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国画历代精品高清展:(1078)元六家之西域绘画大师高克恭

 百了无恨 2019-09-21

  元 高克恭 方棹吟秋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扼要

  高克恭 (1248-1310),字彦敬,号房山,元代著名诗人、画家。祖先是西域回鹘(现今新疆维吾尔族)人,后东迁山西大同。父亲名亨,字嘉甫,迁居燕京(今北京),对诗、书、礼、易、春秋和宋代程朱理学颇有研究。官至刑部尚书。善画山水,墨竹。初学米芾父子,晚年糅合李成、董源、巨然等多家风格而自成一家。专取写意气韵,亦擅长墨竹,与文湖州并驰,造诣精绝。尤以烟雨林峦的描绘最为精绝。时与赵孟頫、商琦、李衎并称“元四家”。亦有将赵孟頫、高克恭、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合称为“元六家”。

元 高克恭 春山欲雨图 绢本墨笔 100.5 x 107 公分 上海博物館藏

  《新元史·高克恭列传》

  高克恭,字彦敬。父亨,字嘉甫,有时名。世祖时,台、省交章论荐。召对便殿.称旨,世祖欲官之。固辞,归老房山卒。

  克恭传家学,于群经奥义,靡不研究。江南平,选授行台掾。从御史大夫相威入觐,世祖顾问再三,曰:“是高嘉甫儿耶?'赐钞二千五百贯。二十五年,入为监察御史。是时,桑哥秉政,擢克恭右司都事,克恭刚直不阿。明年,随使江淮行省,考核簿书文法,吏多媚上,务求严苛,克恭独持以平恕。

  出为江淮行省左右司郎中。浙西公田七十五万顷,克恭视民所输,较私田增二十倍,奏言:“今吏民交困,宜讲求良法,保固邦本,不当重为烦扰,复循旧弊。'疏入,不报。有以朝命至杭增湖东夏税者,自执政以下皆取认状,独克恭不肯。比去,克恭徐语之曰:“吾才不逮子远甚,子昔官于此不能增,而谓吾能耶?子毋重瘠吾民。'事卒寝。

  元贞二年,迁山南河北道廉访副使。时畅师文为佥事,克恭奏言:“师文历中外几二十年,臣资历尚浅,师文学行远出伦辈,非臣所能及。况臣素兄事师文,一旦躐居其上,情实不安。”明年,乃擢克恭江南行台治书侍御史,师文亦改山东道,入为国子司业,人皆多克恭之让。克恭抵任,条上兴学校、选真才、汰冗官、增吏俸,慎刑狱五事。又言:“朝廷累放诏旨,议行贡举法,而权臣扳引朋类,沮格不行。今所至乏才,宜设科取士以副上意。

  五年,敕克恭与直学士王约赈京师水灾,惠利周浃,民德之。克恭在刑部,与同官议事,不肯曲意附和。及去,凡克恭所定者,胥吏皆准为程式。

  克恭诗自得天趣。画学米芾父子,后用李成、董元法,造诣精绝,尤工墨竹,与宋文与可齐名。

  元 高克恭 林峦烟雨图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族属

  高克恭是元代著名的少数民族画家,按照今天的民族识别,很难把高克恭归类到哪个民族。有学者认为他应该是回族,也有人认为他应该是维吾尔族。《故太中大夫刑部尚书高公行状》中“其先西域人”的表述,使得后人对其族属的表述纷纭。近代的论证主要集中在两种说法上。一说维吾尔人,一说回回人。“其先西域人”的“先”是何人?邓文原在《行状》中提到高克恭的曾祖父时用了“曾祖某”与“谱碟散佚,莫迹其所始”。可见,其曾祖父辈以上不是功业显赫的名门,所以无事迹可述;所谓的“先”,也就表明其曾祖父以上是生活在西域的,高家是从祖父辈移居大同的。从相貌特征上来看,朱德润云:“高侯回纥长髯客,唾洒冰纨作秋色。”张雨云:“我识房山紫髯叟,雅好山泽嗜杯酒。”可见高克恭具有西域人的血统应该是无误的。除了邓文原的记载之外,相关的证据还有:“西域高侯自爱山,此君冰雪故相看”;“西域才人画似诗,云山高下墨淋漓”以及“房山居士高使君,系出西域才超群”;这些与高克恭同时或稍晚元人的诗句也表明,高克恭是西域人在当时具有广泛共识的。

  元 高克恭 山水 故宫博物院

  艺术成就与影响

  高克恭是宋末元初绘画风格转变时期的重要代表人物。他虽然是出身西域的少数民族,但汉文化修养极高,去世前还特命丧葬“用朱文公法”,无疑是一位汉化的代表性人物。仕于南方时,他酷爱钱塘山水,余暇则呼僮携酒,杖履登山,留连尽日。画以山水、墨竹著称,兼及兰惠梅菊。山水始师二朱,后学董源、李成、巨然,墨竹学黄华,集众家之长而“大有思致”。时人诗称:“近代丹青谁自豪,南有赵魏北有高”,与赵孟頫南北相对,为一代画坛领袖。画竹则独步于时,后人有称:“前朝画竹谁第一,尚书高公妙无敌”。山水则主一代风尚,所谓“世之图青山白云者,率尚高房山”。在江南做官时,常与名士李仲芳、梁贡父、鲜于伯机、柳贯、虞集等交游,切磋技艺,与赵孟頫尤称至交,经常挥毫合作。平时不轻于作画,而喜于酒酣兴发之际,好友在侧,为之铺纸研墨,乘快为之,《图绘宝鉴》的作者夏文彦称其画“怪石喷浪,滩头水口,烘锁泼染,作者鲜及”,可见他喜用泼墨写意,画风形神兼备,气韵闲逸,元气淋漓,天真烂漫。去世后,遗墨一纸,价值百千缗,因而,出现了许多刻意临摹的作者,传世赝品也比较多。

  元 高克恭 林壑高风轴 72.4x38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赵孟頫曾在《墨竹坡石图》中题诗曰:“高侯落笔有生意,玉立两竿烟雨中。天下几人能解此,萧萧寒碧起秋风。”高克恭的墨竹既重形,又重神,孤高清秀,出人意表,虽是写竹,实是写人,落笔潇洒,秀雅中人,赵孟頫称其人品高,胸次磊落,故所作看似游戏,却能不流于俗格。在元代各民族文化大融合、文人画发展的进程中,他和赵孟頫的美术成就都是足以令人称道的。

  元 高克恭 春溪云树图 手卷 设色绢本 成交价93.5万元

  高克恭同时也是元代著名的诗人,诗风“神超韵胜”,另有一派奇秀之气,《元文类》选西域诗人五家,他的诗作在数量上仅次于马祖常。此外还精于书法、名画、古器物的鉴赏。文集有《房山集》一卷(《元诗选》)、《高尚书文集》(《式古堂画考》,有王士熙跋)与《高文简公集》七卷(《千顷堂书目》)。

  元 高克恭 春山晴雨图轴 绢本,浅设色,纵125.1公分,横99.7公分。台北故宫博物院元藏

  高克恭与赵孟頫

  《日下旧闻考》中说:“高尚书画在元时推为第一。”临川危素赠诗云:“房山居士高使君,系出西域才超群。”《铁纲珊瑚》一书中说:“高尚书彦敬,西域人,善画,青山白云,甚为致远。诗亦有唐人意度。有绝句云:无限红尘随马足,春光更比路人忙。”《房世县志》介绍他说:“其先西域人,公家房山,仕元官至刑部尚书,博学能文,善画寒林墨竹,赵魏公、虞文靖公多称之。”从这些评论中,可以看出,高克恭在诗画上造诣精绝,知名度甚高。但他虽官位显赫,却政绩平平,仅留下一个刑部尚书的虚名而已。

  元 高克恭 仿米家山水 手卷 设色绢本 成交价299万元

  高克恭生于南宋末年,早年学习南宋著名画家米芾的山水画,但他又从米氏山水画中得到启发,并将米氏山水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米芾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他从人生如朝烟暮雨的悲观的佛教观念出发,一反宋代宫庭画派的刻板、工细的绘画风格,而用大、小墨点来点染山水,使画面产生一种虚无缥缈的艺术效果。高克恭则在这种风格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将水墨吞吐,云烟出没之妙一洗而为翠滴玉流,青山白云之奇,从湖山清晓之景,一转而为写夜色微茫之胜,阴晦明晴,千变万化,独剑一格”(近代画家张翼人语)。故而,高克恭的画被人称为“一代奇作。”元代著名画家文征明说:“南宫已矣壮矣死,百年惟有房山耳。”认为南宋画家米芾(南宫)和五代时的画家董源(北苑)死后,只有高克恭才是百年少有的大画家。这个评价虽然有点夸大的成份,但却也说明高克恭的巨大艺术成就。

  高克恭才华横溢,喜好杯中物。他每遇酒酣兴发,或好友在前,他则随兴研墨挥毫,凭借酒后的豪情,随意挥洒。这样的即兴之作,虽丹青妙手也难以临摹。他性格孤傲,不善与人交际。对于世态炎凉,人情冷暖,他淡然处之,但只要他认定为知已,则肝胆相照,一诺千金,终身不疑;若遇感情不合者,虽达官显贵他也不屑一顾。他的好友邓文原在介绍他时说:“公性极坦易,然与世落落寡合,遇知己,则倾肝鬲与友,终身不复疑贰。公在杭,爱其山水清丽,公退,即命童絜榼携枚履,适山中,世虑冰释,竟日忘归。尝见公作画时,虽贵交在侧,或不暇顾楫,有讥其简傲者,久乃识其真。浙右多豪门大族,或飞语污公,公亦不为弃。暨北归,行李无长物,贷与人而后具舟费。”堂堂一位刑部尚书,徒“多豪门大族”的江浙辞官北归时,靠典卖行李来付车船费,这种清贫的生活和孤傲的性格,在当时是少有的。

  元 高克恭 秋山暮霭图卷 纸本设色,47.5×84cm。故宫博物院藏

  高克恭的孤傲,还表现在他对朋友的真挚上。赵子昂是他的好友,同时也是当时的名画家。曾写诗称赞高克恭说:“高侯胸中有湖月,能照山川尽毫发”、“最爱尚书山水,绝与画史离群”。对于朋友的称赞,高克恭却毫不谦虚地回敬道:“子昂写竹,神而不似,仲宾写竹,似而不神。其神而似者,吾之比两君也。”赵子昂是翰林院学士,官封魏国公,又是宋太祖的十一世孙,皇室的后裔,而李仲宾官拜集贤殿大学士,吏部尚书。他们两人都是高克恭的好友、同僚,而且在书画上的造诣都不在高克恭以下,但高克恭却毫不客气地指出他们在画竹上不“神”、不“似”的缺点,并自称自己具备他们两人“神而似”的优点。这里,没有丝毫文人相轻的讥讽,而是他坚持自尊的孤傲性格的表露。

  元代是一个多民族大融合的时代。元世祖灭宋统一中国以后,把全国人分成蒙古人、色自人、汉人、南人四个等级。这四个等级在政治上、经济上都是不平等的。同时,元代社会又将社会各界人分成十级: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知识分子比娼妓都不如,排在“臭老九”的地位上。政治地位的不平等,使人民只能从虚幻的来世去寻求精神的安慰与寄托。同时,经过了多年的战乱和残杀之后,统治者与被统治者都希望得到一个较为安静的环境。为了更好地进行统治,元朝统治者有意识地保留了原中原地区的封建制度,同时在宗教上实行宽容政策,在大力提倡儒学的同时,允许各民族的宗教存在。因此,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道教等宗教都在各族人民中得到发展。高克恭是西域人,信奉伊斯兰教,在政治上属于第二等级——色目人,但他又是属于“臭老九”之列的知识分子、(当然与政治地位低下的一般儒生不同),因而,他一方面高官显爵,当着刑部尚书,另一方面又同普通老百姓一样,在迷茫的宗教气氛中去寻求精神上的安慰。这种矛盾的心理,可以看作他学习并发展表现朦胧意识的米氏山水的思想基础。同样,他这种心理,是否也是形成他钟情于湖光山色,嗜好杯酒,不喜交际的孤傲性格的原因呢?(戴家斌《房山的一代名人高克恭》)

  元 高克恭 春云晓霭图 纸本设色,138.1cm×58.5cm。故宫博物院藏

  对米家山水的发展

  中国传统山水画领域,米派山水是构成文人山水画派系的一支重要流派,自宋代米芾、米友仁父子开创以来,历经数百年而代有传人,至现代山水画领域,米派山水画技法表现力也是很强的。明清正宗文人画家将米派山水画推崇为“逸品”,这是文入画的很高品位。在历代米派画家中,其中米友仁、高克恭、陈复明三位,可称的上宋、元、明三朝的代表画家。(米友仁、陈复明在此暂且不谈。)

  元 高克恭 云山图 立轴 水墨纸本 香港苏富比秋拍 成交价163万元

  高克恭是继米氏父子后擅画云山墨戏的一代名家。二米所创云山在宋代反响并不大。北方金朝有位叫王庭筠的,专学米派山水,当时有人说他的画不在米芾之下。到了元代,却涌现出一批追随者,如高克恭,方从义,郭畀等,其中高克恭是最有创意者。《图绘宝鉴》记载他“善山水,始师二米,后学董源、李成。”其成熟的画风,实是融汇了二米和董巨之长而自成一格。作品中多采用高远全景,中央主峰兀立,山脚林木,窠石、溪流、屋宇穿插,组成简中有繁的景致,合于法度又富动感,山形坡石用墨线勾勒出明确轮廓和结构,并以披麻皴展现纹理层次;树干变时用线条勾皴,这些都体现董巨的造型规则,只是有所简化和样式化。而点的运用则主要继承米氏的“落茄皴”但亦加以分离,简化和缩小,并进—步强调干湿,浓谈和大小错落的变化,横点成为既具有一定法度的造型手段,也不失独立的笔墨趣味,这种源于二米,又加变化的点子,被称为。“豆瓣皴”。高克恭的云山将无法度可依,偶然性较强的墨手法,变为相对稳定的呈一定可依程式的表现形式,既简洁闲逸,又笔精墨妙,防止一味简而走向率易,对米氏山水是一重大发展。

  高克恭存世的云山代表作是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云横秀岭图》轴和故宫博物院的《春云晓霭图》轴,两幅堪称姐妹作,无论景致、构图、笔墨、意趣等,在体现米派山水风格的基础上,又突出了自身的创造。可以说高克恭在中国山水画史上有其独特的地位,尤其在继承和发展米派山水画方面有特殊的贡献。(王书樵《高克恭与米派山水画》)

  元 高克恭 云横秀岭图 绢本设色 182.3 x 106.7 公分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另开)

  高克恭、鲜于枢以及李衎之间的艺术交往

  高克恭生于蒙古定宗三年(1248年),卒于元武宗至大三年(1310年)。按其族源,属于色目人。其父对经学很有研究,高克恭蚤习父训,于经籍奥义,识悟弘深。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高克恭开始在江南为官,时任江淮行省左右司郎中。而此时李衎正是江淮行省员外郎,属于高克恭下级,年龄长高克恭三岁。鲜于枢则时任江浙行省都事,年龄长高克恭两岁。可以说三人是至交,而且与赵孟頫、邓文原、郭畀、仇远等关系都极为密切。他们即代表元初时最上层的文人圈子经常集会论艺。

  元 高克恭 墨竹坡石图(雨竹图) 立轴,纸本,设色,纵121.6厘米,横42.1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高克恭精于山水又善写竹,山水初学二米,晚年上溯董、巨,墨竹初学黄华老人、王澹游父子,后上溯文同。高克恭的墨竹渊源与李衎学竹是完全一样的,李衎又曾藏有文同墨竹数本,这对于高、李二人学文同墨竹更是得天独厚。鲜于枢又是当时的大藏家,还曾指点李衎上溯唐、五代时双钩设色法写竹。这更加说明三人的交往之深。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赵孟頫与高克恭、鲜于枢亦为至交,而且赵孟頫在诗、书、画各领域是一位全才,只谈及绘画,赵孟頫也是一位集大成的多面手。书法在当时与鲜于枢、邓文原并举,绘画与高克恭比肩,并且子赵雍、外孙王蒙三代皆为元代大家。其影响力可谓是贯穿了整个元代文人阶层。(王博《吴镇绘画风格形成之探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