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希腊两千年史》雅典——厄菲阿尔特法案

 地球生物与人类 2020-09-01

雅典——厄菲阿尔特法案

希波战争时期,以元老院为首的贵族保守势力一度有所发展,其代表人物是马拉松战役的主要指挥者雅典名将米太雅得(米太亚得)之子客蒙(西门,西蒙,赛门)。

西蒙是继地米斯托克之后雅典著名的政治领袖。也曾为雅典海上霸权的建立做出贡献。他作为军事统帅,指挥雅典人多次打败波斯侵略军,前480年,在萨拉米斯战役(萨拉米海战)中击败薛西斯的海军,拯救了希腊。前478年当选为将军,积极倡议建立提洛同盟。前476年指挥希腊联军攻占色雷斯沿海地区、爱琴海许多岛屿和拜占庭。建立了雅典的海上霸权。前468年在欧里墨东河口(埃于吕麦顿河口,欧利米登战役,攸里梅敦战役,欧里梅敦战役)会战中,指挥希腊联军击败波斯军,缴获和击毁波斯战船200余艘,俘敌2万余人。彻底消灭了波斯陆海军的有生力量,取得希腊反波斯的最后胜利;成为军事英雄。

在政治上,他崇拜斯巴达,继续与斯巴达人缔结同盟;西蒙位高权重;他执政期间,使雅典财富猛增,国力强大,文化事业和市政建设都得到空前的发展。西蒙的这些成就,使他一度获得雅典民众的热烈拥戴,因而在希腊诸邦名噪一时。

 但由于西蒙本身是一个拥有巨万家资的贵族,在政治和经济利益上与广大的民众格格不入,所以;在希波战争结束以后,便把持国政,排斥平民,压制民主,不顾广大贫苦公民的平等要求,主张少数人掌权,为了在政治角逐中取胜,不惜挥金如土,滥用权力,甚而接受马其顿王的贿赂。这些行为使他逐渐失去了民众的支持。更为严重的是他与敌对城邦斯巴达的贵族势力相勾结,在雅典推行亲斯巴达的政策,与民主派对抗。公元前462年,当斯巴达发生人民起义时,西蒙不顾民众的反对,无视国家利益,亲自率4000名重将步兵援助斯巴达镇压希洛人(黑劳士)起义。而斯巴达人却认为入境的雅典人居心叵测,将他们赶出了斯巴达。这件事使雅典的国家尊严受到了极大的侮辱,导致了斯巴达和雅典的公开对抗。西蒙的声誉因此更一落千丈。受挫后被遣回雅典,遭政敌和公众谴责,翌年被放逐国外。前456年回国,继续与波斯作战。前449年在攻打塞浦路斯岛时病死军中(一说战死)。

 公元前462年,民主派领袖厄菲阿尔特(厄菲埃尔特,厄菲亚尔特,阿非埃尔特,埃菲阿尔特斯)出任雅典执政官,乘机掌握政权进行政治改革(厄菲阿尔特法案)。厄菲阿尔特,古希腊雅典的激进民主派政治家。出身于破产贵族家庭,苏福尼德之子,出身贫穷,以廉洁著称。

厄菲阿尔特改革举措主要有:制定新“宪法”;剥夺贵族特权,铲除贵族残余的政治势力;建立起对不法行为的申诉制度,即每个雅典公民若发现现行立法中有违反民主制度的条款,均可向陪审法院进行申诉,要求予以修改或废除。厄菲阿尔特利用公民大会通过决议,对元老院(战神山议事会)进行改革,剥夺了元老院否决公民大会决议和控制公职人员行动的权力,使元老院仅保留审理杀人放火等案件和监督宗教仪式的权力。同时,将立法权赋予公民大会,使“主权在民”原则进一步得到落实。所有城邦事务都由公民大会来决定,政府不过是一种由非职业官员所组成的“业余政府”。这样一来,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等民主机关的权力和作用大大增强,雅典民主派取得了自克利斯提尼改革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

由于战争的需要,“十将军委员会”委员可以连选连任,但执政官则需要每年一换,于是“十将军委员会”的地位上升,后改由公民大会来选举将军。这样使得多次连任的将军委员会主席,事实上取代了执政官的地位。

厄菲阿尔特这种激进改革导致他在前461年被反对派暗杀,但他的改革措施却延续下来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