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识人的智慧——解读《易经观卦》

 LDS551 2019-09-21

《观卦》是《易经》六十四卦之第二十卦。

观为“设教”之卦,这一卦,形象与临卦完全相反,彼此是综卦,交相使用。在上者以道义观天下;在下者以敬仰瞻上,人心顺服归从。临是由上往下看,观是由下往上看,彼此都在观察,所以临与观交互作用。

是展示与仰观的意思。这一卦所阐释的,是说要将道义展示于众人之前,众人必然也对自己观仰的道理。风地观卦的卦体:二阳四阴之卦,观类,阴消至四成观,属乾宫四世,错大壮,综临,内互坤,外互艮,合互剥,以九五为卦主。九五在尊位,被四个阴爻瞻仰;九五也以中正的德性,展示于天下。所以命名为

【原文】观,盥而不荐,有孚,顒若。

【译文】祭祀的时候,用洗干净的手灌酒于地以迎神,虽然没有进献祭祀的供品,但是有虔诚敬神的心态。

【启示】下级不听上级说什么,而是看上级做什么;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指的就是这种情况。

【原文】初六,童观,小人无咎,君子吝。

【译文】幼稚的、不成熟的看法,对小人来说没有关系,对君子来说则有灾难。

【启示】此句有接《临卦》:“六五,知临,大君之宜,吉”之意。做为一个领导者,幼稚和不成熟是非常可怕的。一个合格的领导者,应该有高瞻远瞩的能力。一个领导者不可浅视、更不能近视。

【原文】六二,闚观,利女贞。

【译文】由门缝中偷观景物,对于妇女来说有利于坚持正道,固守贞操,但对男子汉来说,这样的行为就丢丑了。

【启示】领导者观察人或事都要不可偏狭。一个领导者不可偏视、更不能从门缝中看人。

【原文】六三,观我生,进退。

【译文】对照高尚的道德标准省察自己的言行,审时度势,小心谨慎地决定进退,这样做是不失原则的

【启示】一个领导者要有看透人心的能力。《老子》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原文】六四,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

【译文】观察一个国家的文治武功,就可以为辅佐君王出力献策。

【启示】一个领导者要有看一知二的能力,要有预见性。

【原文】九五,观我生,君子无咎。

【译文】观察自我的德性,这样做对君子有利无害。

【启示】由看别人回到自身,“吾日三省吾身”是其注解!!!

【原文】上九,观其生,君子无咎。

【译文】观察他人的德性,对于君子来说有利而无弊。

【启示】在上者时刻都被注目,不可掉以轻心。做人要知已知彼,自知而知人。

 

史书上记载了齐桓公与管仲的故事:易牙、开方、竖刁三人都是桓公的宠臣。易牙长于调味,善阿庚奉承,他杀了儿子作汤献给桓公,而爱子是人之常情,易牙为讨好桓公竟忍心杀子作汤,他对儿子都残忍如此,哪能爱桓公。故管仲说:“自宫以适君,非人情,难亲”。

    管仲又说出三人都非人情,不可用的理由,桓公同意,管仲便将这三人驱逐。可是,没有一人在身边奉承,桓公心情很不愉快。管仲死后,桓公认为管仲做得太过分了,于是,召回三人复用,让他们掌握大权。明年,桓公有病,三人趁机相与作乱,他们堵塞宫门,建筑高墙,将桓公困于宫内,禁止出入。有一妇人攀过墙到桓公住处,桓公饥,要吃的,妇人说没有;桓公渴,要水饮,妇人也说没有,桓公问其故?妇人说:易牙、竖刁等相与作乱,塞宫门,筑高墙,不通人,故无所得。桓公这时悔不听管仲的话,他痛哭流涕,叹气道:嗟乎,圣人所见岂不远哉!若死者有知,我将何面目见仲父乎哉!

    桓公就这样无食无水饿死于寿宫,他因羞见仲父管仲,临死前以衣袖蒙其面目。因当时易牙、竖刁等扶立公子无诡作乱,屠杀诸大夫,太子昭逃奔梁国,桓公身死,尸体无人管,时间长达六十七日,至使他的尸体腐烂生虫,尸虫爬出屋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