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由孔融让梨说开去:礼貌虽小,关乎甚大

 人之意 2019-09-20

我国自古便是一个极为重视礼仪的国度,“礼”不仅存在于诸多思想家的言谈论述中,更是深入到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关于礼的实质,可以简单地认为是人 对自我态度与行为的一种掌控,这种掌控的目的在于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加的和谐,同时更是一种自我道德追求。这方面的事例有很多,其中最为人们耳熟能详的便是东汉孔融让梨的故事。

孔融乃东汉著名的文学家,德行至高,为当时世人所敬仰。孔融良好的品行在年幼时便表现出来,孔融让梨的故事就是发生在他仅七岁的时候。史书记载孔融的祖父六十大寿,孔融的母亲让他与兄弟分食寿宴上的寿梨,孔融将梨分完后,父母发现别的孩子分到的梨都是大的,唯独孔融自己的却是最小的。因而父母便问其原因,孔融回答说:“树木有高低之分,人也有老幼之差,尊长爱幼是做人的基本道理。哥哥们比我大,我应该尊重他们,让他们吃大;弟弟比我小,我更应该让着他,让他也吃大的。”父母听到孔融的回答十分赞赏。这则让梨的小故事也被记载下来流传百世。

像孔融让梨这样的关于礼貌对人的事例在古代还有很多,比如:张良拾鞋、 岳飞问路、千里送鹅毛等。

张良对黄石公三番五次的有意刁难并不生气,仍然对他毕恭毕敬.岳飞身为人人仰慕的大将,但问路时对乡下老农也彬彬有礼;这些事例如同孔融让梨一样,事情虽小,却都表现出了当事者对他人的尊重和良好的道德、礼仪、品质。尊重与礼貌 就是中国古代“礼"的实质吗?不正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和谐之道吗?

不恰恰是人们自我修身的一种品德追求吗?

古人事例所表现出来的对他人尊重与礼貌的精神,对当下人们的品德修养 行为习惯培养仍然具有借鉴意义和参照价值。注重礼貌其实是人与人交往中 的一种具体行为方式。一个人在与他人交往中表现出的礼貌,不仅反映着对他 人的态度是否尊敬,更反映出个人的品德修养。它同时也关乎着一个人能否在现实生活中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影响着整个人生的成长与发展。

如果一个人整日蓬头垢面,言谈举止放荡不羁,想必没有多少人愿意同这样的人交往,甚至人们对其是避之不及,他自然无法获得和谐的人际关系。因为他人对他的疏离和躲避会让他陷入孤独和冷漠的包围中,长久下去,自然对其个人 的心理发展也造成不利影响。缺乏和谐的人际关系,必然会对一个人的前途造 成负面作用。当这个人抱怨人们对他的行为态度不善时,他可能不会想到,正是因为日常对他人行为的不礼貌造成了自身人际交往的一道屏障。

青少年更应注意日常文明礼貌行为的培养,因为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行 为习惯与品德修养形成的关键期,正如孔子所说的:“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中国宋代理学大师朱熹在论述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时,特别强调青少年须注意礼貌的言语和行为的养成,并在其大、小学的分期论述中指出,一个人十五岁之前(小学时期)尤其要注意日常“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的培养。朱熹这里所谈到的“洒扫、应对、进退之节”正是待人接物的礼仪要 求。恰如朱熹所言,作为青少年应注意自己言行礼貌的培养,尤其应 贯穿于日常生活实践中,并逐渐内化为洛克所言的“习惯”。良好的习惯养成可以受益终生,而不良习惯一旦养成,要改掉就需付出极大的代价。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行为方式,特别在与他人交往中,自觉反省是否礼貌得体,以文明、优雅、与人为善的处世态度表现自我,在自我道德修炼中完善自我。

孔子言:“不学礼,无以立。”尽管今人不必刻意去学习古代冗长繁琐的各种礼仪,但是将古人所言的“礼”的道德资源转化为和谐社会建设中人际关系相处 的良风美俗,则是每个当代人在修养品德时须自觉为之的。

勿以善小而不为。礼貌虽小,关乎甚大。在与人交往中,不礼貌的言谈举止,也许将是你人生道路上的“滑铁卢”,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