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千对十几万三天打退十四次进攻并逼退敌人,堪称经典战例

 昵称散步收藏 2019-09-21

隋文帝开皇二年五月,突厥发四十万大军,沿长城一线对这个新兴的王朝发起了进攻。面对来抛凶凶的突厥大军,朝野一片惊慌,面隋文帝显得格外镇静,决定坚决予以回击。他为什么这么有底气呢?

隋文帝告诉群臣,突厥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厉害,是完全可以打败的,而且决心要打这一仗。要知道隋文帝并没有和突厥打过交道,也就更谈不上打仗了,可他的这个认识从何而来呢?

原来在北周武帝的时候,杨坚的父亲杨忠经常和突厥打交道。当年杨忠和突厥组成联军一块去打北齐,他发现这突厥人抢东西可真是勇敢,可一接火开打撒腿就跑。所以,他回来给武帝汇报情况时,表现的非常气愤,就告诉武帝说,突厥人的装备很差,纪律和法令都不统一,而且赏罚也不分明,他们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厉害,以前大家都是给他们给吓怕了。

周武帝当时并没有在意杨忠的这些话,可这一番话杨坚却是记在了心里。也正是在这种认识的驱使下,杨坚在建立隋朝之后,就马上叫停了对突厥人的进贡,而且还在北边发动百姓修长城,派了很多军队去防守,这随时都可能发生的这场战争做积极的准备。

隋文帝所作所为,无疑是在向突厥叫板,在哪个混乱的时代,被中原各王朝已经宠坏了的突厥怎么可能忍受这种待遇呢?当然只能是兵戎相见,大举进攻了。

面对突厥大兵压境,隋文帝派当时的宰相虞庆则为行军大总管,带后进驻弘化(今天的甘肃庆阳)进行防范。虞庆则到了弘化之后,就先派达奚长儒带了一个两千人的小分队出城去先摸摸情况。达奚长儒出城后没有走多远,就和沙钵略的主力部队遭遇上了。

当时沙钵略带领的突厥军队有十几万,放眼望去是黑压压的一片,望不到尽头。排到突厥骑兵飞驰而来,隋军吓得腿都软了。两千人对十几万,这仗怎么打?肯定是没有打,只有撤退这一条路。但对方全是骑兵,怎么样才能安全地撤退呢?

在这时候,统帅就要发挥作用了。这达奚长儒确实是个将才,关键时文表现出了超人的镇静和胆识。他意识到这个时候最不应该的就是盲目逃跑,如果往回乱跑,人家十几万骑兵光踩都能把你踩死,只胡以战求胜,或可侥幸撤退。他会怎么做呢?

他把这两千人组成一个方阵,让每个士兵都是抢尖对外,徐徐往弘化城方向退去。突厥人不愿意呀,他怎么可能让到嘴的肉又吐出来呢?哗地一下便潮水般冲过来了。一阵刀光剑影之后,隋军的这个方阵就给冲散了。达奚长儒就边打边将散开的士兵收拢,继续组成方阵,边打边退。

战斗打的是非常激烈,隋军打的是枪也折了,刀也卷刃了,到最后边武器都没有了。但是他们仍然坚持徒手战斗,很多士兵打的手都露出了白骨,达奚长儒本人也是身上受伤五处,有两处贯通伤。

他们就这样聚了又散,散了又聚,边打边退,就这样一共打了整整三天,打退了突厥人十四次的进攻,到第三天头上这两千人那就已经只剩下两三百人了。但是离弘化城也是越来越近了,肉眼都可以看得见。这时候虞庆则在城里也看到了,他眼看的这只血肉模糊的小队伍,后面还有乌压的一大群突厥骑兵,便紧闭城门,不敢贸然出城救援。那这支小队伍怎么样?会不会被突厥人全部消灭?

打到这个份上,突厥人被他们顽强的勇气给完全镇住了,眼看着前面这只不要命的队伍,再看见身后一路的那些尸体,突厥人自己失去继续战斗的勇气,他们自动撤退了。最后打扫战场的结果是,达奚长儒以两千人的兵力杀伤突厥将近一万人。

这场战斗可以称得上是战争史的奇迹,也是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他不但打出了隋军的威风,也打破了突厥人不可战胜的神话,从此动摇了突厥东亚霸主的地位。当然,最重要的是证实了隋文帝对突厥的认识,坚定了他彻底击溃突厥、解除大隋北部威胁的决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