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天,我们在任之堂学习的日子9(上)

 心其和顺其然 2019-09-20

养胃五点“少点慢点淡点软点暖点”

723

今早起来,阳光灿烂,普照万物,一片清新祥和之象!来到任之堂大药房后,亦开始了新的一天的学习!早上继续在背《病因赋》《药性赋》,随后也看了几遍《跟诊日记》。
中医有种说法叫凡刺皆能消肿、排脓、穿破,那么对于春天常见的流行性腮腺炎,腮部肿大者,在民间,一味单方就搞定。就是直接把仙人掌捣烂外敷。它对各种热毒、脓肿都有奇效。用土大黄、桔梗熬水待凉,每日擦患处,袪消瘢痕。虽说它是其他医生贡献出来的偏方,但其中同样包含了升与降的思想:土大黄走大肠经,令邪毒瘀血下陷于肠中,降泄而去。桔梗入肺经,宣发瘢痕外透到皮肤表面。我们都知道肺主皮毛,大肠与肺相为表里,在治疗瘢痕时要注重肺的宣发与肃降;苍耳子配上辛夷花通鼻窍;苍耳子配上葛根通督升阳,打开鼻窍,治疗项背拘挛,特别是风湿痹阻在颈部引起的鼻塞不通……


早晨有一位患者是哮喘病,寒性体质,肾不纳气,胸闷,余老师叫邹桥给她扎几针缓解一下。邹桥选了两个穴位:内关和夹脊。一会儿患者就感觉到全身很轻松,胸闷感立即消失!神啊!邹桥的针法效果令在场的我们无一不目瞪口呆,拍案叫绝!
我也为另外一位病人灸了20分钟。该患者也是寒性体质,颈椎病,背得厉害,尤以膏肓穴这个点最痛。所以我就在大椎和膏肓两处穴位各重灸了10分钟。在灸的过程中,寒湿被灸条的热力大量的逼透了出来!患者也很快感觉到了轻松感!我曾有幸涉略过针灸四书之一的《灸膏肓腧穴法》一书,宋代庄绰编撰,里面记录了宋以前各代医家医书文献论述膏肓穴及其主治等理论。关于膏肓穴的重要性,孙真人《千金方》中说到:膏肓腧穴,无所不治”“昔在和缓不救晋候之疾,以其在膏之上,肓之下,针药所不及,即此穴是也。时人拙不能求得此穴,所以宿疴难遣。若能用心方便求得灸之,无疾不愈矣!雷师爷也曾对我说过,无论是什么大病重病,膏肓穴必受累积瘀,针药之所不及,灸也!若能常灸之,无所不愈也!所以,当我们面对一些难治性疾病而束手无策的时候,不妨从膏肓穴下手尝试灸治!少则百壮,多则千壮!疗效颇佳!


下午3点,大家来到民间中医联谊会会议室!余老师也亲自来到现场听课学习!邹桥师兄的针灸课马上开始了。
邹桥者,江西客家人。求学于长春中医药大学,主攻针灸,获硕士学位,师从针灸名师,正备攻博士学位,现就职于其附院。
拯救之法,妙用者针!邹桥高中即拜师入门,通读《灵枢经》等针灸大作,始交友与针,随身携针,从不离身。甚夜寐与针,手握银针,不舍离之。晨起,针不在手,留于床。其针在床,不计其数,然针不扎之,众人皆奇!其友不信,与邹夜卧于床,被扎数次。痛刺无法入睡,然见邹安然无恙,睡之甚憨!始信然,甚敬于邹!邹求学期,其包皆藏针,横七竖八,亦不计其数,然从不扎邹,其友伸手入包者,十有九扎!众人问其何然?对曰:针乃吾挚友,遂不扎我!众人恍然大悟,始觉针乃通灵性之物,遂倍珍之!


夫医者以愈疾为良,其愈疾之理,莫妙乎针。邹之授业恩师尝赠其特制盘龙银针九枚,邹如获至宝。遂取深山幽竹一节,又摘端午正日纯艾,将针插入艾绒,撒入野麋麝香少许,养之于竹筒内!时至端午则供于纯阳之下,吸天地之阳,扶固正气!邹视之如宝,随身携之,不离须臾。此乃治病救人之急,不轻易用之!余曾得见其宝针真容,金光璀璨,光芒刺眼!高贵脱俗!安然静伫于艾绒之中,待主人召唤!众人皆惊讶有如此银针,不禁心生敬佩!甚是奇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