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专家分析:“催”简直是扰乱孩子成长节奏的头号杀手

 智者不惑吴荷 2019-09-20

心理专家分析:“催”简直是扰乱孩子成长节奏的头号杀手

文丨哒哒兔 编辑丨金雀儿

来源丨布谷学习

布谷老师:

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相信各位家长都和娃经历过这样的对话:

家长:作业写完了吗?赶紧去写作业!

孩子:我本来自己就打算去的,你为什么要先说出来!我不去了!

家长:快点起床,起来收拾好吃完早餐,下去晨练。

孩子:我本来已经要起了,你一催,我没劲儿了,再躺一会儿。

总之一句话就是:我自己明明能做好,你为啥非要多管闲事?

网络上有个词总结的非常到位:被动废。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被动废”背后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呢?对孩子会产生什么影响?

一、“催”是扰乱孩子节奏的头号杀手

心理专家分析:“催”简直是扰乱孩子成长节奏的头号杀手

什么是“被动废”体质?

意指:本来是自己十分愿意做的事情,结果当别人一催瞬间就点炸脾气,对这件事情的热衷度也下降许多。

也就是说,当我决定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我可以早起10分钟愿意多承担一些家务,然而,这样做的前提大条件是:你不能催我!越催越慢!尤其是在我行动之前的头两三分钟!

家长们有没有中招?你的孩子是不是也“一催就废,再催就炸”?

在“被动废”的孩子看来:

年纪小一点的孩子,在表面上表现出来的可能仅仅是越来越磨蹭、拖延,可是在内心却形成了不好的心理影响。

年纪大一点的孩子,会形成强烈的叛逆心理,认为事情应该是因为我想做而做,是充满期待感和成就感的。被人一催就变成因为你催我才做,这就很不酷了。

心理学研究表明:我们主动要求做事的时候,执行规划能够带来自我实现的快感,也充满期待和成就感。但被催促时,主观能动便变成客观被动,自我满足感和成就感消失,出现抗拒的心态。

那么,孩子的心理变化是怎样的呢?

有为职场宝妈,平时忙于工作,孩子都是奶奶来照顾,每天早上都是奶奶喊起床的,奶奶大概会隔5分钟就喊一次,而每次孩子起床后都会朝奶奶耍脾气,奶奶也深觉委屈:“我好心喊你怎么就成坏人了呢?”

这在心理学中,称之为“被动攻击”

被动攻击,即:不主动、不合作、不配合。

从表面上看,孩子只是“越催越慢”,没有表现出其他情绪。

其实,孩子的内心深处,是“恨”大人无缘无故的催促、指责。

甚至有的孩子会因此产生焦虑,做每件事情都匆匆忙忙,如果没有做好,他也不会意识到是自己的责任,反而还会怪爸妈。

法国儿童精神专家克里斯汀·弗拉薇尼研究表明,经常被父母催促的孩子,有可能长成两种极端性人格:“极度依赖型”和“极度反叛型”。

  • 极度依赖型人格的孩子,因无法达到父母的期许或要求,常常感觉自己是“坏孩子”,失去自信;
  • 极度反叛型人格的孩子,只会越来越无视父母,变得自私冷漠。

这两种孩子,都毫无例外地丧失了自我。

可见,磨蹭的孩子不是病,父母的催促才最要命。

蒙台梭利曾说过:“新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她不逼迫儿童向前,也不阻止他前进。”

我相信,父母和老师一样,他们的任务是引导,而不是逼迫或者阻止。

当孩子的内心有了足够的力量,他自然而然会去产生行动。

遗憾的是,很多父母意识不到这一点,总是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将“催促”变成了一种口头禅:“快点起床,快点刷牙,快点洗脸,快点上学,快点写作业……”

太可怕了。

“被动废”们其实并不是想要拒绝一切安排,只是想要享受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的过程,享受自己想要的东西通过自己主动的追求一点一点的实现。

可是一催,就好像自己取得的成果都是别人催出来的,一点成就感也没有。

其实不仅仅是孩子,很多大人也纷纷中招,毕竟谁还不是“一路被催,一路抵抗”着成长起来的呢?

我们的内心深处,可能都藏着一个打扰我们节奏的“被动废”,你有没有中招呢?

二、“控制”是毁掉孩子的最佳利器

心理专家分析:“催”简直是扰乱孩子成长节奏的头号杀手

著名心理学家武志红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越控制越失控》,里面提到:控制欲望强的父母,先是担心一些小的失序。

比如:

  • 担心孩子吃不够,于是孩子不想吃了还强喂他;
  • 担心孩子冻着,于是孩子不冷还给他强加衣服;
  • 担心孩子上学迟到,于是每天都盯着孩子;
  • 担心孩子学坏,于是孩子抽一下烟、喝一点酒、和“坏孩子”们说一句话、穿一件打洞的牛仔裤……就会暴跳如雷。

总之,在这样的父母看来,孩子的自发行为中有太多可能的失序发生,于是他们努力控制。

但最终,他们收获了最大的失序——要么孩子的个人意志被他们的控制欲望杀死,要么孩子叛逆而成为一个他们所惧怕的“坏孩子”。

这和“被动废”的症状有些相似,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

因为心理动力不一样,这是Promotion(提升)和prevention(妨碍)的区别:同样一件事,自己做是为了promotion;被别人催促后,动力变成了为了满足别人,不让别人期望落空,变成prevention 。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心理健康辅导员黄利老师认为:

“这实际上是个人自主权的问题。人是需要有自我掌控感的,如果他觉得自己的人生在掌控之内,就会很有安全感,有掌控感和一切井然有序能够给人带来新生力量,会感觉生活饱满而幸福。

而不确定性就是失控,‘被动废’是因为那件事情不是由自己推动,就像你是汽车的主驾驶,但是副驾驶给你踩下了刹车,那辆车并非由自己操控,因此就会失去掌控感,丧失积极性。”

凡是极度控制的父母,是教不出完美的孩子的。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孩子完美的表面下,藏着多少压抑的人性和不得伸张的怨恨。

热播剧《小欢喜》中宋倩为了阻止英子去南大,母女俩闹得很不愉快。

心理专家分析:“催”简直是扰乱孩子成长节奏的头号杀手

哭着大喊自己的心里话:我就是为了逃离你。

心理专家分析:“催”简直是扰乱孩子成长节奏的头号杀手

南大航空一直是英子的梦想,可是妈妈因为和爸爸离婚后一直给英子灌输的思想就是“我如此可怜了,咱俩是连在一起的,所以你可千万不能离开我”。

宋倩是一个控制欲爆棚的妈妈,但是细细来看好像她内心从来不完整,经常可以看到她和英子相处失控的表现。

心理专家分析:“催”简直是扰乱孩子成长节奏的头号杀手

当家里人不能听她的,她就开始失控,宋倩这样的捆绑式教育和乔卫东(英子父亲)观念不同,再加上她近乎苛刻的要求下,两人离婚,接下来这样的控制欲无法被丈夫分担,于是一股脑全部丢给了英子,这才导致英子屡屡崩溃。

家长越控制,孩子越失控。

作为家长越渴望改变孩子,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越会导致孩子更快逃离你。

每个人只有为自己而活时,才是最有力量的。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鲁道夫·德雷克斯说过:“擦伤的膝盖可以愈合,但挫伤的勇气会持续一生。”

放手,对父母来说并不容易。然而只有父母退出孩子的成长,孩子才有机会真正去掌控自己的人生。

于孩子来说,放手的机会越来越多,他的自信和勇气也会日渐增长。

当孩子在参与感中,找到了存在感,有了我的人生我做主的掌控感后,内驱力就会被驱动。

这时候,他律就变成了自律,不用催,也会快起来。

三。孩子的成长,父母的修行

心理专家分析:“催”简直是扰乱孩子成长节奏的头号杀手

李玫瑾教授在讲座中指出孩子的培养主要注意以下几点:克制任性;防止压抑;学会控制;学会忍耐;防止自私;经历挫折。

我们是孩子成长路上的陪伴者,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成长的过程,关于今天这个主题, 我想给父母们三点养育建议,希望你不仅能更加了解孩子的发展和需求,而且对于做一个好妈妈或者好爸爸,也能有更多的自信。

1、合理沟通,管住自己不要催促孩子

请记住,催促无法达到你的目的,家长越催,孩子越慢,问题越多。

而且真正的自律,也绝不是催促形成的。

我们真正要做的是去了解孩子拖拉背后的原因。是因为孩子没有时间观念,是因为孩子在抵抗你的催促,还是因为孩子本身抵触这件事情?这些才是问题的本质,才是我们真正需要关注的。

当然如果是家长着急,需要孩子配合的话,请告诉孩子“妈妈非常着急”“爸爸赶时间”,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孩子“快点”。

2、对内接受自我,对外控制行动

中国家庭的痛点:控制欲下没有边界感的父母,包办式教育里叛逆的孩子。

很喜欢《奇葩说》中陈铭老师说过的一段话:“我们这个时代的文明,能够给予孩子最好的事情就是,给Ta一方花园,给Ta养料和空间。你自由开放,你枝繁叶茂,你一枝独秀,你孤芳自赏,我都为你鼓掌!”

回归教育的本质,我们更要培养孩子应对未来的各种能力。

漫长一生中,能让孩子拥有一个正常发展的身心,比父母的任何期望都更重要!

家长不要把自己全部未完成的期待全部施加于孩子稚嫩心灵,不要强行定义孩子的人生。

3、帮做计划,由“被动废”变“主动行”

计划做得好,不用你催,孩子自然能行。

不过也有不少孩子曾遇到过生活中发生临时变化计划未能实施的情况,所以就很抵触做计划,认为“计划赶不上变化,做计划也是白做”。

遇到孩子有这样的抵触心理,家长就要及时帮孩子做好心理疏导,让孩子明白“凡事欲则立,不预则废”的道理,遇到变化,随时调整计划是正确的态度,但如果根本不做计划,那么就会变得随波逐流,久而久之最终失去把握人生的主动权。

家长要做的就是:让孩子真正根据自己的内心愿望,作出符合自己真实情况的目标和规划。

家长的参与只是为了帮助孩子考虑到更多孩子容易遗漏的要素,这样制订出来的目标和计划可实行性也就会非常高。

布谷老师说:

正面管教创始人之一琳·洛特女士,提出过“带着爱放手”的养育理念,其目的是通过放手和把权力交给孩子,应对阻碍我们赋予孩子力量的恐惧。

只有当你缺乏理解的时候,才有掌控的必要,如果你已经把事情看得很清楚,自然就不需要控制了。

多去观察理解孩子,别催,静待花开,花香自然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