婚同居的持续期限作出明确规定的情况下,非婚同居究竟应当持续多长时期,实际上是一个事实问题,由法官在具体案件当中确定,法官有权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确定不同的持续期。[23]

(六)非婚同居当事人应当以配偶身份建立生活共同体

在法国,非婚同居当事人应当以配偶身份建立生活共同体(vivant en couple),如果他们之间没有以配偶身份建立生活共同体,则他们之间的关系也不属于非婚同居关系。所谓以配偶身份建立生活共同体,是指非婚同居的两方当事人是以配偶的身份在一起共同生活,一方当事人在与另外一方当事人生活期间会将另外一方当事人看作自己的配偶,反之亦然。在法国,除了法国民法典第515-8条对此种构成要件作出了明确规定之外,法国的民法学者也普遍认可此种构成要件。[24]

四、非婚同居对非婚同居当事人产生的法律效力

(一)两种视角下的法律效力

所谓非婚同居对非婚同居当事人产生的法律效力,是指当非婚同居关系建立时,非婚同居当事人之间所建立的人身关系或者财产关系。法国民法学者区分两种不同的情况下来讨论非婚同居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法律效力:其一,在非婚同居关系存续期间,非婚同居对当事人产生的法律效力。其二,在非婚同居破裂时,非婚同居对当事人产生的法律效力。

(二)非婚同居关系存续期间的法律效力

法国的司法判例和民法学说均认为,在非婚同居关系存续期间,非婚同居不会对非婚同居的当事人产生任何人身关系或者财产关系,非婚同居的任何一方当事人均不对另外一方当事人承担任何义务,也不对另外一方当事人享有任何权利,反之亦然。[25] 这一点使非婚同居与婚姻形成强烈的反差,因为在婚姻家庭领域,一旦夫妻之间的婚姻成立,他们之间就会产生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已如前述。

因此,非婚同居当事人之间既不承担忠实义务(devoir de fidélité),也不承担协助义务(devoir de assistance);[26]非婚同居当事人之间既不存在约定财产制la communauté conventionnelle,也不存在法定财产制la communauté légale);[27]他们之间既不承担家庭生活费用的分担义务(charges du ménage),[28]也不承担扶养义务。[29]

(三)非婚同居关系终止之后的法律效力

在法国,即便非婚同居的一方当事人不同意,另外一方当事人也有权随时、随意、单方面地中断其与对方之间的非婚同居关系,并且此种单方面的中断既不需要任何理由,也不需要任何程序,这就是非婚同居的中断自由原则(le principe de liberte de rupture du concubinage)。[30]除非中断者中断非婚同居的行为构成中断权的滥用行为、过错行为,否则,他们无需就其中断非婚同居的行为引起的损害对对方承担侵权责任,因为中断非婚同居的行为本身不会构成权利滥用行为或者过错行为。[31]

五、非婚同居对第三人产生的法律效力

(一)非婚同居对第三人产生的主要法律效力

在讨论非婚同居当事人与第三人之间的关系时,人们也应当从两个方面进行讨论:其一,在非婚同居关系存续期间,非婚同居当事人与第三人之间的关系;其二,在非婚同居关系破裂时,非婚同居当事人与第三人之间的关系。

(二)非婚同居关系存续期间非婚同居对第三人产生的法律效力

1、非婚同居当事人的个人债权或者个人债务

 在非婚同居关系存续期间,任何一方当事人对第三人享有的债权或者对第三人承担的债务均为其本人的债权或者债务,仅由其本人对债权人主张或者对债权人承担。换言之,在非婚同居存续期间,非婚同居当事人之间的债均为单独债,包括单独债权和单独债务,他们之间不存在连带债,包括连带债权或者连带债务。[32]

2、非婚同居当事人之间的家庭共同生活债务

在法国,即便非婚同居的一方当事人的确是基于家庭共同生活的需要而对债权人负担债务,也仅该方当事人对债权人承担偿还责任,另外一方当事人不对债权人承担连带偿还责任。换言之,非婚同居当事人之间不存在所谓的家庭共同生活债务的连带偿还责任。[33]

3、住所租赁权的持续权和续租权

在法国,如果非婚同居的一方当事人与出租人签订了住所租赁契约,即便该方当事人死亡或者放弃其所承租的住所,他与出租人签订的此种住所租赁契约仍然对另外一方当事人有效,另外一方当事人在租赁契约届满时有继续租赁的权利。这就是非婚同居当事人所享有的住所租赁权的持续权(la continuation du bail)和续租权(le droit de reprise),其中的持续权也被法国民法学者称为住所租赁权的转移权(transfert de bail)。[34]

(三)非婚同居关系破裂时非婚同居对第三人的法律效力

如果行为人实施的致命侵权行为导致非婚同居的一方当事人死亡,他们是否应当就其实施的致命侵权行为对另外一方当事人承担侵权责任?对此问题,法国的司法判例和民法学说在20世纪存在极大的争议,此种争议构成20世纪最具有影响力的争议之一。

在20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之前,法国的司法判例对此问题持否定的意见,它们认为,当行为人实施的致命侵权行为导致非婚同居的一方当事人死亡时,他们无需就其实施的致命侵权行为对另外一方当事人承担侵权责任,即便另外一方当事人因为对方死亡而遭受了非财产损害或者财产损害,也是如此。因为,法国的司法判例认为,非婚同居当事人之间的关系是不道德的,另外一方当事人所享有的利益属于不受法律保护的利益。[35]

到了20世纪70年代,由于非婚同居现象的大量发生,法国的司法判例最终放弃了上述规则,它们认为,当行为人实施的致命侵权行为导致非婚同居的一方当事人死亡时,行为人应当根据民法典第1382条和第1383条的规定对另外一方当事人遭受的财产损害和非财产损害承担赔偿责任。在承担此种侵权责任时,行为人既不得以非婚同居当事人之间不存在法律关系作为其拒绝承担侵权责任的抗辩事由,也不得以非婚同居当事人之间存在通奸的事实作为其拒绝承担侵权责任的抗辩事由。[36]

法国最高法院甚至还承认,当行为人实施的致命侵权行为导致非婚同居的一方当事人死亡,即便死者同时存在一个婚姻配偶和一个非婚配偶,无论是死者的婚姻配偶还是其非婚同居配偶均有权向法院起诉,要求法官责令行为人对其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此种原则既适用于异性非婚同居关系,也适用于同性非婚同居关系。[37]

六、非婚同居当事人与其未成年子女之间的亲子关系

在法国,如果非婚同居当事人之间生育了未成年子女,他们与其未成年子女的关系等同于婚姻当事人与其未成年子女之间的关系,即便非婚同居当事人之间所生育的未成年子女仍然可能被看作是非婚生子女,而婚姻当事人所生育的未成年子女仍然被称为婚生子女,但是法国当代法律的一个发展趋势是,减缓甚至消除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之间的差异,让非婚同居当事人与其未成年子女之间的亲权与婚姻当事人与其未成年子女之间的亲权等同化,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统一适用的亲权制度。[38]

参考文献

[1] Marjorie Brusorio-Aillaud,Droit des Personnes et de la Famille, 4e edition,Paradigme.p270;Philippe Malaurie Hugues Fulchiron,LA FAMILLE, 4e edition,DEFRENOIS,p155

[2] Jean-Philippe Lévy Andrè Castaldo,Histoire du droit civil, 2e édition,Dalloz,p156.

[3] JEAN GAUDEMET EMMANUELLE CHEVREAU,Droit  privéromain,3e  édition, Montchrestien,p199; Paul Frédéric Girard,Manuel élémentaire de droit romain,Dalloz,p200; ean Carbonnier,Droit civil,Volume I,Introduction Les personnes la famille,l’enfant,le couple ,puf,p1449.

[4] Yvaine Buffelan-Lanore Virginie Larribau-Terneyre, Droit civil,Introduction ,Biens ,Personne ,Famille , 17e édition,Dalloz,p709.

[5] Cass.soc.,11 juillet 1989:JCP90,éd,G,II,21553;Cass.ci3e,17 décembre 1997,RTD ci1998.347,obs.Hauser.

[6] Marjorie Brusorio-Aillaud,Droit des Personnes et de la Famille, 4e edition,Paradigme.p269;Philippe Malaurie Hugues Fulchiron,LA FAMILLE, 4e edition,DEFRENOIS,p160.

[7] Jean-Philippe Lévy Andrè Castaldo,Histoire du droit civil, 2e édition,Dalloz,p156;EAN GAUDEMET EMMANUELLE CHEVREAU,Droit  privéromain,3e  édition, Montchrestien,p51;EAN GAUDEMET EMMANUELLE CHEVREAU,Droit  privé romain,3e  édition, Montchrestien,p199.

[8] Jean-Philippe Lévy Andrè Castaldo,Histoire du droit civil, 2e édition,Dalloz,p156.

[9] Jean-Philippe Lévy Andrè Castaldo,Histoire du droit civil, 2e édition,Dalloz,p157; Philippe Malaurie Hugues Fulchiron,LA FAMILLE, 4e edition,DEFRENOIS,p156.

[10]  Philippe Malaurie Hugues Fulchiron,LA FAMILLE, 4e edition,DEFRENOIS,p156.

[11] Guy Raymond, Droit Civil,2e edition,Litec,p607.Michel de JUGLART Alain PIEDEEVRE Stephane PIEDEEVRE, Cours de droit civil,introduction ,personnes,famille,Seizième édition ,Montchrestien,p492;

[12] 参见张民安:《现代法国侵权责任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年1月2版,第129页。

[13] 参见张民安:《现代法国侵权责任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年1月2版,第129-130页。

[14] Pierre Voirin Gilles Goubeaux, Droit civil ,tome 1 ,Introduction au droit, personnes - famille, personnes protégées, biens - obligations, s?retés,33e édition,,L.G.D.J,p174

[15] Guy Raymond, Droit Civil,2e edition,Litec,p612.

[16] David Bakouche ,Droit civil les personnes la famille,HACHETTE,p93;Pierre Voirin Gilles Goubeaux, Droit civil ,tome 1 ,Introduction au droit, personnes - famille, personnes protégées, biens - obligations, s?retés,33e édition,,L.G.D.J,p174.

[17] Ch.Mixte 27 févr,1970 ,J.C.P.1970II.16305.

[18] Cass.crim.19juin 1975,D.1975.679,note Tunc.

[19] Pierre Voirin Gilles Goubeaux, Droit civil ,tome 1 ,Introduction au droit, personnes - famille, personnes protégées, biens - obligations, s?retés,33e édition,,L.G.D.J,p174;Marjorie Brusorio-Aillaud,Droit des Personnes et de la Famille, 4e edition,Paradigme.p270.

[20] Guy Raymond, Droit Civil,2e edition,Litec,p613;Jean Carbonnier,Droit civil,Volume I,Introduction Les personnes la famille,l’enfant,le couple ,puf,p1453;Philippe Malaurie Hugues Fulchiron,LA FAMILLE, 4e edition,DEFRENOIS,pp160-161.

[21]  Crim.,8 Janvier 1985,JCP 86,éd.G,II.20588;Jean Carbonnier,Droit civil,Volume I,Introduction Les personnes la famille,l’enfant,le couple ,puf,p1453.

[22] Marjorie Brusorio-Aillaud,Droit des Personnes et de la Famille, 4e edition,Paradigme.p270.

[23] Marjorie Brusorio-Aillaud,Droit des Personnes et de la Famille, 4e edition,Paradigme.p270.

[24] Jean Carbonnier,Droit civil,Volume I,Introduction Les personnes la famille,l’enfant,le couple ,puf,p1454;Philippe Malaurie Hugues Fulchiron,LA FAMILLE, 4e edition,DEFRENOIS,pp161-162Marjorie Brusorio-Aillaud,Droit des Personnes et de la Famille, 4e edition,Paradigme.pp270-271.

[25] Frederic Debove Renaud Salomon Thomas Janville, Droit de la famille,8e edition,Vuibert,p60Brigitte Hess-Fallon Anne-Marie Simon,Droit de la famille,8e édition,Dalloz,p93.

[25] David Bakouche ,Droit civil les personnes la famille,HACHETTE,p95;Guy Raymond, Droit Civil,2e edition,Litec,p615Pierre Voirin Gilles Goubeaux, Droit civil ,tome 1 ,Introduction au droit, personnes - famille, personnes protégées, biens - obligations, s?retés,33e édition,,L.G.D.J,p174;Philippe Malaurie Hugues Fulchiron,LA FAMILLE, 4e edition,DEFRENOIS,p164.

[26] David Bakouche ,Droit civil les personnes la famille,HACHETTE,p95.

[27] Ci, 1re,24 septembre 2008,Dr.fam.2008,no152,note Larribau-TerneyreGuy Raymond, Droit Civil,2e edition,Litec,p615.Jean Carbonnier,Droit civil,Volume I,Introduction Les personnes la famille,l’enfant,le couple ,puf,pp1457-1458;Frederic Debove Renaud Salomon Thomas Janville, Droit de la famille,8e edition,Vuibert,p62;Marjorie Brusorio-Aillaud,Droit des Personnes et de la Famille, 4e edition,Paradigme.p271.

[28] Cass.1re ci,28 novembre 2006,Bull.ciI,no517.

[29] CAParis,11 juin,11 juin 1998,JCP1999,IV,no1684Guy Raymond, Droit Civil,2e edition,Litec,p615;Philippe Malaurie Hugues Fulchiron,LA FAMILLE, 4e edition,DEFRENOIS,p164;Marjorie Brusorio-Aillaud,Droit des Personnes et de la Famille, 4e edition,Paradigme.p271.

[30] Ci1re,20 juin2006; Jean Carbonnier,Droit civil,Volume I,Introduction Les personnes la famille,l’enfant,le couple ,puf,p1462; Brigitte Hess-Fallon Anne-Marie Simon,Droit de la famille,8e édition,Dalloz,p99.

[31] Guy Raymond, Droit Civil,2e edition,Litec,p618Philippe Malaurie Hugues Fulchiron,LA FAMILLE, 4e edition,DEFRENOIS,p168Marjorie Brusorio-Aillaud,Droit des Personnes et de la Famille, 4e edition,Paradigme.p274.

[32] Guy Raymond, Droit Civil,2e edition,Litec,p618Philippe Malaurie Hugues Fulchiron,LA FAMILLE, 4e edition,DEFRENOIS,p166;Brigitte Hess-Fallon Anne-Marie Simon,Droit de la famille,8e édition,Dalloz,p95.

[33] Cass.1re ci,7 novembre 2012; Guy Raymond, Droit Civil,2e edition,Litec,p615;Philippe Malaurie Hugues Fulchiron,LA FAMILLE, 4e edition,DEFRENOIS,p166;Brigitte Hess-Fallon Anne-Marie Simon,Droit de la famille,8e édition,Dalloz,p96.

[34] Jean Carbonnier,Droit civil,Volume I,Introduction Les personnes la famille,l’enfant,le couple ,puf,p1460; Pierre Voirin Gilles Goubeaux, Droit civil ,tome 1 ,Introduction au droit, personnes - famille, personnes protégées, biens - obligations, s?retés,33e édition,,L.G.D.J,p175;Philippe Malaurie Hugues Fulchiron,LA FAMILLE, 4e edition,DEFRENOIS,p167.

[35] 参见张民安:《现代法国侵权责任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年1月2版,第129-131页。

[36] 参见张民安:《现代法国侵权责任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年1月2版,第130页。

[37] Philippe Malaurie Hugues Fulchiron,LA FAMILLE, 4e edition,DEFRENOIS,p173.

[38]  Jean Carbonnier,Droit civil,Volume I,Introduction Les personnes la famille,l’enfant,le couple ,puf,p1475; David Bakouche ,Droit civil les personnes la famille,HACHETTE,p97; Marjorie Brusorio-Aillaud,Droit des Personnes et de la Famille, 4e edition,Paradigme.p272;Brigitte Hess-Fallon Anne-Marie Simon,Droit de la famille,8e édition,Dalloz,p9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