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为至上的心理学智慧

 修悟搏 2019-09-21

行为至上的心理学智慧

行为至上的心理学智慧

陈凉科普

2018-06-02

行为至上的心理学智慧

“古人不过如此”的情绪,才是真正钻研学问的样子。牛顿和爱因斯坦的理论都有错误,为什么孔孟之道和王阳明心学就非得跪着学?讲科学不应该崇古,讲文化则可能需要崇古。

“目的论行为主义”,英文是“Teleological Behaviorism”,它的创始人是纽约大学石溪分校退休教授霍华德·拉克林(Howard Rachlin)

想到了做不到,做不到还喜欢整天谈论,这就叫“知行不合一”。

假设你和老婆恩爱有加,夫妻二人共同生活了三十年,但你突然得知她是一个间谍。

她这三十年来一直都在骗你!你会感到失望吗?

国学先贤王阳明一定会感到失望。王阳明的心学非常在乎人心。比如你看到一个美女而心猿意马,那是不行的!坏想法就是一种坏行动!你要被王阳明的信众谴责。试想一下如果你妻子是个间谍,意识里对你根本没有感情,那她的所作所为就都是虚伪的,她没有知行合一。王阳明思潮肯定要谴责唾弃这个间谍死婊,但是恐怕心如刀绞的是你自己,决策无力,不如撞墙一死了之吧,嘿嘿嘿。

但是拉克林就不会感到失望。拉克林说如果一个人这么多年来的行为一直看起来都正常,那我就认为我们真的恩爱。你要是非得把意识和行为分开,说意识之中不知有多少不可告人的勾当,那你不但是错的,而且是危险的。推演一下,某人各方面表现都非常好,而你非得说她(他)品质不好,那你不是歧视吗?

拉克林和王阳明都认为思想应该反映在行动上。如果没有反映到行动上,那就说明你知行不合一。

王阳明认为思想更重要,因为思想要指导行动,没行动那也叫未遂罪名,法律将变得无所适从。

拉克林则认为应该只看行动,行动以外的思想并不重要。

假如某人大脑构造异常。别人看到的红色他看成绿色;别人看见的绿色他看成红色。此人生活会跟正常人有区别吗?没有。他照样是红灯停绿灯行,跟世界的交流没有任何障碍。至于此人内心不同的感受,别人无法观测,也没资格品评。

这就叫“行为主义”。看一个人得看他的行为模式,而太纠结他心里想什么是徒劳无用的庸人自扰,是被奥卡姆剃刀剔除掉的愚蠢。

只看行动是否与我一致,这是陈凉科技常年选择组员和伙伴的通用标准。信仰不同只要都在行善,就可以走到一起,小到择友选妻,大到国家统战,莫不如是。

把行为主义进行到极致,拉克林在生活中是这么做的:他从来不跟妻女说“我爱你”。他说这句话太俗了,人们都滥用,你应该看我是怎么做的,别管我怎么说怎么想。

拉克林的老婆说,你就说一句“我爱你”会死?拉克林想了想说,要不这样吧,我还是不说“我爱你”,但是我说“你爱我” —— 经过这么多年对你的行为模式的观察,我判断你是爱我的。你们要是觉得我做的还行,也可以说一句“你爱我”。于是这一家三口就从此互相说“你爱我”了。

这个认识有非常现实的意义,人们在互吐衷肠时的表白非常无力,常被质疑,纠结于自证诚意甚至要剜心自表,傻了吧唧,就是因为没想透而掉进了一个逻辑死结:你是永远都没法证明真爱她(他)的!恋爱中的人傻冒也是真的准确,吃药都救不了他(她)们。

我参与了某佛学高僧大德的团队建设。他的万千弟子凡是掌握了这条真理的都有非常融洽、非常稳固的师徒关系。弟子们常说“师父对我真好”,而师父则常念叨“这个徒弟对我虔诚”。有些傻冒徒弟则费力言表自己的衷心,显得拙劣虚假。我常在一旁笑而不语,默默分析,结合前沿的社会学心理学学术,才有感而发,写下此文。

总结一下:王阳明讲究的是心,而拉克林在乎的是行动。

1. 研究一个人,得看他的行为模式。

2. 这个人的内在想法和感情,可以忽视,她(他)哭也可能是点了眼药水,他(她)乐也可能是强作欢颜。

从科学角度来说,肯定是拉克林比王阳明更好。拉克林专注于人的行为模式,具有可操作和可验证性。

假设有个官员,平时欺上瞒下、打击异己、不择手段搞阴谋往上爬。如果有人说你别看他做了这么多坏事,但是他的内心是好的,他这么做都是为了获得权力,等他有了更大的权力就会专门做好事。拉克林肯定会表示不同意。拉克林会说这个人从来不干好事,你非得说他干坏事都是为了将来干好事,你这种善意的猜测毫无意义,你是一厢情愿。如果这个人亲自说我这么做都是为了做好事,那这个人肯定是虚伪阴险、狡诈无耻,你要诛心杀身、当机立断。

陈凉,科普作家,爱国文化导演,职业公益人,雷锋理论研究学者。

行为至上的心理学智慧

如果喜欢我的作品,请赞赏鼓励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