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九九艳阳天——画家赵洪霞的泼墨山水画作赏析

 颜良文墨 2019-09-23

  《九九艳阳天》是赵洪霞的泼墨山水,显得大气,有度量,尤其是他对于色彩的把握,以红色为基调,收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这幅难得的好的泼墨山水一定是赵洪霞老师的得力作品,想来值得称道,也值得收藏者们拥有,因为一幅好的作品不是想画就能画出来的,这里面的因素很多,《九九艳阳天》这样的作品,相对来说并不多。当下的时代书画琳琅满目,可是你心仪的多吗?

  赵洪霞《九九艳阳天》 (68*178cm) 编号:E81044278

  因为,画家的天职在于用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段,把自己的高尚审美理想倾注于作品之中。只有具备了深厚的笔墨功夫,高超的技法和苦心钻研画外功力,作品才可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和历史的推敲,最终被市场所接受和认可。艺术面前来不得半点虚假。只有找回“废纸三千”的艺术追求,才可能挖掘出作品深度,才可能创造出作品的艺术价值。

  若果单纯地从技术的角度来看山水画作《九九艳阳天》的话,并不是很复杂,但给人以某种气魄,让观者领悟到山河在色彩的映照下显得更加高大威猛,令人怦然心动之觉,这也就是所谓的对深度艺术的挖掘,来刻画出艺术所独有的魅力,那便是精神的享受。

  在精神产品中,艺术品处于距物欲最远的,以审美为核心特征的超功利层面。尽管在艺术诞生的初期,审美性与实用性融合在一起,但一个明显的趋势是随着人类物质生产能力的增强和精神需求的丰富,艺术产品会日益摆脱功利因素,不断强化其纯粹的审美功能。审美属性使传统中国画的创作和鉴藏,都是基于超乎功利的精神领域的,同时,这种超乎功利的创作和鉴藏方式也在不断醇化着中国画的独特文化价值。中国画的发展史是一部从实用功能向审美功能逐渐演变的历史。

  自元朝之后,中国绘画几乎很少有让人信服的创造和出新,而是在一代抄一代、一代不如一代,形成自己风格者甚少,这种趋势扼杀了中国画的创造能力和动力。但是我们自己偏偏毫无察觉,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常常谓之曰“传承传统”。在这种风气的盛行下,中国画的创新、发展之路又能走多远?中国画核心价值的兴起又将等到何时?

  我们姑且收回这样的思路,还是能从赵洪霞的《九九艳阳天》中得到启示,至少有这样的人,试图能改变自己以往地画风,以少有的泼墨技法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毕竟泼墨山水好是少,因为这样的技法,弄不好就泼坏了,这里面有技巧,有难度,还要有对自己作品的高度认可,泼出来的山水画才是好画,否则也只是废纸一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