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学之道,你不知道的那些“道”……

 曾仕强 2020-10-21

曾仕强公众号与您相伴2391戳上方蓝字关注

点击上图读书明理

|全文共2300字,深度阅读需10分钟,受益终生|

儒家经典《大学》,相传为曾子所作,全文文辞简约,主要概括总结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以及基本原则和方法,时至今日对我们做人、处事、治国等方面仍然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其实,《大学》一书所讲的“大学”,并非现代教育制度中的大学,最好能称为“太学”,更符合这一本书的要旨。

因为“太”字原本意思是“很大”。凡是比大还要大,用“大”字不足以形容的,都叫“太”。实际上“太”这个字,既有“广大”的意思,又有“不限制。

“太学之道”,便是太学这一本书所说的道理。它是人世间最大、最重要的,也是不二的学问。

人世间最大的学问是什么?在“天道、人道、地道”之中。人生于天地之间,有顶天立地的责任,当然以“人道”为优先。

孔子集古圣先贤的大成,最伟大的贡献,便是创立人道,倡导仁义,把伦理道德和自然规律结合起来,走出一条顺天应人的大道——一方面顺应天理,遵循自然规律;一方面应合人性,发扬伦理道德。

《太学》是儒家的经典,位居四书之首,说的当然是人道中最大的学问。人道孰为大?孔子说“政为大”。

人道中最大的学问,即为政之道,集中体现在大学的三纲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1

明明德

明明德,意思是说修明、彰显自己与生俱来的道德修养。

孔子认为一切道德,都以仁为根本。仁是一切道德的总称,一个人的人格修养,达到仁人的标准,就代表人格的完成。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特性,也就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的特质。

太学之道,以修仁德、施仁政为目标,所以仁德和德政应兼顾并重。

一方面为己,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对自己和家人,都有很大的好处。

一方面为公,以“明明德”来“亲民”,并使“亲民”保持在合理的水平。随机做好调整,务求与时俱进,从继旧开新中持续改善,永远不停息。

它的动力,就在于一个“仁”字。仁是人对人的爱心,是发自内心的真爱,并非虚情假意的假爱。这种爱心,由爱父母一直推广到爱一般人,即为“亲民”的表现。《说文》指出:“仁,亲也,从人二。

仁的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也就是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

我们常说“天地良心”,便是指凭借自己的良心,与天地的自然律合而为一,要做到天地万物合为一体,必须“明明德”。

简而言之,明明德其实就是现代人常说的“凭良心”。

现在,由于国民所得逐年提高,全体国民在物质生活方面,已经有了显著的改善,而在精神生活方面,却未能得到同等的提升。

孔子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非常合乎现代分工专职的道理。组织愈庞大,事务愈复杂,分工愈专精,就更需要各安其分。

三纲领首先指出 “明明德”,便是提醒我们:人人凭良心,各就各位,用心把事务办好。先管好自己,才有资格推己及人。

2

亲民

三纲领之中,依据《易经》“居中为吉”的原则,“亲民”居于“明明德”和“止于至善”的中间,成为核心课题。

换句话说,“明明德”必须为“亲民”而“明明德”,而“止于至善”的效果,也必须合乎“亲民”的要求,才能使人安心而乐于顺从。

亲民,也称为“新民”。“亲”和“新”两字,古代互通,是同音假借字。

“亲民”的意思,现代人大多曲解为顺应民意。主要的原因,是为了讨好大众,骗取人民的感情,博取大家的好感。这是不对的。

为政的道,是顺天应人。

现在科技发达,我们对大自然还是有太多不明白的地方。人呢?数量愈来愈多,意见愈来愈多元。若要“应人”,请问该应哪些人?如何应法?人多意见多,究竟要听谁的?何况占到便宜、得到好处的,通常是喜在心里,却默不吭声。至于权益受损、吃了亏的人,不平则鸣,无不大声喊冤。

所以,为政一方面是要亲近人民,把人民当作亲人般看待,真正地关心人民的生活。但是另一方面,也应该在天人之间,扮演沟通的桥梁,使人民的需求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做出合理的节制。

“应人”的基础应该是“顺天”。

人民合理的要求,当然要尽力满足;不合理的要求,也需要有效地加以导正。

如何导正?最有效的方法,便是给予“新”的观念。因为观念一改善,所有言行态度也就随之改变。

为政者不但要“亲民”,而且要“新民”,两者兼顾并重,才是凭良心所施行的德政。

我们用“亲”不用“新”,还有更深一层的用意。从政时,若是把民众视为自己的亲人,怎么忍心胡乱地求新求变?一定会用心考虑,预先评估后果,尽最大努力做到没有后遗症。

3

止于至善

“明明德”的目标,不能仅限于一已之私,只达到自我修治、提升自己的德行,最好还能够推己及人,凭良心来实施仁政,即为“亲民”。

“亲民”要“止于至善”,必须做好合理的决策,然后据以实施。秉公评核,以求改善,做出阶段性的合理调整。

“止于至善”就是“止于仁”。

站在仁人爱物立场的决心,才能够坚定不移。有了坚强的修仁德、施仁政的意志,才能够静下心来。于是原有的“明明德”,也就是良心,便能自然显现。

修仁德、行仁政,决策是十分重要的关键。因为决策错误,所造成的后果十分可怕。不仅浪费资源、耽误时间,更可恶的是败坏风气、破坏秩序,使大众丧失信心。

家政决策错误,影响到全家人的生活;国政决策错误,不仅社会受害、人民遭殃,还会祸延后代子孙。

倘若家政、国政以及各行各业的业政,都能够普遍建立这样的共识,深知决策的良窳,足以产生巨大的影响,自然就能心平气和,不敢大意。

中华文化非常重视责任,却不说什么权利、义务。人是社会的一份子,自然有承担政治责任的认知和担当。职位愈高,所承担的责任就愈重大。

我们只有凭良心立法、执法、用法,亲近民众,帮助百姓,修仁德、施仁政,止于至善而承担责任,才能使国家富强,百姓安康。

《大学》这部经典,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把“道德”与“政治”结合在一起的博大学问。

我们自古以来便具有“把天下国家的责任承担起来”的从政意识,并把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充分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

每个人只要尽一己之力,做多少是多少,丝毫不勉强,但求问心无愧,便已善尽了我们这一生的责任。

本文策划:田宝安

本文内容:曾教授著述汇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