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华学霸跳楼自杀,父母爱孩子请有分寸,无“界限”的爱会害孩子

 hgq888 2019-09-21

前段时间,电视剧《小欢喜》火了,无数家长边看边流泪,表示这是纪录片,里面的内容与情节实在太真实了!

其实这部剧不仅讲述了家长的心酸,也反应了孩子的无奈,尤其是这么一个情节:

一个叫做丁一的孩子,性格好、成绩好、情商还高,结果呢?以超高分考上清华的他,却在这个人生最辉煌的阶段从楼上一跃而下!

生命的珍贵,未来的辉煌以及人生的美好,他全然不顾,是不在意吗?肯定不是,他只不过是看不到希望,对自己的生活抱绝望态度。

原来,丁一从小就想做地质学家,可大家都知道,地质学家这种东西,在父母那一辈眼里,属于'无前途行业',与金融、计算机、商业之类的专业根本不是一个档次,为了孩子好,丁一的父母坚决不允许孩子报考这个专业,从一开始的协商到后来的逼迫,直至引发悲剧。

从丁一留下的信件中不难看出,他对未来其实充满了幻想,可是却活得太累,这种疲惫发自内心,无法缓解,更加不可摆脱。

因此,他选择了结束自己生命!

清华学霸跳楼自杀,父母爱孩子请有分寸,无“界限”的爱会害孩子

难以想象,发生这样的事情,丁一的父母会是什么感受?从出生到会跑,再到上学,这二十多年的心酸与劳累,可以说,父母为了孩子付出了一切,可到头来,却只是因为'选专业'这件事情,功亏一篑,套用网友的一句话来形容:简直滑稽可笑!

有人说,这是教育体制的缺陷,有人说,这是孩子心理承受能力不行,但在我看来,归根究底,这其实是父母过分宠溺孩子,却少了分寸。

就像教育大师阿姆斯说的那样,不论什么事情,都有自己的底线与禁忌,那是不能触碰的'高压线',任何越线的行为,都必将承受其后果。

很明显,丁一的父母在日常与孩子的相处中,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清华学霸跳楼自杀,父母爱孩子请有分寸,无“界限”的爱会害孩子

那么,倘若父母没有分寸,会造成哪些影响呢?

1、无分寸的爱,导致孩子心理极度脆弱

有一种病叫'玻璃心',这样的孩子受不了外界任何大刺激,稍有不顺,就会发生意外,正如郭德纲所说的那样,我认为教育孩子就得打,从小父母不教育,长大之后走在马路上,别人瞪他一样,他就猝死了,我们父母下手,起码知道轻重,可到了社会上,你给别人当儿子,人家都不一定肯要!

有些人脆弱的表现是胆怯,可还有一些人,他们会人性崩溃。今年3月份,江苏就发生过这样的事情,一个13岁的孩子,由于认为母亲对其管教过分严格,在与其发生激烈争吵之后,在家中将妈妈杀害。有人称这个孩子是'残忍',可我认为,他其实是'过分敏感'。

就像很多家长一样,他们对孩子虽然要求很多,可是除了注重点之外,其他任何事情都不需要孩子去做,父母的想法是,尽可能帮助孩子减少外部干扰,确保他们注意力集中,殊不知自己错误的行为却让孩子变成了'巨婴'。

无分寸的爱,导致孩子们习惯了父母的好,结果却往往不尽如人意。

清华学霸跳楼自杀,父母爱孩子请有分寸,无“界限”的爱会害孩子

2、无分寸的爱,导致孩子不知道感恩

四川56岁的刘奶奶,从小将两个闺女当草,几乎不闻不问,一心一意对儿子好,结果呢?当其生病住院的时候,儿子却明确表示:妈,这病看不好了,咱回家休养。他在医院多次与两个姐姐发生争吵,甚至还出现试图强行拔老人氧气管的行为,医生叹息:有这样的儿子,想活久一点都难。

无独有偶,山东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单亲妈妈宋女士辛苦将孩子拉扯大,可由于无法满足孩子买手机的欲望,遭其暴打,全身12处淤青,一个眼睛还被打了肿起来。

父母一心一意为孩子,可孩子却不一定因此感恩,越来越多的'白眼狼'告诉我们,缺乏约束的爱,是晚年悲惨生活的开始!

古人早就告诉我们,'慈母多败儿',这话一点不假。

清华学霸跳楼自杀,父母爱孩子请有分寸,无“界限”的爱会害孩子

3、无分寸的爱,导致孩子性格扭曲

大家生活中有没有遇见过这样的人:他们喜欢占便宜,请你帮忙的时候毫不客气,可一旦你反过来找他帮忙的时候,就开始推脱,倘若你要是因此生气,下次不帮忙了,他们还会四处散播'你真小气'的评价。

这种永远不吃亏的人,是所有人都厌恶的对象,可他恰恰就是家里的'惯宝宝'。由于父母从小无条件满足他任何需求,导致孩子将'占便宜'当作常态,形成:别人就得迁就自己,就得为自己付出的诡异认知。

教育书籍《孩子,把你的手给我》中是这么说的:

一个孩子的欲望得不到满足时,他接下来的行为,决定了此人一生的成就以及父母过去几十年的教育成果。

只进不出,那叫'貔貅',虽是神兽,在古代却是一个贬义名词。

清华学霸跳楼自杀,父母爱孩子请有分寸,无“界限”的爱会害孩子

4、无分寸的爱,导致孩子能力低下

就我一个朋友,他孩子上小学5年纪了,一双有鞋带的鞋子都没有,正如大家所想的那样,孩子不会系鞋带。我就很好奇,'你家孩子成绩那么好,你教他一下鞋带的系法不好吗?这么简单的事情,几分钟就学会了。'朋友却不以为然,'他只要成绩好就行了,这些小事情以后自然会懂的。'

我是不知道他哪里来的自信,从来不让孩子尝试的东西,怎么可能'自然会懂'?生而知之那是传说,未来更大的可能性是'高分低能',而这样的人在社会上其实并不吃香。

西方教育界普遍认为,只有全方面发展的孩子,他们才能通过不一样的刺激,不断激发自身天赋,单一领域的培养,只能淹没孩子真正的擅长。

在父母的溺爱之下,也许孩子能达到优秀,可他们不知道,其实这个孩子的潜力是精英!

清华学霸跳楼自杀,父母爱孩子请有分寸,无“界限”的爱会害孩子

既然父母无分寸的危害这么大,那我们应该如何在这方面做好呢?

1、根据具体内容,学会拒绝孩子

李玫瑾教授认为,一味的顺从孩子,只会让他们变得肆无忌惮,适当地拒绝反而有助于管教。刚开始阶段,面对父母的拒绝,孩子肯定会吵闹,想要改变家长的心意,这个时候一定要忍住,不要抱着'息事宁人'的态度服软,等孩子意识到家长的态度时,他们就会顺从于现实。

当然,也不是让大家不管什么事情都不满足孩子,弄清楚事情的缓急对错,该满足的还得满足,主要在'态度问题'上抓一抓,不让他们变成'熊孩子'就行。

清华学霸跳楼自杀,父母爱孩子请有分寸,无“界限”的爱会害孩子

2、以身作则,犯了错就得付出代价

这是发生在武汉地铁站的一幕,小姑娘将手上的酸奶打翻,撒了一地,她的父亲没有选择带孩子离开,而是自己拿面纸将地上清理干净之后才离开,也许在这期间,他本来要做的车已经过去好几班了,这叫'以身作则'。

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些父母,认为自己孩子是天底下最尊贵的,这个舍不得,那个不让,孩子犯了错,只知道纠正却不知道修改,早在几个世纪之前,英国经验主义创始人约翰·洛克就说过,没有代价的错误,并不能打动人心。

家长认为孩子知错了,那就是改了,下次肯定不会再犯,如果教育真有那么简单,就不会出现那么多问题儿童了。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唯有当事人感受到损伤,才能将经历转化为阅历,储存在自己的大脑里,指导以后的行为。

清华学霸跳楼自杀,父母爱孩子请有分寸,无“界限”的爱会害孩子

3、适当放权,让孩子去做一些'脏活累活'

在《妈妈是超人》中,许多人对马雅舒对待孩子的方式存在质疑,大家觉得她实在是太宠着孩子了,她觉得沙子不干净,就不让孩子接触,也不允许触碰没清洗的蔬菜,为了孩子安全,将屋子里面的家具全部搬空,方便孩子玩耍……

她的行为,我们都可以理解,尽自己最大可能避免孩子受到任何伤害,可这种做法,很难让人接受,甚至有人提出,这是阻碍孩子未来社会化发展!

所谓的'社会化发展',其实是西方的一种理念,他们认为,人刚出生的时候,那是'动物人',只有本能,只有经过教育、改造以及思维塑形之后,才能转化为'社会人',融入正常生活中。

要是从小生活在无分寸的爱中,孩子就很容易产生一些'反社会化'的性格,因此,他们无法正常与别人交往,更不可能得到他人的认可,这样的人,未来之路会比较坎坷。

父母要真为孩子好,就得适当放权,让孩子去多做,多见识,受伤无所谓,弄脏衣服也不要紧,甚至说结果好不好,那都是次要的,关键在于'经验'。

清华学霸跳楼自杀,父母爱孩子请有分寸,无“界限”的爱会害孩子

总结:

很喜欢《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中的一句话,当父母主动将自己对孩子的爱套上枷锁时,孩子的未来就有了下限!

知进退,合道德,知礼节,这才是真正有担当的教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