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过一个能让软件服务器崩溃的人吗? 见过一个为了听他的歌而 全民充绿钻的人吗? 见过一个可以让80,90年代人 追随了整个青春的人吗? 很多人说世界上最浪漫的事 就是带着你最喜欢的他(她) 去看一场他的演唱会!!!(☆▽☆) 没错!!!他就是我们的小公举 周杰伦!! 这两天到处被周杰伦的新歌《说好不哭》刷屏…… 周杰伦是华语乐坛跳不开的里程碑,似乎每个人的青春里都有一首周杰伦的歌。 而他自己的成长故事,就像我们每一个普通人那样,在成长中经历了很多与自己、与家庭的冲突与矛盾。 但就是这么一个曾经不被老师看好的孩子,被母亲用手中的“天使魔法”改写成了神话。长大后的他,在接受采访时感谢妈妈对他的“狠心”,才成就了今天的周杰伦。 1周杰伦的成功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有可能影响他的一生。周杰伦的母亲叶惠美是台北淡江小学的美术老师,父亲是淡江中学的物理老师。 周杰伦幼儿园时,母亲把他送到淡江山叶幼儿音乐班学钢琴。活泼好动的小杰伦站到钢琴面前,竟出奇的安静,听老师弹奏一遍自己就能复弹出来。老师告诉母亲叶惠美,这孩子很有天分! 为了培养周杰伦的音乐素质,叶惠美拿出家里全部积蓄为他买了一架好钢琴,并请了最好的钢琴老师来辅导,同时对周杰伦练琴的要求也很严格。 于是,童年的周杰伦几乎所有的日子都是在钢琴边度过的。每次练琴时,母亲就拿着一根藤条,站在他后面一直盯着他练完琴。 在周杰伦14岁那年,父母由于关系破裂而离婚。 父母的离异让年少的周杰伦更加孤僻,不爱讲话,不愿意跟人交往。他虽然有音乐天赋,但其他功课却非常糟糕,全线飘红的成绩甚至让老师们断定他有智力障碍。高中联考总分只有100多分。若不是淡江中学招收音乐班学生,周杰伦可能就真的无学可上。 面对这样的情形,叶惠美并没有责怪儿子。她认为周杰伦走到冷漠、叛逆的地步是家庭不和睦造成的,并且深信孩子没有智力障碍,还是一心想把儿子培养成一个音乐人。 然而考了两次大学都失败的周杰伦还是让整个家庭都蒙上了一层阴影。但深知儿子有音乐潜能的叶惠美不甘心,先是帮他报名了选秀节目,后又想尽办法找到主持人吴宗宪,把周杰伦创作的曲谱推荐给他看。 如果没有母亲坚持不懈的督促和培养,周杰伦也许也走不出如此辉煌的音乐道路。 2刘欢的后悔周杰伦的歌曲《听妈妈的话》里有这样一段歌词: 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问号? 为什么,别人在那看漫画, 我却在学画画,对着钢琴说话? 别人在玩游戏, 我却靠在墙壁背我ABC? 我说我要一台大大的飞机, 但却得到一台旧旧录音机? 为什么要听妈妈的话? 长大后你就会开始懂了这段话。 长大后我开始明白 为什么我跑得比别人快, 飞得比别人高! 成名后的周杰伦非常感谢母亲对他的“狠心”,在公开采访中表示,没有母亲的坚持不懈,可能就没有自己后来所取得的音乐成就。现在音乐带给他的快乐,不只是简单的快乐,更是一种无与伦比的成就感。 如果没有当年母亲的严格要求,也许歌坛少了一个叫做周杰伦的天王巨星。 当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成为天王巨星,也不是所有的妈妈都渴望自己孩子能出人头地,成就一番事业。 有多少对孩子要求严厉的父母,初衷不过是让孩子长大后能在社会中多一分“选择”的权利,少一分“被选择”的无奈。 很多时候,我们特别容易鼓励孩子去尝试,同时也特别容易不经磨砺就放弃。 2019年湖南卫视《歌手》总决赛中,蜚声国内外的歌唱家刘欢拿到了冠军。然而他在节目中两次谈到自己的女儿,都不免流露出一丝丝地惋惜。 刘欢在某次采访中说起女儿的教育问题时, 提及女儿的音乐天赋,两次说到了“后悔”二字。 因为刘欢一直和妻子秉承着“快乐教育”原则,觉得不应该强迫孩子去做不喜欢的事情。而他的女儿是那种喜欢弹琴但不愿练琴的人,于是刘欢和妻子向女儿妥协了。 如今的刘欢感叹:“从小没有迫使她学音乐,我觉得有点后悔。” 此外,刘欢以“过来人”的经验奉劝那些有心栽培孩子的家长们:“其实你迫使孩子练一练,他可能就很好。有这方面天赋的孩子,还是可以推一把。” 所以,在孩子自觉性不高、不会主动学习的时候,父母一定要严厉督促孩子,这样才能让他成才。 3朗朗的哭泣被外媒评价为“中国莫扎特”“世界十大钢琴家”之一的郎朗曾说,“哪有什么兴趣,兴趣都是练出来的。” 郎朗的父亲一度因为他对儿子严苛逼迫的教育方式,被人称为“狼式教育”。而多年以后,再回首童年里被父亲棍棒强迫练琴的岁月,郎朗已经完全释然。他说:“我很幸运,有这样一个伟大的父亲。” 在接受访谈时,郎朗的父亲直言:“家长一定要有责任感,家长付出多少,有多大的决心,孩子就有多大的成绩。” 所以,如果不想将来关键时刻后悔,父母必须要教孩子学会不要轻言放弃,学会坚持、学会克服困难。 学习本来就是辛苦、甚至痛苦的事情,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况且如果认为孩子不喜欢就是不快乐,让孩子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这才是快乐教育的精髓,那就大错特错了。 事实上,幼年时期的孩子没有判断力和自控力,他们的本能就是畏难。即使是再喜欢的东西,一旦新鲜感消失,接踵而至的就是漫长的“倦怠期”。如果在没有感受到成就感带来的快乐时,孩子是不会发自内心喜欢上长久去做这件事情的。 所以,在教育孩子的黄金时期,要尽可能帮孩子做好面对未来的准备。如果不想10年之后,只有叹气、摇头的份儿,家长要学会科学地、不露声色地“逼”孩子一把。 当然,我们并不推崇一昧地对孩子严厉,只是在孩子们世界观、人生观还没有竖立起来的时候,需要家长们为之引导,这份引导有时候不得不需要孩子父母狠下心来。 4姚哥的几条教育原则如果说妈妈的“藤条”成就了周杰伦,不提倡体罚的我们该怎样教育孩子学会坚持呢? 这里有几个教育原则分享给大家: 1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既要严格要求又要特别注意做到: 不要对孩子撒谎; 对孩子提出的问题尽量予以答复; 对孩子的爱要稳定,不要一下子袒护,一下子发脾气,这样很容易伤害到孩子们稚嫩的自尊心。 2 家长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对孩子思想品德、文化修养、个性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所以,家长要以身作则,把自己的精神品质有意或无意地传递给孩子。 3 对待每一件事尽量心态平和、乐观向上,敢于面对孩子出人意料的困难与挫折。 即使面对孩子个性走样、犯错,父母也要用理智来控制自己的情绪,以宽容的态度去感化孩子,引导孩子反思行为,培养孩子远大的目光和宽阔的胸怀。 如果您有什么需要跟姚老师沟通的,私信回复关键词:联系小编,就可以随时跟小编互动哦! 声明:文章内容如有侵权请私信联系小编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