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国兴衰俄罗斯39

 陆一2 2019-09-20

列位看官,前期我们谈到了亚历山大二世下决心进行改革农奴制的背景,其实,沙皇对农奴制的改革是从克里木战争失败之后就开始进行谋划了。换句话说,改革的推进是要作准备的。为此,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即位不久就进行了改革的酝酿,直面当下危机,花了最大勇气,作了最为充分的准备。

第三节  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改革(二)

无论在谈到彼得一世改革还是叶卡捷琳娜二世“开明专制”,我们都说到改革是要有条件的。

前期,我们谈了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农奴制度的背景。我们说,只有在统治者不能照旧统治下去,人民群众也不能照旧生活下去的时候,有两种可能会出现,一种是革命,一种是改革,两者必取其一。在当时的俄罗斯帝国,农民起义此起彼伏,阶级矛盾十分尖锐,社会矛盾异常复杂,时局十分动荡,但只要有一点点星火,会大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但是,几百次的农民起义都被专制主义沙皇政府镇压了。在亚历山大二世当政的前期,当时的俄罗斯帝国革命的条件还尚未成熟。改革是当时最为合适也最为可行的办法。

二、废除农奴制改革酝酿

1853年—1856年克里木战争结束以后,俄罗斯帝国在国际上的处境比以前艰难了许多,在当时世界上的地位也随之下降了很多,亚历山大二世即位以后敏锐地意识到了俄罗斯帝国的危机在日益迫近,内有农奴制已经成为“过街老鼠”了,外有经济上大幅度落后于西方,沙皇思来想去,与其被自下而上地被推翻,还不如自上而下地痛痛快快地自身进行调整,在国内外压力下,必须采取与旧体制不同的新措施,解放农奴的思想开始萌芽,并且逐步地下定决心。

很显然,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逐渐下定决心解放农奴并非出于他本人的信仰,是不得已而为之,是被动地顺势而为,是克里木战争中俄罗斯帝国失败的结果。

亚历山大二世

据资料记载:1856年3月19日,交战双方签署的《巴黎和约》及有关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俄罗斯帝国克里木战争战败结束和新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内外政策改弦更张的开始。

由于当时俄罗斯帝国没有形成足以推翻农奴制度和专制制度的革命力量,因此,废除农奴制的改革只能是由沙皇政府、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自上而下进行了。

苏维埃俄国的创始人、伟大导师列宁在《“农民改革”和无产阶级农民革命》中高度概括了当时的情景:

什么力量迫使他们搞改革呢?这就是把俄国拖上资本主义道路的经济发展的力量。地主农奴主不能阻挠俄国同欧洲商品交易的增长,不能保持住旧的崩溃中的经济形态.如克里木(克里米亚)战争显示出农奴制俄国的腐败和无能。解放以前,农民的“叛乱”每十年都要高涨一次。这使头号大地土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承认,从上面解放比等待从下面推翻要好些。

真是一针见血啊!

解放农奴是19世纪60年代俄罗斯帝国推行的一系列改革中的第一步。

要改革农奴制度,亚历山大二世必须先要造一些舆论。

据资料记载: 1856年3月30日,亚历山大二世登基不久在莫斯科对贵族发表演说时,第一次宣布要废除农奴制。他说:“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不幸的是由于这种敌对情绪,发生了一些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我深信,我们迟早会解决这个问题。我想,诸位是同意我的意见的,因而从上面解决必比下面解决好得多。”

亚历山大二世开始释放其改革的信号。

“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150周年纪念金币”

据资料记载:为了推动农奴的解放,对此问题展开公开讨论,亚历山大二世还取消了限制报刊讨论废除农奴制讨论的禁令,一些历史专家认为,在当时沙皇政府中有不少自由主义倾向的成员,都在努力唤醒民众,认识废除农奴制的必要性,力求在大改革过程中培育具有现代市民意识的阶层。

1857年,亚历山大二世顺势成立了“农民事务总委员会”,开始筹备改革,并且按照沙皇本人的想法开始进行了试行。

据资料记载:1857年,农奴制改革首先在政治上较为开明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开始试行。在立陶宛境内,农奴主们宣布解放农奴,让这些农奴成为独立的自由农民,此后农奴主和原来农奴的关系转变为地主和雇农的关系。此后改革措施又开始逐渐在彼得堡等省份开始推行。

在试点推进过程中取得经验以后,1858年—1859年初,欧俄46省设立了贵族委员会,改革机制开始运行。

当然,在试点过程中,也遭到了部分贵族的反对。有资料记载:亚历山大二世推行的农奴制改革,进行了试点,触动了俄罗斯广大地主贵族的利益,遭到了激烈反对。他们提出反对改革的论据是:这样会造成俄罗斯政局动荡,加剧克里木战争后的经济困难。

反对改革的不仅来自于部分贵族地主,还有其他势力,据资料记载:此时俄罗斯的革命者大多已经流亡海外,革命者中也对俄罗斯未来的道路有不同主张。地主贵族们利用激进革命者的言论,放大改革造成的负面影响,来对抗改革措施。

大凡历史上能够取得改革的成功,除了有合适的改革土壤以外,这是改革最为重要的条件。但是如果没有敢于改革的风云人物,改革也不可能取得成功,这是改革最为关键的条件。有了改革的土壤,有了改革的风云人物,如果没有合适改革土壤的改革措施,得不到方方面面的支持,改革也是不可能成功的。因此,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此时,对俄罗斯帝国来说,亚历山大二世无疑是起到了关键作用。

据资料记载:在亚历山大二世的敦促下,“农民事务总委员会”拟出了解决农民问题的新的自由主义纲领。新纲领主张保留贵族私产,允许农民赎地为私有,取消地主世袭领地政权,农民取得公民权利,大地主经济和小农经济并存。

据资料记载:经过五年的准备与策划,以及二十个月的文件起草工作后,国务会议通过了改革计划,亚历山大二世在1861年3月3日签署了《关于农民脱离农奴依附关系的总法令》与废除农奴制的《宣言》,3月5日,这两项文件正式颁布。

列位看官,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度改革前经过5年时间的精心准备,一步一步,先行先试,到了1861年3月,沙皇觉得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精彩内容下期分解,敬请期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