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红林悟道《韩非子-亡征》第九章 储君与自省
2019-09-20 | 阅:  转:  |  分享 
  
红林悟道《韩非子-亡征》第九章储君与自省红林悟道《韩非子-亡征》上一章主要讲了征十五关于政体与国体核心统一的问题。这个问题很复杂,各个国家
的实际情况不同,不能一概而论,单就中国封建时代而论中央集权制要求政体与国体的核心必须是统一的,但凡出现不统一国家就会陷入混乱,甚至
可能会让国家灭亡。封建时代权力的主体是君主,是政策的制订者,国家行政体系的主体是国相,是政策的执行者。职能划分明确,职责设定明晰,
在韩非子看来两者是不能混淆的。征十五“民信其相,下不能其上,主爱信之而弗能废者,可亡也。”征十六是韩非子的人才观。如何用人体现的是
君主的智慧,韩非子总结了三种可能导致国家灭亡的用人错误,告诫君主切勿碰触。征十六“境内之杰不事,而求封外之士,不以功伐课试,而好以
各问举错,羁旅起贵以陵故常者,可亡也。”第一种闲内求外,不用国内贤才,却求国外人士。第二种不务绩效,不进行绩效考核,按名气奖赏。第
三种厚外薄内,让侨居者高居本国臣子之上。韩非子对国体与政体的论述可谓抓住了中央集权制的命脉,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也证明,国体政体
核心统一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与前提。在公司管理中确立与维护老板的领导核心是管理的中心。在用人问题上,韩非子明确告诉君主要立足国内,
尤其是智囊型人才。对于外籍人才,借鉴为主,他可能还有“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思想存在。今天讲征十七与征十八,征十七讲得是关于储君的
问题,也就是接班人的问题。只所以讲接班人的问题,是因为生命真有限期,但事物是没有有限期的,不管是那朝那代,江山依旧,山河不会随君而
逝。所以君主为使江山常在,就必须考虑储君的问题。其实,让事业继续下去,找人接班这是规律使然。韩非子对于储君的确定有明确的主张,这
就是征十七“轻其适正,庶子称衡,太子未定而主即世者,可亡也。”意思是轻视正妻嫡子,庶子和嫡子并重,太子还未确定而君主就去世了的,可
能灭亡。征十七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是确定储君的原则,必须是嫡子,这是秩序的体现。第二是储君未定而君主先逝,这种情况很容易招致灭亡之灾
。征十七韩非子告诫君主尊卑有序,早立太子,否则后果很严重。历史告诉我们争储之位真的很残忍。征十八是关于君主自省的问题。自省就是自我
评价、自我反省、自我批评、自我调控和自我教育,是孔子提出的一种自我道德修养的方法。他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出自《论
语·里仁》,自省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教育,唯有自省才能真正认识自己。韩非子从自负的恶果来证明自省的好处。征十八“大心而
无悔,国乱而自多,不料境内之资而易其邻敌者,可亡也。”意思是君主狂妄自大而不思悔改,国家混乱还自我夸耀,不估计本国实力而轻视邻近敌
国的,可能灭亡。君主不自省,没有自知之明,不实事求是。在公司管理中,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好预防与预备工作,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设立
储君,只是国运的预备工作,预防国家混乱的准备,只是韩非子讲了一下要注意尊卑秩序而已。征十八讲的自省,适用于任何人,自省是要看清自己
,做事说话要实事求是,不能虚荣,更不能欺骗。
献花(0)
+1
(本文系红林主人v5u...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