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璀璨的商代江南青铜文明:新干大墓

 青冥书屋 2019-09-21

江西省新干县大洋洲一座3200年前的商代墓葬,深藏着1374件精美的文物,璀璨的商代江南青铜文明,轰动南北,闻名海外。

璀璨的商代江南青铜文明

新干大墓

撰文、供图/ 王宁

稀世珍宝惊出沙丘

青铜为纯(红)铜和锡、铅的合金,具有熔点低、硬度高、易铸造的特点。青铜冶铸是商代一种最为先进的技术,开拓了一个新的时代——青铜时代。青铜时代约始自公元前16世纪,终于公元前4世纪。商代后期青铜文明迈上了一个高峰。

历史上江南被视为“荒蛮之地”,在商代无文明可言。1949年后江南各地陆续零星出土过一些商代青铜器,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已有的观念模式,新干大洋洲商代文物的出现震撼了学术界。

如此众多的青铜器是中国南方青铜文化的重大发现,让考古学者兴奋不已。

3000年前的君主墓地

新干遗址墓葬是流行于南方地区的浅坑竖穴。通过器物排比研究和碳14的科学测定,墓葬时间距今约3200年。商代进入发达的奴隶社会,等级十分森严,青铜器被赋予了“明尊卑、别上下”的政治功能,因而“器中藏礼”“寓食于礼”的青铜礼器之首的鼎,演化成国家权力的象征。新干墓出土鼎达30件之多,还有一大批青铜、玉质礼器和许多仪仗兵器,更有一批如前述四足甗、大方鼎、大钺等北方都少见的重器。据各种因素综合判定,墓主应是地处赣鄱流域方国的最高统治者。

夹腹双底青铜芳鼎

鹿耳四足甗(通高105厘米,重78.5公斤)被誉为“甗王”。除耳上双鹿外,整体一次浑铸成形,十分罕见难得。

大洋洲西方偏北20公里处的吴城(樟树市境)是一处著名的商代遗址。它被评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重大发现”之一,位居山丘,顺势而建,面积约4平方公里。当年吴城遗址四周城墙高耸,城内大型宗教祭祀场所分布最高处,鹅卵石铺垫的硬道相连,还有居住区、青铜冶铸、陶瓷烧造作坊区等,各项功能齐全。历次考古发掘出土各类文物3000余件,陶瓷上发现刻划文字、符号160余个。考古揭示吴城遗址应是目前一座江南最大的商代古城——方国都城。

新干商代大墓位置图

商代青铜器上的兽面纹归属中原文化,带有原始动物崇拜印记的祭祀符号。新干青铜器上除此之外,虎是当地最崇尚的动物,造型手法丰富,装饰不为多样,却从未在其他地方见过。虎成为吴城文化中最具地域特色的标识。

商代时长江中下游地区有一边远方国叫“虎方”。史料记载商朝视其为劲敌,多次发兵征讨“南国之南”。出土文物为证明吴城文化地区就是古代虎方的位置提供了有力证据。

伏鸟双尾青铜虎(通长53.5厘米,重6.2公斤)将虎的崇尚和艺术形象表现到极至。

虎耳虎形扁足,青铜鼎局部的精美图案。

青铜铸造技术娴熟

大洋洲出土的精美青铜器无一不让人折服祖先的精湛技艺。铸造一件青铜器需要经过塑模、翻范(浇模)、烘烤、浇注等一套工序。一般器物一次浇铸完成(浑铸法),比较复杂的分次铸造相接成器(分铸法)。

今存商镈十余件,铙数十件,非常珍贵。它们集中出土于长江中下游南岸和邻近地区。镈和三件组成的大铙一起出土于商墓,这是第一次;此镈的时代最早,确立了镈和铙起源于南方的论说。青铜乐器铸造更为复杂,需要充分掌握铜器的发音原理,这批大型青铜乐器反映了当地精湛的青铜技艺。

牛角兽面纹镈(通高33厘米,重12.6公斤),花纹繁缛,主纹为高浮雕兽面,上有一对粗大的内卷牛角,顶侧立一对小鸟(一残)。顶中环钮以备悬挂,敲击发音,浑厚响亮,清脆悠远。众乐并举时,镈控制节奏,是件指挥乐器。

目雷纹青铜大钺

兽面纹青铜小钺

原始巫术的复活

商代形成了超自然力神上帝、天地自然神祗和祖先神三大信仰系统崇拜。原始的全民性巫术礼仪在商代变为部分奴隶主垄断的社会统治等级法规,请神降神由巫觋单独完成。巫觋是智者,也是圣者,拥有极高的社会和政治地位。

综合各种器物的功能,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复原当时祭祀活动的场景:祭祀场上,伏鸟双尾虎安于高台之上,摆在场内重要位置。酒食必备,各式礼器分列。器物上刻划的众多兽面纹,寓意生灵的鲜红朱砂加强了巫术的神秘、怪异。巫师在火光中,戴羊角兽面,手执双面神人头像,口念咒语,脚踩鼓点,伴随节奏跳名为“禹步”的细碎急促的舞步。他意念中踏骑伏鸟双尾虎,烟雾腾腾中众多(鼎耳上)虎、鹿、鸟等兽禽助力,“入天入地,穿山入水”,实现贯天地、通神祗的目的。

双面神人青铜头像

神人兽面形玉牌(通高16.2厘米,宽7厘米,厚0.4厘米)由一块玉板琢制而成。中为神人兽面,上方横刻四道平行线,其上又由十一组成放射状的线条组成羽冠。

富于地方特色的农、渔业

新干发现青铜农具数量多,品种全,有的是首次出现,有的时代最早。另外,摘取何穗的铜鋕和收割禾秆的铜镰让人眼目一新。更令人可喜的是铲竟有12件,它是新出现的一种新型中耕农具,铲除杂草,亦兼松土。

出土的两件犁铧(长9.7厘米,重180克)形近三角形,两侧薄刃,正面中部拱起,后銎装把。使用时一人前方用绳牵引,一人后掌犁把,起土翻向两侧,效率高出锸数倍。

青铜耜(长11.5厘米,重445克),宽体,薄刃,倒置梯形,截面三角形的銎装柄,主要用来翻土。

青铜锸(长11.5厘米,重300克)使用时双手握柄,脚用力蹬踏木锸肩上,今日江南一些农村仍在使用。

鱼镖捕鱼是当时的重要捕鱼方法之一,在商代吴城文化地域仍然流行。新干出土青铜鱼镖数十件,青铜镖用时缚于木杆一端,渔者手持鱼镖瞄准鱼儿,用力投掷,镖锋刺入,倒勾鱼肌,再缓缓回收引线。

青铜鱼镖

商代最先进的兵器

青铜兵器是商代最先进的武器。新干大洋洲当年的考古现场,戈矛、大刀、弓箭有秩序地摆放于棺椁周围,兵器上的各种装饰精美至极。

宽刃青铜剑(通长35.7厘米,重490克)茎扁、体阔,两侧有刃,前锋圆收,一面凸脊,一面微凹成柳叶形血槽。它似剑双刃,如刀扁宽,刺劈自如。

镂孔锋刃兵器(通长25.8厘米,重360克),体弯弧曲,中镂一组孔洞,前端成三角尖锋,后有一銎管用来安把,具体用法还不知道知晓。

蝉纹青铜大刀(通长67.9厘米,重1.67公斤)至今锋锐如故,仍可裁纸。专家研究得出结论:此刀表面经过高含量锡渗透处理,成分中含有铼等稀有元素成份。

重食轻酒器物精美

商朝嗜酒成疯,日常生活中的饮酒器在“事死如事生”的葬俗引导下,大量随葬入土。新干青铜器中酒器所占总数比例小,而食器数量多、比例大、铸制精,器物组成以鼎、鬲为主,反映了当时重食轻酒的饮食习惯。

鱼纹青铜匕,青铜匕北方少见。新干一地有10件,一般长约30厘米,重250克左右。大者长达34.5厘米,重545克。大匕用在大型宴享时勺肉出器或批取饭食。

兽面纹青铜豆

原始瓷大口尊

存世孤品酒器瓒(通高6.5厘米,重13.5公斤),杯形,腰收弧曲,配置尖首状的柄,体饰简略目雷纹。内中容装滤了糟的黄色清酒。每当盛大祭祀大典时,君主用瓒从罍等大型贮酒器中勺酒,然后缓缓地将酒注于地上。

四羊青铜罍

提梁方腹卣(通高27.8厘米,重2.3公斤)用于饮酒时盛酒之卣坐于热水之中,是最早的专用温酒器。烫酒较之煮酒更为舒适、酣畅。

精巧各异的工具

商代后期,手工业迅速发展,手工业特别是王室手工业分成了许多专门的生产部门,产品制作精细。从出土器物大部分为当地产品来看,商代的吴城文化地区手工业部门至少有:青铜冶铸、陶器烧造、玉石琢制、竹木加工、纺织酿造、漆器骨器等行业。精美器物充分地说明了当地手工业的发达兴盛。

侧身玉羽人(通高11.厘米,身高8.7厘米,胸厚0.8厘米)色呈枣红。羽人主体圆雕,配似浮雕,镂空,掏雕技法。此前掏雕工艺商代前所未闻,后代仍十分罕见。

连珠纹青铜铙

云雷纹青铜小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