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年高分考过司考,两年通过CPA六科:这个工科小哥哥真的太酷了!

 雾海中的漫游者 2019-09-20

作者:体制小青年

ID:remosin

我是16年通过的司考,17年学习注会,17年三门,18年三门,今年8月份考了综合,希望能够顺利通过。

先上图:

16年法律职业资格证书,考了407分,在法考改革前,算比较高的分数

18年通过剩下三门注会科目,因为查询较早,系统显示是17年,六门都是六十多分飘过。

以下,是我在18年写的文章,当时注会还剩下三门未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通过司考后,选择CPA

我是2016年通过的司法考试,考过之后感觉好像还缺点什么,于是17年报了注会6门,因为看到网上有很多说司考加注会那些人大部分去了券商投行之类的企业,从此迈向了人生巅峰,这个说法我也认同,本来学习就是为了增长自己的本领,能够有机会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是也不一定非得去投行之类高大上的企业,今年的金融市场行情急转直下,他们的日子也不怎么好过。

只要有这两个证,几乎所有的企业都会要的,因为就我自己的感觉来讲,撇开学习能力不说,就拿注会要求毕业之后才能考这个条件来说,几乎所有参加考试的人都是在职的时候坚持学习,他们都能知道那是怎样的一种感受,光是这份意志力,任何企业都会喜欢的。

参加过注会考试的朋友都知道,注会的缺考率是很大的,我当时考试的考场总人数都是五十多人,都只来了二十人左右,缺考率达到60%,不得不说,注会考试应该是缺考率最高的考试之一了。所以,不管学得怎么样,只要有勇气来参加考试,就已经领先这部分弃考的人了。

网上有统计说参与考试的考生中,认为自己是抱着打酱油的心态的人数比例也接近一半,如果这个统计数据准确的话,再结合往年中注协公布的通过率,只要自己真正地去学了,通过这门考试的概率就能够达到50%。

我是工科专业出身,注会考试是零基础学习,自认为学习能力很强,就把全部科目都报了,后来才发现自己大大低估了注会考试需要消耗的时间和精力了。再加上工作调动,打乱了原来的学习计划,新的工作十分忙碌,加班是常事,所以只能忙里偷闲地抓住碎片时间进行学习。我是喜欢抱佛脚的,我认为这很有用,却没料到自己在国庆节和中秋节相连的八天假期中上了八天班,这下好了,抱佛脚也没戏了,感觉信心十分不足。到了考试的那个周末,还是因为工作,只去考了四门,分别是经济法、会计、税法和战略,除了税法没有通过之外,其他都通过了。审计和财管没有去考,我想倘若有时间去考的话,说不定还能过一门。

今年(2018年)的注会考试,我把剩下的三门都考了,希望能够顺利通过。

六科学习经验

分享自己的一些学习历程吧。

第一个肯定要说到会计了。会计是大多数考生考CPA的拦路虎,好多人气势汹汹地报了名,结果被会计拦住了,好多概念都不懂,就跟看天书一样,毫无头绪。因为会计非常难放弃注会考试的人不在少数。

我因为是非会计专业,所以刚开始对这本书的难度也没有什么了解。但准备工作还是做得比较充分的,在学这个之前,我在2016年抱着了解一下的心态报名了会计从业资格证,买了三本书和一套卷子,花了两周时间通过了考试,算是对会计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后来大家都知道会计从业资格证取消了,心里感觉很累,但还是觉得这个证的学习对注会是有一定辅助作用的。不过,会计从业资格证的难度和注会中的会计是没有办法比的,就算是会计专业的学生,我估计拿到CPA会计的辅导书也会是一头雾水。

会计这门课需要认真的理解研究,学习过程中有可能在某些章节卡壳,不要害怕,先跳过继续看后面的章节,最后再回头看,反复看。不要怀疑自己,我自诩学霸,但还是学的比较累,所以大家的感觉都是一样的,一遍不行多看几遍肯定能弄懂。至于如何去学习,我认为这要根据个人的学习习惯来定,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会计一定要在注会开始的时候学习,要是能将这门通过了,学习其他科目信心将会大增,要是过不了,那还不如不学了。

审计概念比较抽象,感觉属于文科类,偏记忆,但因其较为生涩难懂,大部分人学习的时候也是非常痛苦,密密麻麻的全是字,跟看天书一样。我刚开始学的时候也是很别扭。还是那句话,不要害怕,反复看,一遍不行就两遍,把重要的知识点架构背上,真的要努力背,当你背上的时候,你会发现原来认为的比较难懂的专业术语也不是那么的讨厌,该记忆的时候还是要记忆,要把学习的时间和功夫打足。审计要真正地做到理解才能够顺利地通过考试,因为审计的大题都是一些实务方面的案例,如果不能从根本上理解审计有关知识的概念,做这些题难度很大。

我是工科出身,所以对财管里面的公式感到很亲切,理解起来也没啥太大的难度。财管公式比较多,并且需要大量的记忆,这里我推荐的学习方法是通过做题去记公式,死记的话效果可能没有做题那么好,因为即便你能记住公式,在做题的时候你会发现还是不会做,那为何不通过做题来加强自己的记忆呢,这样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说一个教训吧,财管题目我没有做完,虽然不是很难,但计算量太大了,我从来没有过题目没做完的考试经历,财管考试算第一回,我在开始考试的时候有点轻视它了,考的优哉游哉,直到考到计算题的时候发现计算量比较大,且比较费时间,最后累计有一道题目没有写,希望大家引以为戒。

税法去年(2017年)学的不扎实,今年(2018年)是第二次考,考完感觉还不错,结果手贱去对了答案,发现选择题好像错的比较多一点,心里顿时有点凉凉,没啥好说的,希望能够通过。税法属于记忆和计算兼并的学科,学习不难,关键是要入门,如果不入门,很多概念都会混淆,尤其是计算题,拿到手不知道怎么做。税法在记忆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详细的概念区分,千万不要混淆一些概念,因为选择题就喜欢考一些边边角角的东西,让你觉得这个也对,那个好像也不错,最后难以定夺,所以一定要将所有知识点牢牢地记住,这样在做多选题时才不容易出错。

经济法重点比较突出,理解相对于审计来说,要简单一点,因为我之前通过了司法考试,所以对这一块有一定的优势,尽管在学习时间上分配给经济法的时间很少,但最后还是险过,没错,就是60飘着过的,考前的突击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我很满意了。我对经济法的看法是它跟司考中的商经法是有区别的,经济法重在记忆,司考注重应用,所以经济法就简单的多,因为它不用分析太多,只需要把相关的知识点记住即可。

战略。我想很多人都在战略上寻找过信心,因为战略最好懂,看起来专业术语也很高大上,书本也是最薄的,尽管这两年考的比较难,但是也不妨碍战略在考生心中的和蔼的形象。战略考试一定要学习到进考场前一秒,真的很有效果,因为战略考记忆,很有可能你在进考场前看的点在考试时就考到了。再说一点,就是战略还是要以记住小点即可,我想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没有太好的记忆力,能把战略里各章节的知识点中每一段的标题记住就行了,剩下的根据自己的理解在考试的时候进行阐述,那样要省很多精力的。要是想着完美主义,整段整段的背,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造成的后果很可能是进入考场之后,头脑一片空白,返璞归真了。考试的时候要善于运用复制粘贴,在这里提醒一下。

总的来说,注会就是计算和记忆的结合体,两者各占一半吧,书一定要多看,反复看,不要烦躁,要知道注会的学习本来就是考验一个人毅力的;也不要抱怨自己的能力,记住,不是你一个人怀疑自己,大家都怀疑;不要认为自己年纪大了,记忆力下降了,前面看过后面就忘了,这很正常,因为读书的时候也是这么过来的,只不过那时对自身的要求没那么高而已。

学习的过程是枯燥的,也是孤独的。我当时周围没有人在学,在职的很多人都没有精力再去学习了,报名时知道有两三个人说要去参加这个考试,结果都在半途放弃了,注会考试的战线太长了,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太大,生存的压力让他们等不起,工作太忙了,再加上生活中的琐事,回到家打开书心无旁骛地学习,真的很超人的。

最后想说:既然学了,就要学到底,不管如何,肯定要把这个证书考到手,这就是决心。注会人生,有你有我有他,一起努力吧,注会考试旅途路上的小伙伴们,你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