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是文化成就了珠宝的流传和发展?还是珠宝具象了抽象的文化?

 千冰室 2019-09-19
《诗经·淇奥》中有:“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意思是说真正的君子应该具备高尚的道德和高贵的仪态。金象征修为,玉象征韧性与坚持——在这样的文化引深之下,金和玉的搭配成为中国传统美学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

何家村窑藏出土的唐代金镶玉镯


中国古人很长时间里都热衷于白玉与金的搭配,早在两周时代就可以看到金玉的搭配。而这种风尚在明代达到了顶点。明代出土了大量的金镶玉题材的首饰——从梳栉、发簪到耳饰等各种配饰。

明代定陵出土镶玉珠宝带扣和蝶恋花顶簪簪头,玉花与金蝶


《异物志》写道:“翠雀形如燕,赤而雄曰翡,青而雌曰翠,其羽可以饰帏帐。”在古代,翠鸟的羽毛因颜色与众不同而鲜彩夺目,是极名贵的装饰品。日后人们不再使用这种翡翠羽毛,所以翡翠成了翠玉的专属名词。

翡翠原石

翡翠的形成极为难得,翡翠拥有丰富的颜色,独特的水头,细腻的结构,优雅的光泽,充满了历史的岁月感,又不失时尚与华丽。到了清代,尤其是在清中叶之后,翡翠开始后来居上了——在清晚期出现了许多翡翠与金组合的饰物。

清晚期嵌玉金手链(故宫博物院)

西方镶嵌类珠宝起源较早,文化也丰富。20世纪初,不同国家的人也开始慢慢接受来自别国的文化,东西方文化的结合与碰撞,是艺术革新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从清代留下来的一些首饰设计中多少可以看到当时的翡翠首饰对西方的影响力。但西方人用另一种全新的角度包装了东方的翡翠,同时也把一些中式符号引入到设计当中。

1930年代镶翠万字盘长结钻石领针


随着大众的审美发展和佩戴需求,不仅依靠传统的翡翠摆件、雕件,还得促进镶嵌类翡翠首饰设计的发展,形成辨识度较高的风格。代表东方文化的翡翠经过镶嵌设计后,既保留了翡翠本身的东方内在灵魂,又借鉴了西方独特的表达方式、设计技法等,展现翡翠镶嵌珠宝首饰宜古宜今的时代感和时尚感。

这条手链名为“什锦水果”,是卡地亚公司在1930年设计的,设计方式是经典的拼接设计,它的材质是以蛋面翡翠为主体,配上钻石和红宝,蓝宝来制作。


翡翠的镶嵌设计还可从设计基本元素角度取得突破:使材质多元化、造型艺术化、色彩多样化、工艺精致化和情感人文化,更加具有时代气息。

卡地亚公司在20世纪初制作的化妆盒。化妆盒很精致,只有8.4厘米长,盒子一端有如同现在的钥匙扣设计的小扣,方便女士们把盒子扣在手指上好携带,化妆盒依然选用了翡翠为主体。


新时代下,翡翠物质需要承载更多的精神内涵,可进一步找到特定文化载体与翡翠结合,探索翡翠镶嵌设计的文化创意表达,演绎独具趣味和特色的翡翠镶嵌风格,也是突破的重要思路。


经典的东西,对社会发展有用的东西是值得人们去发扬和传承的,它永远不会过时,只是会变化成不同的形式来发展。翡翠之所以能走向世界,在珠宝界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因为它为人们所带来的除了美丽以外还是一种不可缺少的艺术文化的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