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质控中心简介 | 福建省麻醉质控中心工作简介

 BOSS_TZ 2019-09-21

质控中心简介

福建省麻醉质控中心工作简介

作者

梁敏,林献忠,林财珠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

  医疗质量建设是现代医院管理体系的核心。麻醉科做为临床学科中最具潜在风险的学科之一,其风险防范、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越来越受各级医疗行政部门、学科专家的重视。

  2003年5月,“福建省麻醉质量控制中心”(以下简称“省中心”)正式成立。它由福建省卫健委医政处直接领导,在国家卫健委麻醉专业质控中心指导下开展工作,是协助福建省医政处的派出机构,旨在加强我省麻醉学科管理,提高我省麻醉医疗质量,发展我省麻醉学科建设。其依托单位为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心主任为林财珠教授,主要成员包括: 中心主任、副主任、秘书、委员等。中心成员各司其职,共同完成我省麻醉质控工作的规划、统筹、协调和实施。

1 建立组织体系 

 1.1 

制定目标,明确任务

  在成立同年12月,省中心对福建省148家二级以上医院进行了一次摸底调研。省中心专家组根据调研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发现我省麻醉学科建设较其他学科落后许多,具体表现为: 人员短缺,有的医院甚至存在外科兼职麻醉或“无证行医”现象; 人才梯队未形成,高学历人才紧缺; 设备简陋,存在众多安全隐患; 缺乏统一的管理制度等。

  我省麻醉质控工作开展迫在眉睫。省中心立即着手制定了工作计划: (1)制订麻醉专业学科建设标准: 如人员、 设备、新技术、新项目准入标准,麻醉科规章制度(如麻醉恢复室制度,日间手术制度等),操作规范,医疗文书书写规范; (2)制定各类质量管理检查评价标准,承担全省医疗机构麻醉专业医疗质量的检查、评比工作; (3)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对我省麻醉学科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培训,对技术准入、新技术新项目开展等进行论证工作

 1.2 

建立质控管理网络

  质控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一个科学、系统、高效的组织体系,福建省麻醉质控中心在成立之初,就设立了9个地市级“分中心”: 泉州市分中心、漳州市分中心、龙岩市分中心、宁德市分中心、莆田市分中心、三明市分中心、南平市分中心、厦门市分中心与福州市分中心,各分中心职责范围涵盖所处地市的所有市级、县级及民营医院,而省级医院则直接由省质控中心管理,形成一个覆盖全省各级医疗机构,有执行、有反馈的麻醉质控管理网络体系。省中心下达质控任务至各分中心,各分中心结合本地市具体情况贯彻执行; 而各级医院的意见、建议及自查数据等资料,可通过各分中心汇总至省中心。目前9个分中心都设立了独立的质控管理团队,包括中心主任、秘书、委员等,全省二级及以上医院均纳入了质控管理网络。

 1.3 

定期召开工作会议

  省级中心每年年底组织召开麻醉质控专家研讨会,总结全年工作情况,反思不足,总结经验; 解读国家颁布的麻醉质控相关新政策,结合我省具体情况修订更新相应标准准则等; 完成新一年的质控策略部署并下达到各分中心。各分中心定期召开工作会议,根据卫生行政部门及省级中心的指示与要求,共同商讨完成指派任务,包括组织年度检查、专项检查、开办相应培训班等。定期、分级召开会议保障了质控工作的高质量、高效率完成。

2 具体工作开展 

 2.1 

制度形成

2.1.1 制定并印发《福建省临床麻醉操作规范》 2004年省中心修订了第1版《福建省临床麻醉操作规范》(试行稿),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得到了福建省多数二级以上医院麻醉同仁提出的宝贵意见。随着学科飞速发展,麻醉知识不断更新,中心参考了其他省市临床麻醉操作规范,于2009年对《福建省临床麻醉操作规范》(试行稿)进行了第1次修正,增加了麻醉管理规范部分; 于2014年进行第2次修正,增加了麻醉超声、麻醉可视化等技术的应用及操作规范。并印发了3000册分发至各级医院,实现了全省麻醉医生人手一册,做到有章可循,有标准,有规范可依。

2.1.2 制定麻醉科室管理制度 省中心多年来不断吸取国内外质控管理的经验,连续发布了多项福建省麻醉科室管理制度,包括《麻醉科三级医师负责制度》《精神类及毒麻药品管理制度》《麻醉复苏室管理制度》《术前、术后麻醉访视制度》等。要求各级医院严格按照以上管理制度开展日常工作。在2018年,省中心还发布了《日间手术麻醉管理制度》《手术室外麻醉管理制度》以及《分娩镇痛麻醉管理制度》。

2.1.3 不良事件、医疗事故上报系统 2009年起,省中心要求各级医院必须建设麻醉相关不良事件、医疗事故上报系统,需有相关科室讨论总结记录及年度科室不良事件总结会议记录,并将其列入每年的质控检查项目中,记录在案,便于连续性的统计分析。其中造成严重不良后果的重大医疗事故必须实时上报至分中心。

2.1.4 统一文书 为了全面记录患者围麻醉期情况,方便患者病情回顾、质控数据收集,提升麻醉质量及安全,省中心于2004年成立,设计制定了《福建省麻醉会诊单》《麻醉知情同意书》《麻醉记录单》范本,并要求全省各级医院统一使用。随着麻醉学科不断发展,医疗诊疗不断规范,电子病历系统的相继启用,中心也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并增加了《麻醉术前访视记录单》《麻醉术后访视记录单》《麻醉复苏记录单》等相关文书

 2.2 

定期调研检查

  县市级医院每月向所属分中心递交麻醉质量报表,各分中心每半年进行汇总总结,上报省中心,由省中心编辑《麻醉质量简报》并分发。

  省中心每年向全省各地医院发放《福建省麻醉科现况调查表》(2016年起启用新调查表)及《福建省麻醉专业医疗质控自查表》(涵盖了国家卫健委颁布的所有“麻醉专业质量控制指标”),要求二级及以上医院必须参与调研。收回调查表后,经统计写出调查报告并在当年麻醉质控会议上进行通报。

  省中心每年针对不同级别医院进行麻醉质控检查,将检查结果生成书面报告向省卫健委汇报,并针对每家医院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反馈意见及整改建议,反馈落实到具体医院及科室,指导医院改进、提高,帮助医院提高麻醉医疗质量。早期进行质控检查的同时专家组做到送技术下乡,检查前在地区进行规范授课,将麻醉前常规核查及器具、药物准备等常规进行普及,并对吸入麻醉、静脉麻醉、椎管内麻醉、神经阻滞以及困难气道等知识规范培训; 在医院实地指导新技术如光棒在气管插管中使用、围术期超声检查等工作的开展,同一麻醉常规准备规范以减少意外并提高基层医院的业务能力。从2017年起,要求每年受检医院名单与前一年重复率需达50%,并要求重复受检医院需提供前一年整改措施实施材料证明,使质控检查具有延续性。

  省中心还不定期在全省范围进行专项调查,如2017年对全省产科麻醉、无痛分娩、病理产科麻醉等情况进行了分级调研。2018年进行了全省日间手术及手术室外麻醉情况调研。

 2.3 

继续教育培训

  省中心多次通过质控年会以及其他会议机会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授课交流,吸取他们先进的质控管理经验。近3年来借助福建省高水平医院建设平台,每年都与上海华山医院共同举办“华-福麻醉质控论坛”,围绕麻醉质控相关热点问题进行交流; 同时举办专项培训班,促进了省麻醉质控中心更好地开展工作。2016年举办了“吸入麻醉临床应用培训班”、“超声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 、“临床如何合理安全用血”。2017年举办了 “围术期超声workshop培训班” 、“吸入麻醉实施的临床问题及质量控制学习班” “围术期患者用血管理学术研讨会”、“容量治疗监测管理与血液保护”。2018年举办了“吸入麻醉实施的临床问题及质量控制学习班”、“快通道静脉麻醉培训班”、“麻醉围术期医学管理学习班” 、“基于围术期医学的产科麻醉现状与危机演练学习班”、“福建省输血协会2018年围手术期患者用血管理学习班”、“超声医学在麻醉学和快速康复中的应用学习班”。2019上半年举办了“吸入麻醉实施的临床问题及质量控制学习班”。

 2.4 

建立省质控数据库

  在要求各级医院建立自己的麻醉质量数据库的同时,省中心也建立了全省麻醉质控数据库,其涵盖了福建省麻醉现况的相关数据和麻醉质控评价指标数据,来源包括各级医院上报的质控报表、年度质控检查等。通过横向与纵向比较,省中心可以全面了解我省麻醉各项指标的变化趋势以及地区间的差距,为制定策略提供了有力地数据支持。

3 未来工作方向 

  省中心在国家卫健委麻醉专业质控中心和福建省卫生行政部门的支持与指导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其他省份相比,我省麻醉质控工作仍有许多待改进之处,省中心制定了一个5年计划: (1)完成全省质控数据直报平台搭建; (2)省中心设立专职人员岗位,使质控工作专职化、专业化; (3)创办省麻醉质控刊物。

  福建省麻醉质控事业任重道远,但我们不辞负重涉远,相信在省卫健委领导下,在省中心全体专家共同努力下,在全省麻醉同仁支持下,我们可以做得更好。

首届华-福麻醉与质控论坛

第二届华-福麻醉学术论坛

第三届华-福麻醉学术论坛

参考文献请见《麻醉安全与质控》杂志官方网站

www.psqachina.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